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对教师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建构

2018-07-11龚晓珺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意义建构教师教学

【摘 要】本文论述上好每一节课对教师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是教师的最根本职责和最核心教学观,是“作为教师的个人”不断发展的教学生涯的需要,是“作为个人的教师”感悟生命历程的最独特体验。

【关键词】教学 教师 意义建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4C-0047-03

对于教师来说,上好每一节课是神圣而崇高的职责。每一节课都是教师生命中的一个音符,上好生命中的每一节课,应当成为每一个教师的座右铭。教师的工作是极具个性的创造性劳动,课堂教学要想成功也并非轻而易举,苏霍姆林斯基饱含激情地说到:“我用我的一生来备课。”对于教师来说,上好每一节课对其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是教师最根本职责和最核心教学观,是“作为教师的个人”不断发展的教学生涯的需要,是“作为个人的教师”感悟生命历程的最独特体验。

一、上好每一节课是教师的最根本职责和最核心教学观

(一)由教师职业和劳动的特殊性决定

教师职业不同于一般的职业,其特性被唐朝韩愈经典概述为:“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及至清朝黄宗羲,更提出“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韦伯在《学术与政治》中把教师职业视为“志业”,即“奉神所召去从事某事”,意即教师的使命是上天赋予的。杜威把教师比作天国的引路人和上帝的代言人,意即其天职崇高而神圣。毋庸置疑,古今中外,教师职业的首要职责和本质要求就是教书育人,培育和塑造下一代新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升專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具备过硬的教学本领和良好的师德,用心上好每一节课。“具有教的能力是一名合格教师的最低线”,唯有教好书才能不愧对教师这一称号及其职业本色。教师劳动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其最大特点是育人,无论从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来看,都不是物,而是具有鲜活生命特质的人。其劳动对象是拥有不同差异个性、丰富情感和求知欲的学生,其劳动工具是涵盖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个人学识才能以及良好人格和素养的教师本人,其劳动产品是经过教育教学培养出来的且身受持久影响的学生——他们能够带着教师在其心中播下的种子,使之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教师职业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在于教师本身就是教书育人的楷模,就是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其身教胜于言教,通过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来感染和影响学生。库姆斯为此指出:“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有独特的人格的人,是一个知道运用自我作为有效的工具进行教学的人。”因此,教师的工作是极具个性和值得自豪的创造性劳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他们以教书育人为根本职责,以责无旁贷地上好每一节课作为生存和发展之道,为国家和社会培育栋梁之才而奉献毕生才华。当然,只有那些源于内心对其职业的认同和不懈追求的教师,才能真正担当此重任。

(二)由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决定

从地位和作用来看,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并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它反映了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狠抓课堂教学质量尤为显得重要而紧迫。对于任何一位教师而言,只有基于科研和教学的双向互动以及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才能不断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学校的支持,也才能使自己不断获得成就感和汲取向上进步的力量,打造自身教学品牌。因此,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应当成为教师最核心教学观和最根本职业追求。不仅如此,它还成为教师最有意义的生命历程,正如叶澜教授所言:“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

二、“作为教师的个人”不断发展的教学生涯的需要

一般来看,教师的社会角色不外乎两种:“作为教师的个人”和“作为个人的教师”,两者分别对应教师的职业角色和社会人角色,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转化。马斯洛的“人的五层次需要理论”认为,一般来说,人的需要和动机由低到高依次表现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五层次需要。以此理论来看待教师不断发展的教学生涯,可以清晰地诠释“作为教师的个人”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教学职业观及其“上好每一节课”的重要意义。

(一)谋生需要

从谋生需要来看,教师以教书为业,靠授课吃饭。作为一个教师,授课授不好,尸位素餐,实际上等同于失去了饭碗;授课有水平,教师就多了向上的阶梯,以此获得更高的职称和待遇。教师既然捧上了教书这个饭碗,就要对得起这个饭碗,狠下工夫提高自身授课水平。课讲得好了,才会有更多的社会组织、单位和学校邀请去上课,才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回报。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的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可见,就利益层面而言,教师提高自身授课水平的重要性在于,一是打造饭碗,二是回报饭碗,教师的物质利益与其授课水平密切相关。几年前,江阴市行政学院曾经有过这样一个规定:凡是在校外上课的教师,一经学校发现,年终考核就定为不合格,由此挫伤了一些教学水平高的教师的积极性。为此,该校新任校长为打造本校名师和顺乎民意,对此校规加以修订:凡是在校外有人请去讲课的教师,年终考核评估给予加分照顾。由此一来,不仅打消了本校教师校外上课的顾虑,促进了他们提升教学水平的积极性,而且也通过他们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可谓双赢。

(二)职业使然

从心理安全的需要来看,上好课是教师的天职,唯有视教学为职业本分并用心搞好教学,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教师,才能不受良心谴责。“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便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想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在马克思看来,任何职业的本质规定性都是客观存在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与其使命紧密相连,只有认真履职才能健全从业心理。教育是专门领域,教学是专门活动,教师是专门人员,教师职业具有不可或缺、范围明确的独立特性和专业品质——其本质规定性就是教书育人。也就是说,授课是教师的存在方式,就像画作是画家的存在方式一样。没有画作,不称其为画家;不会授课,不称其为教师,老师必定要授课,而且要授好课。在哲学领域,关于本质和存在孰先孰后的问题一直以来争论不休,没有定论。但对于教师而言,本质和存在是共时态的,授课既是教师的本质规定性,也是教师的存在方式。因此,在个人正当利益基本实现之后,基于职业本质规定的视角,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应当成为教师最基本的职业认同和职业行为。

(三)职责担当

从归属和爱的需要来看,授课是教师对学生应尽的责任,是这份职业所赋予的与生俱来的使命和担当。因此,在更高的境界上,上好课不光是为了饭碗和心理坦然,更是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和信念。教师的责任就是授好课;课授不好,责任就没有尽到位,甚至起反作用。比如,在公务员培训体系新开设的某些课程中,因为某个教师没有讲好课而使学员失去了对这门课的兴趣,导致授课比不授课效果还差,令人惋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这节课我用了一生的时间来备课。”在他看来,责任重于泰山,履行责任的标准越高,其人生价值就越大,对于教师而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唯有通过一生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上好每一节课。因此,责任心是促使教师干好工作的根本动力,是影响教师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每一份职业都有其担负的责任与义务,教师担负的责任主要有岗位责任、社会责任和国家责任等。因此,教师的授课水平不仅关乎学生和教师本身,更关乎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和未来,陶行知为此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从事这种“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具有何等的骄傲和自豪!为此,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把上好每一节课作为第一要务,敬业爱岗,创造性完成教学工作,做实、做细、做精,做出品牌。授课水平是教师的资本和责任,是学校的本钱和骄傲。从表现形式上看,责任心实际上是一种事业心和爱心,以此为基石,把职业提升为事业,把对职业的崇敬和自信融入教学生涯和教师生命历程,教师的工作就会因其专业素养的醇厚而散发出醉人的芳香。

(四)形象工程

从尊重的需要来看,以授课水平的高低为社会舆论的评价标准,授课水平如何还关乎他人对教师的尊重程度、教师的自尊及其社会声誉。在三百六十行中,有一些职业是非常讲究形象和声誉的,面子问题非同小可,一旦从事这些职业,一举一动和职业能力水平就会特别受到社会舆论的关注,比如,政治家、演艺界、医生、教师等。因此,从更高的要求上说,对于教师而言,上好每一節课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职业使然和应尽的职责,更是品牌、面子和声誉,应当加倍爱惜和维护,唯此才能把教学当做事业来经营。教师的职业形象要求特别高,授课授得好就会受人尊敬,甚至还有粉丝,为学生们津津乐道,成为学校的品牌和骄傲。

(五)职业幸福

从自我实现的需要来看,“教书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教师学习不再是为了未来生活做准备,而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幸福的教师生活方式。”这句话表明,态度决定高度,如果把教学看作是关乎自身幸福的生命历程,教学就会是一件令教师非常享受和值得自豪的事情,就会敬业乐业,心甘情愿以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为毕生追求。苏格拉底说过:“教育是激发、是激励、是唤醒!”也就是说,教育就是生命点燃生命!对此,梁晓声也深表感概:“教育二字,令我们视而目肃,读而声庄,书而神端,谈而切切复切切。”不难看出,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精神幸福、内生型幸福、创造性幸福,即一种德性幸福。在古代社会,教师是礼之化身、道之代表、德之典范;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直至今日,教师的教育教学对学生人格和心灵的影响,依然是任何教科书、道德箴言以及任何奖励和惩罚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种精神力量。

由上述分析可知,教师之所以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从其教师生涯不断发展的自身需求来看,依次呈现出生存需要——专业需要——职责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和发展需要等螺旋上升的态势,满足和丰富了“作为教师的人”的需求,在发展和历练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同时,也不断成就和坚定了谋业——敬业——乐业的职业认同和职业信念。

三、“作为个人的教师”感悟生命历程的最独特体验

对于教师而言,上好每一节课并非只对他们的职业生涯产生深刻影响,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来看,同样意义非凡,突出体现了“作为个人的教师”感知生活世界和感悟生命历程的最独特体验,使其“活得更好”。

(一)感悟教师丰富多元的独特生命历程

教师的工作可谓五味乏陈、酸甜苦辣,其教学生活早已融入生活世界中,成为他们绕不开、躲不过的重要生活内容和生命体验。马克思精辟指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此,教师的个人生活和教学生活紧密相连,互相促进和生成。“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从新手期、成长期、职业倦态期、熟手期、高原瓶颈期到专家学者型,围绕着“如何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授课水平”,教师在不断获得情感体验与生命成长中升华生命价值。梁启超认为教书是一件乐趣无穷的事情,乐趣之一是生命之乐——看着新生命的成长日新月异,如同看着花卉的发芽、长叶、含蕾、开花一样;乐趣之二是情感之乐——你有多少情分给它,它自然有多少情分回报你;乐趣之三学习之乐——在教诲学生的同时自己得到提高。反之,如果课上得不好,学员不认可,也会给教师的生活带来无尽烦恼。可见,努力上好课有助于教师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体验和积极心态,有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活得更好”。

(二)培育教师作为人的“意义信仰”

教学不只是一种谋生手段和专业职责,更是一种理想和信仰,教师和学生的相遇能使生命点燃生命、激扬才华、陶冶性情、涵养德性,叶圣陶因此发出了“为人生而教育”的感概,雅斯贝尔斯也指出:“一个人自身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一点作为状况,取决于他在生命旅程中所遭遇到的他人以及召唤着他的种种可能的信念。”在课堂教学中,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以其接地气的工作实践和丰富多元的生活体验,同样也给教师带来了思想碰撞和情感体验,这样的“师生共同体”是互助、民主、沟通、积极、双赢的。通过教学生活,教师不断发展自身,建构了“更多学识、更高德性”的“意义信仰”,引领着自身去追求真善美的精神生活,“使生命本身及它的健康、美好和有德性的活动,成为绝对可欲和有价值的东西。”

(三)提升教师更高境界的“可能生活”

生活在本质上是自我生成、自我完善的过程,是“人的生命的动态展开过程,意味着生命去‘活”。教学生活是教师生命发展和完善的动态过程,是其最独特的生命体验内容,它究竟是充满着激昂向上的正能量和生活气息,还是处于纠结、迷茫、乏味、单调的困境,只能通过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给予诠释、纠偏和优化。对于教师而言,教学以外的生活世界也无时不铭刻着教学痕迹,使他们的“现成生活”成为其备课一生的深厚素材,也使其人生的“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均呈现出抹不掉的“教师味道”。“人不仅力求‘活着,而且力求‘活出意义来‘活得更好,过上有‘境界的生活。”这种“有境界的生活”就是“可能生活”,即试图摆脱现实生活的困境并指向涤荡心灵、唤醒德性、自由、幸福、和谐的生活。对于教师而言,这种“可能生活”源自教学生活且高于现实生活,上好每一节课有助于提升教师的四境界,从“现成生活”走向“可能生活”。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李建辉,王晶晶.教师专业素质结构新探[J].当代教师教育,2010(1)

[3]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4]肖正德.生态取向教师学习方式变革:时代境遇与实践路向[J].全球教育展望,2006(8)

[5]梁晓声.论教育的诗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6]叶澜,郑金洲,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杨斌.教师职业幸福的秘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8]肖正德.教师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龚晓珺,女,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国家行政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学论。

(责编 丁 梦)

猜你喜欢

意义建构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关于情景认知与意义建构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基于意义建构视角的企业预算管理优化路径探究
阅读本质的多角度思考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