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变成“读书郎”
2018-07-10李星丽
李星丽
【摘 要】现实生活中,因各种原因使一些小学生对课外阅读难以产生兴趣,与课外书籍几乎绝缘的学生,人文素养极其匮乏。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必须行动起来,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美妙的精神之旅——读书,教师、家长、学校三方合力为学生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策略方法
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童年时代的广泛阅读是孩子积累知识的基础,能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甚至还会对孩子将来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有责任教会孩子去热爱阅读和享受阅读。那么,如何才能指导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呢? 在这里我想将自己在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点滴做法分享与大家。
一、阅读指导,开启学生阅读兴趣
学生刚刚接触到一本书,有的同学并不会因为对其内容“无知”而充满好奇,反而会因书籍过厚而产生畏难情绪,心想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啊?尤其有些书的开头就让人索然无味,让人难以继续读下去。在这点,我深有体会,当初读《麦田里的守望者》,读着开头几页,看到书中充斥污言秽语,便产生排斥情绪,如果不是意志力支持,真的难以坚持读下去。但是小学生缺乏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他们读书的动机大部分是兴趣,如果某本书让他们索然无味,便很难有效地阅读。我觉得,当学生接触一本书时,我们精心上一节阅读指导课,推荐本书,开启学生对本书内容的认识,会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进行《城南旧事》指导课,开始我用课件出示骆驼黑白图片,播放音乐李叔同的《送别》同时动情地朗读《城南旧事》的序言,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阅读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有了走进这本书的急切心情。然后我对学生进行了读这本书方法的指导,首先由书名展开想象;接着先读序言;然后引导学生看目录,学生通过书名、序言、目录对整本书的内容有了大概的印象,接着,我通过出示人物图片和人物精彩的片段描写,让学生对人物有了基本的认识。最后,我播放了电影《城南旧事》中的一些精彩片段,让学生具体地感受这本书中人物特点,尤其电影中的英子,说话声音清脆纯净,表情丰富纯洁,让学生非常喜爱,迫不及待走进书中,体会英子的悲欢离合与酸甜苦辣。
上好阅读指导课是学生有效阅读的第一步,我们要精心撰写教案,尤其要制作精美的课件,让图片与音乐创设美好的情境,调动学生情感,引导学生情不自禁想走進书中。
二、作业量少,留出时间博览群书
调查表明:大量的课外作业不仅占据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还造成了学生身心疲乏,降低了读书的兴趣。新课标指出:“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多读整部书”,对课堂结构做了调整:首先,改革作业方式,将所有作业都在课堂完成,课间不留作业,家庭作业就是读书。其次是按排读书时间,午饭后的30分钟设定为读课外书时间。另外,我们还把每周五的最后一节课定为自由读书课,学生从班级书角中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不出班级自由阅读,看不完也可以带回家继续读;也可以到学校网络教室,去畅游学校网上“书库”。至于阅读方式,不做特别要求,他们可以一个人静静地读,也可以几个人一块读;可以边读边议,也可以边读边记。
三、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的基础上,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至关重要。教师可创造条件或利用学生已有的其他行为动机和需要迁移,使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所必须的东西。我常常要求学生读书一定要保持愉快的心境,并且边读边想。读时仔细思索,脑海里不断出现问题,又不断地自己消除问号。碰到无法解决的难题,应虚心向别人请教。
读书时,养成多用工具书和参考书的习惯。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不轻易放过,借用工具书,参考书加以掌握、理解,提高自学能力。“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一个很好的读书习惯。通过圈、点、划、写,一定能读出个中滋味。另外,读书应是日常要做的事。每个人应合理安排时间,持之以恒地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使学生吸收和储备大量的语汇,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分析理解能力,具备较好的语文素质。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要靠长期的大量的积累才能形成的,正如庄子所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因此,课外阅读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显得成尤为重要。我真心希望我们的孩子们能遨游在书海里快快长大,展翅飞翔!
四、互动式阅读交流活动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能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挤出时间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比如:我在班里每月末都要开展一次“我最喜欢的故事”比赛和古诗词接力赛,进行 “读书星”的评选,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观众听得津津有味。在交流中,不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心生主动找书看的欲望。同时,也使孩子们明白了,阅读不仅给自己带来了快乐,而且还可以给别人带去快乐。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运用又是更主动的学习。在上课回答问题或平时交谈中,一旦发现学生运用了课外书或积词本上的新词,就立即予以表扬鼓励。学生在写话时运用了所积的好词语我们就加上红圈圈,并在班上朗读,使学生阅读兴趣高涨。
总之,课外阅读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学习的一部分,是我们教学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精神粮食的重要资源,我们应该重视,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我们的孩子投入到课外阅读广阔的空间去,去自由的遨游,去体验阅读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斯琴.怎样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学周刊》,《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