APP下载

“岗位、证书、高专、应本”相融通的化工原理新型混合式课程设计

2018-07-11苏俏俏郭怀兵李德鲲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化工原理证书岗位

苏俏俏 郭怀兵 李德鲲

【摘 要】本文论述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目标,基于新型混合学习教学提出“岗位、证书、高专、应本”相融通的新教学理念,从建立课程学习资源库、构建课程体系、建设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高质量的实训基地建设、编制混合式教学模式“新形态教材”、提升教师的教学和技能水平等方面进行化工原理新型混合式課程设计,为化工类高职与应用本科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化工原理 “岗位、证书、高专、应本” 新型混合式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4C-0081-03

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工类专业极其重要的专业基础技术课程,它为过程工业(包括化工、轻工、医药、食品、环境、材料、冶金等工业部门)提供科学基础,对化工及相近学科的发展起支撑作用。化工原理单元操作技能是高职与应用本科化工技术专业学生的核心专业技能。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总体部署、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新形势、新挑战下,如何使化工原理教学更为有效,使学生通过这门课程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并在实践环节进一步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新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打好基础,这是摆在化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面前的重大挑战。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依托教育网络平台、MOOCs、微课、翻转课堂、云端大学等相互融合,逐渐顺应新形势下混合学习的发展趋势,形成了新型混合学习模式。目前,混合学习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引发我国教育系统的变革。因此,如何科学理性、可持续地进行信息化技术促进职业教育变革的前瞻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积极应对“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职业教育机构和国家教育部高度关注的重大研究课题。

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目标

通过新型混合式课程设计,构建“岗位、证书、高专、应本”相融合的化工原理课程体系,做到专业技能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高职高专课程与应用本科课程的深度“四对接”;探索“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即“职业模块化、能力型”课程体系;“两翼”即既符合高职在校生教育,又可以满足应用本科教育的要求。

二、化工原理新型混合式课程设计

(一)混合式教学网络平台学习资源结构和内容解析,建立课程学习资源库。实现混合式学习资源的整合,首先需要对现有的学习资源从结构和内容方面进行解析与归类。在结构方面,需要分析混合式教学网络平台的学习模块结构,明确各个学习模块下学习资源内部的组织结构。在内容方面,应根据学习资源内容的不同,将现有的学习资源分为基础型知识和应用型知识,根据高职和应用本科学习者学习的特点,重点将实践性强的应用型知识进行重新设计并整合转换至网络平台。在混合学习模式下,建立课程学习资源库,实现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是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对接的基础。在现有学习资源的基础上,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同课异构的讨论,充分分析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并以做好教学设计与规划、培训教师技能新要求,选择实施模式进行五个层级的管理和导航。由此建立结构清晰的课程学习资源库,方便与网络平台的学习资源进行整合转化。按照混合式教改学习理论的要求,需要对网络平台上的学习资源进行具体化、微型化、混合化处理。

(二)构建“岗位、证书、高专、应本”相融合的化工原理课程体系。紧密联系岗位能力、技能认证、专科学习、应用本科升级,做到专业技能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高职高专课程与应用本科课程的深度“四对接”;探索“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即“职业模块化、能力型”课程体系;“两翼”即既符合高职在校生教育,又可以满足应用本科教育的要求。将实现职业教育专科阶段与本科阶段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以及培养手段等多个方面实现顺畅沟通与紧密衔接。通过推动专、本院校教师合作组建协同培养共同体,构建校企协同创新项目化实训体系,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现代化专本衔接课程与教学资源,确保专、本课程衔接工作得到落实。

(三)建设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化工原理实际教学要求,进行实验需求分析并设计整体化工原理实践实训方案,方案包括建设背景、建设目标、平台系统实训内容和实验内容等。以岗位能力为核心,构建化工原理“一一四”立体型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结合到企业见习的实际情况,编写实训教材。

(四)加强高质量的实训基地建设。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行业典型企业真实产线和工作任务,采用先进仿真等技术,打造“虚实结合”操作实践为核心的全方位综合训练、分模块技能训练的化工实训生产线以建设实训基地。再配套以企业真实案例开发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与实训无缝对接和教学辅助,训练学生典型操作技能,促进产教融合、专业建设和人才的培养。

(五)编制混合式教学模式“新形态教材”。“新形态教材”已经不是传统意义的一本书,或更确切地说,不能仅仅是一本书,它是包括网络教材在内的全新的系列教材。这种系列教材不大可能由一个作者组织几个人分章写作就能完成,它需要由已往教材编写的个体户模式转变上升为现代优质教学资源的群体研发(有领头人主导)模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与现代教育发展相契合的“新形态”的教材。

(六)提升教师的教学和技能水平。在混合式教学中,专业教师到企业见习,及时了解化工发展趋势,并结合行业动态,将新的知识和技术及时传授给学生。与此同时,教师要通过不同学习方式的融合,通过多种媒体资源的优化设计和各种教学策略的使用创设丰富的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引起学生的高级思维和认知,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从而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深度学习。教师要在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阶段提供不同交互策略。混合教学的在线教学主要依托网络课程平台和学习资源,教师在使用网络课程平台之前要对其功能有系统性的规划,发挥平台的个性化定制功能,使网络课程满足不同的需求。

三、课程设计初步成效

为了检验教学效果,本教研分别对2014—2016年度學习化工原理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总共发放问卷158份,收回有效问卷138份。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与2014、2015学年相比,2016学年度通过对化工原理课程的探索和实践,采用“岗位、证书、高专、应本”相融通的化工原理新型混合式课程模式,学生根据自身基础学习课程内容针对性更强,知识点拓宽度增加,师生互动活跃度显著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内容的组织清晰度和教学热情水平相较于以前有所提高。

新型混合式课程设计教学初效

四、结论与展望

在信息化教育如此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还得不断地努力学习,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对化工原理新型混合式课程设计进行不断更新和改进,积极适应新常态,发展新机遇,孕育新动力。

【参考文献】

[1]韩锡斌,王玉萍,张铁道,等.远程、混合与在线学习驱动下的大学教育变革——国际在线教育研究报告《迎接数字大学》深度解读[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5)

[2]汪涛,张秋东,李惠青,等.新型混合学习模式下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5)

[3]钟静.探讨“同课异构”在高等院校中的应用[J].计算机时代,2012(8)

[4]卢红学.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与思路[J].职教论坛,2005(15)

[5]蒋雍君,邓举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视域下专本课程衔接实践探索——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艺专业“3+2”培养项目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29)

[6]肖春悦.实现人才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的实证分析——以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市场,2015(4)

[7]徐来永.“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与策略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2)

[8]杨文婷,何伏刚.混合式教学中教师技能的新要求[J].中国远程教育,2008(6)

【作者简介】苏俏俏(1987— ),女,广西南宁人,硕士,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讲师;研究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郭怀兵(1987— ),男,湖北十堰人,硕士,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讲师;研究方向:化学工艺。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化工原理证书岗位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基于SPOC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设计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基于《化工原理》课程案例库建设的初步探索
数学定律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