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思考

2018-07-10赵浩宇

考试与评价 2018年1期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实施

赵浩宇

【摘 要】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而农村校本课程开展的效果如何又直接关系到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积极推进农村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势在必行。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提高开发意识、获得行政支持、完善评价机制和开发乡土特色等方面对提升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水平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校本课程 开发 实施 问题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随着国家“三级课程”政策的顺利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我国部分农村中小学已经开设校本课程,但是出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实施还面临着很多挑战,严重制约了农村校本课程的实施及新课改的推进。因此我们有必要找出农村校本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必要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于课程本身、师生的发展以及学校自身特色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于课程发展本身,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完善我国的课程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所存在缺陷的一种弥补,使我国的课程结构体系变得更为多样、开放和灵活性、多样性的立体式发展性课程结构体。其次,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学校自身特色的形成。一所优质的学校,必须具有自身的办学风格和特色,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恰恰促进了学校特色化目标的实现,它充分调动全体师生以及各界相关人士的能动性,为学校的特色化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校本课程开发给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课程决策和实施的积极性,教师由过去课程忠实的执行者变成了课程的开发者,使教师尽可能地发挥自主性、创造性,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第四,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而且校本课程开发充分关照到了学生的需求以及时代所具有的特点,能够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了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农村中小学在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不仅完善了本校的课程体系,而且许多校本课程融入了本地的乡土特色,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又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校本教研和培训,农村教师已经有了明显的校本课程开发意识,课程开发的主体地位有所提升。教师意识到自己有了课程开发权利,积极努力地做到更好。此外,由于校本课程在形式和内容上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必须积极推进农村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二、当前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认识不够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农村教师只关注课本知识,却没有意识到什么知识对学生才是有用的。人们判断一所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仅仅都是以升学率作为衡量标准,升学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有的学校甚至将校本课程当成是活动课、选修课或兴趣课,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农村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2]。部分农村中小学虽然开发了校本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实施到位,只在上级部门来检查的时候才上一两节。此外,很多农村家长投资孩子上学只是想让孩子将来可以踏入城市生活,改变农民的身份。与高考无关的校本课程,将会导致家长的反对,即使开设了,也只是应付差事,走个形式。

2.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资源欠缺

教师是影响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关键因素。首先,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不够重视,意识十分淡薄。当前只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优劣。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的所有付出无法在升学考试中得到体现,于是许多教师认为校本课程不作为考试科目,所以有无开设以及开设效果如何都不重要,只有学生考到好成绩,相关各界人士才满意,教师的付出才能得到肯定。所以,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其次,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知识和能力比较欠缺。在农村地区,很多教师都是在上级的号召之下才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很少有人自主地去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有的甚至对校本课程是什么都不了解,更别提去开发。另外,校本课程的开发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除了平常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外,工作时间所剩无几,在这方面就需要学校进行合理地协调才能保证校本课程的顺利进行。

3.对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和评价机制不完善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包括课程目标设置、实施、评价等在内的一个完整过程,而在实际的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的评价与管理却是易被忽视的重要环节。一些教育行政部门没能够正确理解校本课程,上级领导总是认为农村教师素质低,不愿意下放课程开发的权利,他们对校本课程的本质缺乏准确地把握,但又不相信农村教师的能力。而且,有些教育行政部门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根本不重视校本课程的開发,对校本课程的管理十分松懈,而且没有必要的制度保证和技术支持,所以导致校本课程的实施工作难以顺利展开。此外,有效的评价可以对课程起到导向、监督、改进的作用,不仅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而,当前绝大多数农村学校几乎没有关于校本课程评价制度的成文规定以及实施细则校本课程评价的管理与评价任重而道远。

4.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支持不足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资源都存在严重的城乡间配置不均衡的问题,相较城市学校来说,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严重匮乏,如实验仪器、多媒体资源等,而且经费来源渠道少,紧靠国家有限的财政拨款,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都已经是相当困难了,更不用说其他开销了。而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一方面需要配置一些用于满足需要的教学设备,另一方面还需要一定的经费对教师进行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的培训,这些问题使校本课程只能成为农村学校的“理想”。而且,农村学校的绝大多数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关知识不甚了解,由于大部分农村中小学都比较偏远,交通闭塞,信息流通受到阻滞,而且这些学校的教育经费严重匮乏,聘请课程专家加以指导基本不可能实现。一般来说,课程开发的培训事宜是由当地教研室负责承担的,但受地域、经济、人才、信息等多重因素的制约,教研室也难以胜任校本课程的培训工作,所以,农村地区的校本课程开发情况可想而知。

三、关于提升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水平的思考

1.提高农村校长、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意识

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必须意识到新课程改革对自己在意识、知识与能力方面提出的新挑战与新要求,积极发挥自己的专业自主意识。首先校长和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校本课程理念,真正从思想上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能盲目模范他人,而要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切实设计并开发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校本课程。农村校长必须带领全校师生共同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组织、引领的作用。教师在搞好教學工作的同时,也要积极投身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成为农村校本课程的开发的中坚力量。校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在职培训、主题研习等多种形式积极地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实施、评价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此外,教师还必须了解当地的文化知识,尝试开发并运用当地的乡土课程资源,根据具体的课程知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而且还要善于观察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2.行政部门应为农村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相应的支持

与城市学校相比,大部分农村学校存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因而,政府须加强对农村学校的扶持力度,并号召社会各界力量给予支持,筹措专项经费同时健全经费的监督机制来保证农村校本课程的开发。这也是解决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有利于进一步实现教育公平。基于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的紧迫性,农村学校不能坐以待毙等着国家的扶持。一方面,要积极争取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各界各方面的援助,多渠道筹措经费;另一方面,学校管理者应对教育经费要统筹管理,不浪费一分钱,争取把每一笔教育经费用到该用的地方,争取以最少的投入来开发最优质的校本课程,这对于国家有关教育政策的出台也提供了一种新的借鉴与参考。

3.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建立合理的农村校本课程评价机制

基础教育的评价体制是中小学教学的导向标,对于新课改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农村学校应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考虑,积极探索并建立有利于农村学生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新课程要求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不能只注重考试成绩,而要给予教师一定的自主权,真正把教师和学生放在评价主体的位置来进行评价。教师在评定学生成绩的好坏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课业成绩,还应考虑学生在校本课堂上的综合表现,尤其是动手实践能力、探究精神等,要做到综合、全面。学校在评价时,也要做到全面细致,校本课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恰当的评价,最重要的是要积极发挥评价的反馈与改进功能,及时查漏补缺。在评价过程中如果发现现有的校本课程的某一个环节中存在问题,要及时找出原因,并通过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共同研讨来改进。

4.开发具有农村乡特色的校本课程

农村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必须结合所处地区的独特的民俗风情等地域文化,开发具有乡土特征和教育意义的校本课程。因为这样的课程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不仅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本地区乡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我国,多元化的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是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珍贵资源,农村中有大量的一手资料可以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素材。所以,农村学校必须深度发掘当地富有特色的乡土资源,结合学校的教学目标,适应学生长远发展的需求,选取其中的精华部分,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开发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加强乡校间的联系与合作,为课堂教学增添生活旨趣,帮助农村学生了解家乡,继承并发扬家乡的文化和优良传统。

参考文献

[1]王艳梅.农村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9.

[2]温守轰,李运奎.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困境及出路[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9):129-133.

[3]王艳梅,洪 俊.对农村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与反思[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10):5-6.

[4]王丽燕,吴惠青.失落与回归: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困境及应然走向[J].教育科学研究,2012,(2):55-59.

猜你喜欢

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实施
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区域发展的对策研究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