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2018-07-10王显刚
王显刚
【摘 要】数学课程在小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培养学生们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尤为注重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考意识和主观思维能力,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科学地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以切实加强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创造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步打破自身的思维定势,学会化繁为简,形成发散性的思维模式,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还应联系生活实际来开展教学活动,锻炼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全面促进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水平提升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深刻性
人们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数学能力的核心就是思维。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在数学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以下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摸索体会。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不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也会有所不同,有的小学生学习能力较强,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教师所讲的内容,而有的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则相对弱一些,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讲解,一定程度上而言,会影响到教师实施教学计划的整体进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尝试着以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为突破口来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效率,解决小学生理解能力弱、课堂注意力涣散等问题。在小学数学中训练学生们的主观思维和逻辑思考能力,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加透彻地掌握教师所讲的知识点,还能引导他们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方式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锻炼他们的数学实践应用能力。除此之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判断能力,鼓励他们结合生活实际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点进行反思质疑,勇敢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从而有效增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水平。
二、以教学类比迁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教师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抓好类比迁移形象化教学,达到培养小学生的深刻思维想象力的目的,改变思维局限性。在类比迁移思维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数的概况能力,培养学生所具有的简单的推理能力,从而让学生的思想认知予以深化。比如,笔者在进行《认识图形》的教学过程中,便将很多图形绘制出来让学生进行认知。但是,笔者并没有简单让学生进行图形的识别,而是通过很多问题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归类。“哪些图形有五个角?”“那些图形没有交?”等等问题的提出都让学生们开动脑筋对图形进行观察思考,让学生将其进行分类整理,并在此过程中复习了学生们之前所学习的各种数字,达到了知识的融会贯通。教师所进行的类比迁移思维培养,不仅需要将重要知识融于其中,而且还要注重趣味性内容的融入,让学生既可以通过形象化的学习方式学习到重要的知识,而且还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提高。
三、创造合适的教学情境,培养小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正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前,需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情境,一方面,是为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小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帮助他们快速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重难点所在,以达到提高学生们课堂学习效率的目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水平,尽可能地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选取场景来创造出合适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们对这些问题现象进行思考,从而达到锻炼小学生感知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例如,在讲解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三章圆柱和圆锥这部分内容时,仅依靠课本上的文字说明和图片展示很难让学生们充分理解和掌握圆柱、圆锥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准备一些积木和剪纸,让学生们根据自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自由发挥,拼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以达到培养小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促进其数学思维意识水平的提升。为切实加强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应当在充分考虑小学生学习特点和思维方式的前提条件下,对课本教材内容进行系统化地整理和化繁为简,将其转化为小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有效提升他们的发散性思維能力。
四、以合理联想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帮助学生更好的发掘自己的思维能力
思維敏捷性,通常来说,指的是一个人在进行思考问题时,具备即时决断的发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为在运算过程中,既能快速做出反应,又能正确的切近答案,同时在观察问题上简化程序,思考问题简单实用,抓整体舍局部。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最终要以培养小学生思维的快速做出反应为主旨,并且所做出的反应要符合答案,提高学生正确运算的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实现思维敏捷性的办法有以下两个出发点:一是数学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在正确的基础上,提升思考思维速度,提升大脑转转频率。相比较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做好小学数学计算正确率的同时,应增加有任务量的速率训练,定期进行相关数学速算来练习,采取口算、速算比赛等形式,增加数学趣味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传授一些速算技巧和方法,提升学习方法和途径,一些小窍门,帮助学生更好的发掘自己的思维能力。比如:笔者在进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进行过程中,便参考珠算的妙用,传授给学生“互补法”的妙用,让学生懂得4和6,7和3,8和2,1和9等互为凑十补数,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计算8+3时,考虑到8和2是凑10整数,就能够将其公式联想到8+2+1,得11。培训小学生思维的敏锐性。通过不断的循环训练,指引学生进行相关的合理联想,联系知识间的内在存在感知,提升学生思维敏捷性。
综上所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阶段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小学生今后个人的成长与学习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时刻以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为根本目标来开展教学活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们运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并结合自身的数学技能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不仅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促进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水平提升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诸红霞.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 2010.
[2]马学明.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