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之我见

2018-07-10邱凤玲

考试与评价 2018年1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邱凤玲

【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程越来越受关注,要想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就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适应新课程发展的需求,以终身体育为教育理念。为学生灌输热爱体育运动的思想,体育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还能提升整体素质,具备多项优势,本文针对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希望能给笔者带来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 教学质量 提升

体育课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能为学生缓解日常的生活以及学习压力。作为追求全面发展的当前社会,体育一直被提到重要的日程上只不过很多家长以及教师在素质教育的压力下,注重其他学科的应试教育而将体育时间全盘舍去,换成其他课程,课后学生的运动时间更是趋近于零。所以,在新课程的实施下,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就成为重点内容。

一、导入课堂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诱发出最佳的心理状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无论从场地的布置、学生活动的队形、活动的内容以及组织手段的形式等方面,都会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时内容,因地制宜地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激情、新颖的外界条件。有时场地给学生一种好奇新颖的感觉,这种组织方式既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了学生的练习激情,达到了热身的效果,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能顺利进入运动技能状态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二、新授教学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这个过程。为达到此目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正确地思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在新课教学中,使班级小组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新授知识的动作要领,而是要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让学生分析问题。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边整理、边删改,最后引出正确的动作要领。例如:教师在讲授“前滚翻”内容时,场地安排是把垫子摆设在斜面上,在带着学生来到布置好的场地前时,用直问与曲问相结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入角色。

三、运用现代教育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对体育课就有特殊的情感,枯燥的体育课堂容易导致学生厌学,死板的体育知识讲述会扼杀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它能促使教学过程的良性循环,不断促使学生从无意向有意转化和迁移,使学生从抑制转向兴奋,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总是与社会文化氛围和特定的活动背景相联系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创设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多媒体技术集图画、声音和文字于一体,能为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提供有效的支持,体育教师应积极尝试把计算机、摄像机等电教媒体有效地运用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大胆创生与体育教学教材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通过感受课件中直观的影像,能让学生在脑海中对体育项目的正确示范有一个清晰的印象,在学生自己对体育动作产生直观而深刻的认知,从而对体育内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体育教师可精心设计技巧前滚翻、排球垫球、足球射门、篮球运球等多项动作技术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全方位对学生的感官进行良性刺激,通过丰富多彩的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的形式凸显小学生对直观有趣、新奇的事物更容易理解,更具有强烈认同感的心理特征,使抽象的动作技能变得直观化,丰富学生的视野,帮助小学生建立较为完整的动作概念和动作结构,使学生在先进的教育技术所创设的轻松自然的教学情境中快乐学习,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利用运动场地资源加速教学质量提升

除了积极改造办学条件外,各学校可以在现有条件下因地制宜,灵活地采用拓展性项目可以达到心肺锻炼效果。例如:可选择 3分钟跳绳、25 米往返跑等项目替代800 米或 1000 米长跑。针对很多学校地处乡村和偏僻山区没有运动跑道的现状,本着实用和实效的原则,可以对耐久跑教学内容和场地进行必要的改造、迁移和替代,在教师严密的教学组织、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和开发学校内、外部的一切场地资源,在学校的围墙四周、升旗台、教室前后空地、教学楼道等地方进行定时多种走跑练习,在山丘土坡、林中小道、竹林曲径、乡间小路进行爬山、越野跑、滚铁环跑和跳绳跑等长跑替代性练习,增强和优化学生的心血管功能和呼吸机能,使体育教学有效摆脱经费缺、器械少、无场地、的桎梏,合理利用和开发运动场地资源加速教学质量提升,使学生得以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五、创新小学体育选修课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创新开设小学体育选修课程,全力提升体育教学活动质量是一个摆在所有小学领导和体育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各小学在积极开设体育必修课的同时,努力创新开设小学体育选修课程[3]。例如:把富有民族特色和倍受小学生们喜爱的国标舞、芭蕾形体、滑板、街舞等流行、时尚运动项目进行重新审视、梳理与整合,并积极引入到小学体育选修课程中来,把体育知识学习方法,体育技能掌握路径、科学健身方法、运动损伤预防、运动保健康复方法作为重要内容渗透到体育选修课程中,满足不同层次,营造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加速体育学习技能以及锻炼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体育学习向主动、自觉锻炼行为的转化,使小学生在体育教学环境中,强化与养成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积极拓展课外体育活动的补充延伸作用,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全面发展体育教育就是要创造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体育教学能创新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体育教师应积极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手段促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彭鹏.对探究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应用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04):156-157.

[2]張梓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优化体育课堂教学[J].当代体育科技,2015(08):63-65.

[3]周勇.培养小学生的体育课兴趣的几点做法[J].赤子,2016(15):360-361.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谈如何在当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谈在当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怎样开展研究性学习
趣味田径运动引入小学体育课堂的实践研究
试论尚美引领下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