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益创新创业的发展困境与行动逻辑
2018-07-10肖薇薇陈文海
肖薇薇 陈文海
[摘要]大学生在公益创业中遭遇主体需求与教育内容的严重脱域,刚性制度与柔性氛围的张力失衡,创业理想与现实能力的巨大差势。超越现存的发展困境应遵循以下行动逻辑:国家层面给予刚性支持,社会层面提供生长土壤,学校层面强化能力提升。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创业 公益创业
[作者简介]肖薇薇(1982- ),女,广东廉江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在读博士;陈文海(1981- ),男,广东潮州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博士。(广东 佛山 528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其促进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7GXSZ121)、2017年佛山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运营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7-GJ63)和2016年度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基于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创新思维素质培养的《哲学基础》课程建设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6CXCY0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03-0083-05
公益创业作为创业的另一种模式,以社会利益为首要目的。公益创业在西方国家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未得到公众足够的关注与重视。随着近年来我国对创新创业的倡导与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公益创业逐渐引起青年大学生的关注,并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2015年《中国青年报》与KAB(Know About Business) 全国推广办公室联合发布的《中国青年公益创业调查报告》显示,18~25岁的青年大学生是公益创业群体中的主体,他们在教育阶段长期接触各种志愿、公益活动,具有浓厚的公益情怀,希望用自身所学实现自我与社会价值。
一、价值彰显:公益创新创业对大学生的意义
培育公益创新创业具有多重价值意蕴,对国家而言,能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对社会而言,能缓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本文主要针对公益创新创业对大学生个体的价值意蕴进行探讨。新修订的“高等教育法”明确将“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公益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公益性、实践性、专业性与教育性等内在规定性,与“高等教育法”的培养诉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一)涵养公益情怀,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公益创业主要涉及社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如教育不公平、教育个性化需求、社区服务、养老服务、环保卫生的教育推广、终身化教育等领域。与传统创业以经济效益为宗旨相区别,公益创业更关注社会现实需要与公共利益。如何撬动社会资源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并同时实现经济效益,成为大学生进行公益创业重要的能力维度。从根本而言,公益创业内在蕴含着一种超越精神,具有更高的道德境界和更积极的价值诉求,其对学生公益精神与公共意识的培养具有较大作用,能极大地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公益创新创业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高度的内在关联,并为社会责任感的树立提供了具体的实践空间。
(二)培育创新精神,彰显大学生的主体性力量
创业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实践活动。公益创业的创新性首先体现在公益组织创新引入商业模式而非单纯“等、靠、要”国家与政府的支持来解决社会问题;其次,需要坚持市场化原则,通过组织运行方式、组织管理模式等革新与突破,增强组织的活力与持久力;最后,大学生需要随时关注社会动态、城市发展进程及公众现实需要,创新性地将个人的专业知识、技能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设计出能获得市场认可的产品。这种自觉更新观念,主动掌握前沿科技知识,保持清醒的判断能力和敏锐的触觉等状态,使大学生时刻以主人翁的精神不断通过完善自我以主导并负责创业全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深入实践塑造自我,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彰显其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
(三)强化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在公益创业过程中,一方面会促进理念化的道德认知转化为具体的道德实践,另一方面也会促进他们从对发现问题的关注转化为对问题的主动性解决,这些都能从根本上强化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所谓就业力,并非单纯关注就业比例的量化指标,而是包括了工作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在内的就业综合竞争力。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2010年开始,我国迎来了扩招后的就业高峰期,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及近些年经济的不景气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公益创业实践不仅能使大学生从原来被动等待就业或被选择就业的现状向主动就业转化,还能通过公益創业产生新的岗位需求,为他人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全社会的就业率。
二、发展困境:大学生公益创新创业的现实图景
(一)主体需求与教育内容的严重脱域
“脱域”最早由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作为学术概念提出。所谓“脱域”,主要是指事物或实体之间在内容或时空上的不相对接所导致的相互之间的关联度被解构或弱化。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阅历与经验,所提供的服务会出现“简单服务扎堆”和“专业服务缺人”的现象,所进行的产品设计因过于稚嫩或过于理想化而导致诸多缺陷,难以真正满足社会需求,以致创业设计与实践流产。这反映了大学生还缺乏成熟的公益项目研发能力,急需高校或社会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培育公益创业的思考模式,准确把握社会需求,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公益服务的契合点,创新性地整合资源,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效率。因此,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内容应聚焦于如何培养自主研发能力,具体包括提高组织服务的创新性、专业性,以及法律法规培训、风险规避技巧等内容。然而,我国的公益创业教育还相对滞后于公益实践。在培养内容上,公益创业教育很多停留在普通的商业创业教育,未能与社会服务接轨,未能充分满足大学生公益创业的主体需要。在培养形式上,很多高校的公益创业教育主要依托于各级各类公益创业大赛,比赛一旦结束,后期的教育即面临断层,大学生的公益创业计划将胎死腹中,无法最终转化为实践。主体需要与教育内容的严重脱域,成为制约大学生公益创新创业的瓶颈。
(二)刚性制度与柔性氛围的张力失衡
大学生公益创业需要有刚性的制度保障与柔性的环境包容。近年来,国家通过不断完善政策法规,如提出了建立注册管理制度、供需对接制度、开放社会组织登记、降低社会组织注册登记门槛等方式鼓励青年进行公益创业,为大学生公益创业提供了刚性的制度支撑。然而,这种刚性支持缺乏现实社会环境柔性氛围的匹配。中华民族素有慈善互助的文化基因,但传统的慈善行为主要局限于熟人宗族关系范围内的帮扶,其基础是差序格局的人际强关系。现代化的进程与城镇化变迁逐渐打破了传统的宗族结构,形成了更为丰富的陌生人弱关系。在现代化风险社会中遭遇的信任危机,还没有为中国公益力量的生长提供足够有利的环境。囿于传统慈善思维的局限,民众往往认为公益活动是建立在政府或社会经济支持基础上的无偿服务、非营利性活动,将公益等同于“慈善”,往往认为从事公益服务的人不应该拿工资,或者索性把公益创业当成“伪公益”,甚至质疑大学生开展公益创业的真实动机。近些年出现的慈善腐败案例,如郭美美事件、明星诈捐门事件等,使民众对公益组织产生了信任危机,由此衍生的涟漪效应波及对大学生公益创业初衷与动机的怀疑,大学生公益创业遭遇“被伪公益”的困境。国家刚性制度支持与社会柔性氛围匹配的张力失衡,使得初涉社会的大学生公益创业举步维艰。
(三)创业理想与现实能力的巨大差势
对于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动机,首份《中国青年公益创业调查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65%的青年公益创业者是为了“挑战自我”,59%的青年公益创业者是为了“回报社会”,33%的青年公益创业者是想“学以致用”,30%的青年公益创业者是为了“解决就业”。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动机虽不尽相同,但参与热情高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他们在创业初期往往怀抱着美好而纯真的创业理想。然而,由于大学生普遍年轻,缺乏社会阅历,战略思想与管理经验等不足,其创业实践往往显现自发性、非正式性与随意性的特征,尚未探索出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创业初期,一定的注册资金、专职人员和专门的场所等基本投入仍然成为大学生难以承受的启动资本负担。加之大学生缺乏抗风险能力,缺乏战略规划和品牌建设能力,能否获得稳定长期的运营成为其难以言说之痛。此外,缺乏持续的服务项目专业化的培训、督导与评估,缺乏公益组织孵化机构的支持等,使得大学生公益创业在项目开发与管理、承接政府服务项目等方面都存在自主发展的困境。由此,大学生美好的公益创业理想与残酷的现实能力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差势。
三、行动逻辑:大学生公益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路径
大学生公益创业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益氛围、学校教育体系等系统生态构建的行动逻辑,以突破现有困境。
(一)国家层面:完善健全的法规制度,给予刚性支持
1.制定实施性条文,简化行政流程。政府政策是影响青年公益创新创业的最大变量。我国现已建立起注册管理制度、供需对接制度等,但由于手续非常烦琐,不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应研究公益创业与一般商业创业的差异性,针对公益创业的特点,在资源分配、政策扶持、技术支持、资金保障、法律法规等方面制定专门的政策,为青年公益创业蓬勃发展提供合法依据,提高公益创业活动的发生率,扩大公益创业组织的数量。
2.制定微观性文件,给予具体指导。目前,国家对公益创业现有的刚性政策支持更多还是停留在以宏观倡导性的制度为主,在微观上缺乏操作性强的具体指导条文。建议出台详尽的文件,将支持资金、资源比例的配套供给、孵化场地的建设与提供等进行量化规定,明确各级政府、各机构及教育系统具体的职责,对大学生公益创业给予实际操作上的清晰支持。
3.推动监管性考核,保障基本运作。资金的支持与筹集是公益创业最根本的物资保障。国家不仅应从一般号召层面制定专项的配套支持政策,还应设计相应的监管机制,以具体的考核指标推动公益创业氛围的营造与教育落实,保障大学生公益创业政策具体配套支持的有效贯彻。
(二)社会层面:培育宽容的社会氛围,提供生长土壤
1.倡导公益文化,给予舆论支持。应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进行全媒体公益文化宣传,培养全民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将此提升到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可通过沙龙、讲座、论坛等形式定期强化公益创业的舆论宣传,鼓励民众参与公益服务体验,普及公益创业理念,改变民众认为公益服务仅仅是“无偿服务”或“免费服务”的固有偏见,增强民众对公益创业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公益产品消费,提高公益创业率。
2.释放社会资源,给予资本扶植。国家应搭建公益众筹、公益风投、社会融资、低息贷款等平台,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社会企业及各级组织应积极主动地为青年提供公益创业的教育培训机会,释放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青年进行公益项目的开发,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公益创业的机会及提升能力的渠道,共同扶植公益创业蓬勃发展。
3.提供实践平台,给予技术指导。我国近年来公益组织逐渐壮大,数量越来越多,包括各种社工服务中心、公益爱心组织、志愿服务中心等。公益性的社會企业应为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搭建实践平台,在专业、传播等方面给青年公益人才的创新创业提供系列实质性指导与实践演练机会,促进他们积累经验,帮助他们将为社会服务的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积聚社会资源的能力。
(三)学校层面:构建健全的教育体系,强化能力提升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成为青年公益理念形成与创业能力培养和实践的发祥地,健全的公益创业教学体系对大学生公益创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校应构建包括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师资队伍与孵化平台于一体的整体教育生态,为大学生公益创业提供肥沃的土壤。
1.开发完善的教材体系。公益创业最早起源于西欧发达国家,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业已形成较为系统且有效的教材体系。我国的公益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教材开发与实践还不完全匹配,各高校近年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遵循相关政策投身大学生公益创业实践探索,然而,相配套的公益创业教材尚未完善,主要还是沿用国外翻译的教材。目前,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先行先试,已经逐步开发出公益创业的教材体系,而其他高校仍处于起步阶段。面对国家日益高涨的公益创新创业热潮,一方面,应充分引进国外教材,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投入人力物力翻译并深入研究,提取其成功理念与经验,寻找与国内教育的结合点;另一方面,应立足于本国国情与实践,逐渐构建本土化的公益创业教材体系,营造公益创业本土教材的研究氛围,鼓励教师及研究人员针对国家现存状况,开发包括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法律法规学习等内容在内的本土公益创业教材,弥补教材体系单薄的现状。
2.搭建丰富的教学体系。现今,我国有很多高校开设了“公益创业”课,其授课主要通过各有优劣之处的两种形式:形式一,通过专业教师开展教学,授课对象主要为经管类专业学生。优点是保证授课内容的体系性与专业性;缺点是无法实现授课学生的全覆盖,无法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实践提供切实支持。形式二,起用辅导员开设就业指导课。优点是保证授课对象全覆盖;缺点是课时少,授课内容点到即止,而且局限于政策法規、公益创业意识等宣教,专业性和体系性都无法保障。现行的两种公益创新创业教学形式都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良好的公益创业氛围的形成。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是囊括理论教学、实践培养、反馈研究、孵化转化等在内的系统工程,需要形成开放、互动的教学生态。因此,应构建必修课与选修课相补充、理论课与实践课相支持的课程体系,同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公益创新创业大赛,并辅以赛前辅导、讲座沙龙等个性化、主题式的指导,促进大学生公益创业从理念向实践转化。此外,高校还应突破固有思维,实现公益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授课对象的全覆盖,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3.培养复合型师资队伍。建构大学生公益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时,应充分整合校内外教师资源,优势互补,打造融理论、实践、研究于一体的师资团队。校内专职教师擅长理论教学与研究,能为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提供长期而稳定的指导与持续支持。随着社会服务专业化、个性化需求的提升,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去解决社会问题、提升公益产品与服务质量,成为公益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除校内专职教师团队外,还应构建“大学生公益创业一对一校外导师帮扶团队”,邀请社会知名企业家、公益创业成功人士、公益组织负责人、法律顾问等作为兼职导师,对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进行实践指导,不定期在高校开展公益讲座,让大学生充分了解政策法规,学习成功经验,激发公益创业热情。在教师队伍的培养上,应通过创新创业技能学习、下企业开展创业实践、与国内外公益创业机构合作等方式,为教师打造对外学习交流的平台。此外,根据公益创业对多元能力的要求,教师队伍的专业背景不能仅局限于经管类的专业教师,还应引导不同专业的教师针对各专业与公益创业的契合点进行课程内容研究。
4.搭建多元化孵化平台。目前,在高校领域运作较为成熟的几项创业大赛包括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众创杯”创业计划大赛、“互联网+”创业大赛等,公益创业近两年已作为一个独立的分项比赛,足以体现国家对公益创业的重视。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少、能力不足,对于公益创业的实践更多停留于创意设计的理念阶段。高校应积极为大学生搭建创业孵化平台。首先,可以在全校开展“公益创业”择优项目的立项培育,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配套指导、场地提供等资源,促进项目的实践转化;其次,积极开拓社会孵化平台,建立校外公益创业合作基地,提供具体公益创业项目选题,通过自主申请、择优合作等方式,为大学生拓展公益创业实践基地;最后,积极争取政府的孵化政策支持,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将高校内通过创业比赛选拔脱颖而出、具有创新性与可行性的项目转入园内孵化,做好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最后一公里”的孵化跟踪服务。可以说,大学生公益创业实践向长期化、项目化、日常化、阵地化和层次化方向发展,是提高创业转化率与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美)胡馨.什么是“Social Entrepreneurship”(公益创业)[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2).
[2]唐亚阳.公益创业学概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3]钟一彪.青年公益创业:为何而生与如何更好[J].中国青年研究,2016(4).
[4]王梦影.八成公益创业青年期待资金支持[N].中国青年报,201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