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技术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创新发展研究

2018-07-10徐宏伟

教育与职业(上) 2018年2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企业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既受到国家教育与产业政策的导引,又是现代技术创新活动的客观逻辑要求。有三个层面的核心因素为二者协同技术创新提供了演化动力,一是组织结构因素生成内驱力,二是知识学习因素促动转化力,三是精神文化因素孕育涵化力。依此分析,依托职教集团构建协同技术创新总体组织架构、结合现代学徒制与创新创业教育构筑协同技术创新的人才培养渠道、营造和培育协同技术创新的文化氛围与环境,是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的三条主要路径。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企业 协同技术创新

[作者简介]徐宏伟(1985- ),男,河北承德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教师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天津 300222)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青年专项课题“协同技术创新:高等职业教育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VEYP5056,课题主持人:徐宏伟)和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7年度人才科研启动项目“天津市职业教育人才成长路径构建研究”(项目编号:KYQD1704,项目主持人:徐宏伟)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并受到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资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03-0005-07

新工业革命背景下,技术创新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与此同时,技术创新的复杂性对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和机制提出了巨大挑战。在当下这样一个新技术层出不穷、技术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技术创新风险逐渐增大的时代,任何一个单一组织若想完全独立地进行技术创新,已经变得异常艰难。技术创新逐渐成为一个“跨组织”的社会过程,需要技术创新组织之间的协同合作。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组织,虽然呈现出极大的异质性,但从技术创新角度来看,两者之间仍然有很多可以合作的生长点,比如共同成立技术创新研发组织,合作培养技术创新人才,合力推动技术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等。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通过协同合作,能够将双方技术创新的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有利于推动国家技术创新的总体发展。

一、协同技术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创新发展的逻辑选择

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符合國家教育与产业政策对于创新的要求,同时也是应对当下技术创新的复杂性挑战的应然之策。

(一)协同技术创新的内涵分析

创新的英文是innovation。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最早使用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创新是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①,包含五个部分:生产新产品、发明新的生产方式、开拓全新市场、开发新的原材料供应源、创造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在熊彼特之后,创新理论逐渐划分为两个分支:技术创新理论和制度创新理论。其中,技术创新理论主要关注产品制造和工艺流程等领域的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则关注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等制度层面的创新。在技术创新研究领域,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技术创新予以解释和分析。关于技术创新的定义,弗里曼与曼斯菲尔德的研究最具典型性和影响力。他们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流程等从开发到商用的全过程。关于技术创新的模式,学者们围绕着技术创新的动力因素究竟是“技术推动”还是“市场需求推动”展开了研究,从线性模型到双向模型,再从双向模型发展到网络模式,直至链式模式。关于技术创新的源头,冯·希普尔在《技术创新的源泉》一书中指出,“生产制造商、供应商、个人用户一定条件下都可能成为技术创新的源头”②,同时强调意会知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协同的概念最早由安索夫在其著作《企业战略》中提出,他将其界定为两个或多个企业之间为了提升运营能力而进行的资源共享、相互协作的状态和行为。德国学者哈肯则创立了协同学理论,他指出,各系统之间或其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交融互动的协同关系,这决定着系统是否能够平衡协调发展。拉德塞维奇、泰德、塔克尔等人认为,“企业创新的要义在于企业内部技术创新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协同发展,企业外部与其他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活动。”③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中的“协同技术创新”特指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通过技术创新组织构建、技术创新平台搭建、资源和利益共享、责任和风险共担等方式进行技术创造和研发、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技术成果转化的过程。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的政策导引

我国新出台的教育政策与产业政策为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指明了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特别关注到了高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积累的问题,这是技术创新的基础与前提。《行动计划》从“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支持优质产能走出去”四个方面勾勒了协同技术创新的框架。首先,《行动计划》将协同技术创新定位于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内容。“推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与当地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鼓励校企共建以现代学徒制培养为主的特色学院;以市场为导向多方共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④其次,《行动计划》聚焦人才培养对于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支持地方和行业引导、扶持企业与高等职业院校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试点。校企共同制订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试点学校主要负责理论课程教学、学生日常管理等工作,合作企业主要负责选派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组织实习实训。”⑤再次,《行动计划》指出,借助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来推动技术创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⑥。最后,《行动计划》特别提出,通过“支持优质产能走出去”,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支持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将国际先进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方法等引入教学内容;与积极拓展国际业务的大型企业联合办学,共建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⑦。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重点提及了创新在中国制造业发展以及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与驱动作用,将协同技术创新摆在了“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的突出位置。从协同技术创新宏观制度设计角度,“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基础作用,建立一批产业创新联盟,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攻克一批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成果转化”⑧。从协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方面,“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推进机制。建设一批促进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规范服务标准,开展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技术评价、技术交易、质量认证、人才培训等专业化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⑨。从协同培养技术创新人才角度,“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建立一批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示范,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术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制造业急需科研人员、技术技能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⑩。

(三)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的内在逻辑

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不仅有其外部政策导向要求,更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职业教育进步的共同逻辑选择。在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技术创新在国家创新发展中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凸显。同时,随着社会分工综合化趋势的加剧,跨领域协同合作成为必然要求。因此,技术创新不再局限于企业领域,而成为政府、产业、教育、文化等领域共同的主题。“在现代高技术的环境中,技术创新并不局限在企业技术创新的范畴之内。多组织与网络化的新特征,使技术创新更体现为一种‘跨组织的过程,更表现为一种社会过程。”11现代技术发展的多样性、多变性、复杂性、短周期性等特点日益显著,客观上要求企业不断增大要素投入量,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市场风险。在市场环境多变和技术本身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单个企业已经很难应对如此趋势,迫切需要寻求技术创新合作伙伴来规避风险,实现利益最大化。基于共同的组织性质、运作方式、利益诉求等,企业与企业合作进行协同技术创新具有天然优势。但同时也要看到,前文已经提及的当下技术创新已不仅仅局限在企业领域,而成为跨领域、跨组织的社会过程。因此,仅仅依靠企业与企业的合作并不一定产生最佳的技术创新效果。

技术创新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核心目的、运作方式、成果转化等与企业技术创新具有很大的异质性。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创新经济性诉求相对较低,研究性价值凸显,人才培养功能显著。客观来讲,企业与高等职业教育技术创新具有比较优势,二者如果能够有效利用这种比较优势,合理地进行协同技术创新,必将产生双赢的结果。“由于高等职业院校积累了相当的技术技能,具有一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能力,这种能力一般要优于区域中小企业。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合理配置技术研发资源,建设校企协同创新机构,既可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又可以将技术研发成果及时地应用于教学之中,从而实现高层次的产教融合。”12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顺应当下技术创新的客观要求,能够凸显二者的比较创新优势,促进双方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的互补,具有内在的逻辑必然性。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的核心因素及其演化动力

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会受到内外部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组织结构因素、知识学习因素、文化因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们本身就是协同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是双方合作技术创新协同演化的动力。

(一)协同技术创新的组织结构因素及其内驱力

为了应对当下技术创新的复杂性,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需要构建相应的组织结构来进行协同技术创新。这样的组织从组织成员来讲,需要将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管理者、教师、研究者、学生与企业中的研发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都囊括进来;从组织自身的管理角度来讲,它应该区别于传统的垂直化的等级管理,而实施扁平化管理,由平等的类似工作小组的组织共同构成;从组织对外界的反应特点来讲,这样的组织会对外界技术发展环境和趋势变化保持敏感性,能够根据外界变化及时补充技术创新内容,调整合作策略。

这样的组织架构被称为“自组织网络”。在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依托“自组织网络”,技术创新网络与技术创新内容的协同演化成为越来越显著的技术创新类型。所谓协同演化,是指技术创新共同体与技术创新内容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内在地驱动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创造技术创新成果,并促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技术与组织的协同演化创造了产品、工艺、网络的新颖性、多样性和功能性。协同演化涉及技术共同体与一项沿着某条道路正在发展的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13在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协同演化发挥着主要的驱动作用。二者共同构建的技术创新组织本质上是一种技术创新共同体,它的主要组成成员包括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两个技术创新主体在内的相关人员。“共同体内的成员具有同样的、从经验中获得的启发性思路(比如,如何行事、从何处入手进行探索活动等),并且就未来技术轨迹的演化中可能遇到的技术和组织上的困难与机遇有着共同的看法。该共同体对于如何发展最新的技术有着某种共识。”14具体而言,来自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学生、技术研发人员、管理者以及来自企业的员工、技术研发人员、管理者,一起组成技术创新共同体,围绕着某项技术创新任务或技术创新项目展开研究。在技术创新共同体内部,针对不同的技术创新内容和技术创新目的,会形成不同的技术创新合作小组,它们采取扁平化的管理方式,这样的网络组织结构决定了技术创新主体之间的平等性、技术创新过程的灵活性和机动性。高等職业院校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的主要标志是合作,“与合作相伴的是灵活的交流方式。推动快速交流与学习的战略与结构对于复杂技术的创新发挥着本质的作用”15。技术创新的跨组织性、创新内容的复杂性、更新周期短的特性反过来要求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与企业之间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灵活的、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技术创新组织形式。

具备“自组织网络”特点的技术创新共同体与技术创新内容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促使技术创新组织形式和管理不断朝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方向演化,同时促进技术创新内容的不断丰富,二者之间的协同演化能够为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提供持续动力。

(二)协同技术创新中的知识学习因素及其转化力

当今的技术创新源生于一个充满不确定性、急速变化、十分复杂的技术环境,技术创新具有多组织、网络化的特征,是一个超单一组织的社会过程。从知识学习角度看,技术创新的本质就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以及知识在组织之间的流动。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需要构建一个学习型的自组织网络,以促进网络化的知识学习、传递与转化。“网络化学习包括识别、获取、创造、传播并不断更新知识,以保持在商业中的技术领先地位。显性和隐性两种形态的知识都很重要。”16显性知识,对高等职业院校来讲,主要是指在教育理论和实践过程中所累积的可以明言传递的与培养人以及具体技术发明、创造、创新相关的知识;对企业来讲,是指在企业的商业实践和技术研发过程中所积累的、明确的、可清楚展示的、有效传递的知识。与显性知识相对应的是隐性知识,对高等职业院校来讲,隐性知识是指在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过程中所孕育的难以言表的,但实际上深刻影响教育活动运行的关于培养人的经验、具体技术实践教育中教师所累积的技术操作技巧、技术研究人员对技术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独特认知能力等;对企业来讲,隐性知识是指企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企业惯例、价值观,以及员工在企业实践中积累的解决技术难题的技巧、诀窍、经验等。

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的过程则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聚集在一起,不断促进二者之间的转化。具体而言,协同技术创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学习过程:第一,高等职业院校、企业技术创新人员各自通过“干中学”的方式积累与学习“内部隐性技术知识”;第二,高等职业院校、企业技术创新人员各自经由技术创新实践来积累与学习“内部显性技术知识”;第三,高等职业院校和企业技术创新人员在协同合作过程中通过“用中学”“互动中学”等方式探索与发现“外部隐性技术知识”;第四,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技术创新人员在协同合作过程中通过“用中学”“互动中学”“技术创新发展中学”等方式积累“外部显性技术知识”。以上四个方面,每个过程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学习过程,但其关注的焦点呈现出内部、外部和显性技术知识与隐性技术知识的区别。这四个过程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协同技术创新完整的知识学习过程。显性技术知识与隐性技术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螺旋转化的关系,持续培育与提供技术创意、技术灵感和技术知识。

(三)协同技术创新中的文化因素及其涵化力

协同技术创新孕育于特定的文化土壤之中。所谓特定的文化土壤,是指对协同技术创新有内在影响和推动的文化因素,主要包括在组织情感、团队合作、知识分享等方面对协同技术创新具有内在推动力的精神因素和知识因素。组织情感因素是指协同技术创新组织内部的成员具有组织归属感,对组织忠诚、热爱,具有高度的身份认同,能够将自身的技术创新行为与组织的技术创新战略整体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价值观相互协调,共享愿景,能够为了组织的发展而积极奉献。团队合作因素意味着协同技术创新共同体的成员具有高度的合作意识、精神和能力,他们有充足的动机进行合作技术创新,并且能够认识到个体独立的技术创新行为必须与团队整体技术创新实践相结合、相协调,同时能够根据外部技术发展形势的变化与技术自身发展规律,进行高效的、有意义的合作技术创新行为。知识分享因素是指协同技术创新过程中,围绕着隐性技术知识与显性技术知识的学习与转化,双方具有的共享精神。隐性技术知识与显性技术知识在技术创新实践中处于焦点与背景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技术创新往往就产生于二者转化的过程中,转化的前提则是知识的分享与流动。协同技术创新共同体的成员——高职院校师生、企业人员,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将自身独特的隐性技术知识积极进行分享和交流,为技术创新创造条件。

以上提到的三种因素,如果能够在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予以充分体现,必将起到文化涵化的作用,即通过协调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两种异质性的技术创新文化,融合与凝聚成全新的协同技术创新文化,弥合双方价值观差异,增进双方对技术创新共同体的组织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从而共享愿景,实现合作共赢。

三、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的现实路径

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策制定、制度构建、组织搭建、利益平衡等多方面的内容。但是,从技术创新共同体内部来看,组织架构、知识学习以及文化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并提供着演化动力。因此,依循这三方面因素,借助职教集团的组织架构、现代学徒制和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渠道,以及技术创新文化氛围与环境,将有助于推进双方的协同技术创新。

(一)依托职教集团构建协同技术创新总体组织架构

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需要构筑起相对稳定的组织架构,这样才能确保协同合作的常态化、制度化。从组织结构和管理角度来看,以职教集团为依托构建协同技术创新的“自组织网络”,有利于打破传统的垂直管理的模式,实现多个技术创新小组的扁平化管理,敏锐地把握技术创新趋势,快速灵活地开展技术创新研究。从现实角度来看,职教集团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技术创新合作的联盟实体,可以承担起这样的任务。职教集团作为一种“跨界”的组织,与新工业革命背景下技術创新的“跨组织”要求相契合。具体到技术创新资源,职教集团具有聚集、开发、配置、利用、评价的基本职能。职教集团可以将组织内来自高等职业院校的技术创新研究资源、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培训资源,与来自企业的技术创新研发资源、技术创新生产实践资源聚集起来,形成技术创新的集群优势。职教集团的技术创新资源开发功能体现在集团内部。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进行技术创新、资源研究与开发,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创造技术创新优势;另一方面,可以联合开发教育教学资源,将企业的技术创新要求、标准转化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教学标准等课程教学资源。职教集团在区域内能够吸纳多所高等职业院校、企业,通过协商、合作等方式促使技术创新资源合理分配,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实现技术创新资源的优势互补与共享。职教集团通过制定学校与企业共同认可的技术创新资源利用评价体系,使双方认清各自的比较优势、合作价值,明确技术创新方向。

(二)结合现代学徒制与创新创业教育构筑协同技术创新的人才培养渠道

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进行协同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而现代学徒制与创新创业教育则是协同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现代学徒制内在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人才的合作培养。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作为合作办学的两个主体,具有协同技术创新的天然优势,二者可以在办学过程中将各自的技术创新资源聚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技术创新的比较优势。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采取的是工学结合的方式,学生一部分时间在高等职业院校学习技术理论知识,一部分时间在企业学习技术实践知识,校企一体化育人。“技术创新往往就发生在技术显性知识与技术隐性知识的螺旋转化过程。”17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第一,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内容资源,使学校课程主要涉及的技术理论知识内容与企业课程主要涉及的技术实践知识内容相互衔接;第二,围绕课程教学内容,积极创造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学生之间交流分享的平台,促进两类知识的融合与碰撞;第三,汇聚高等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的智慧,采用一定方式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共同设立技术隐性知识库,为未来技术知识学习奠定资源基础;第四,关于技术隐性知识的传授,高职院校教师要与企业师傅合作,“积累并创新类似‘隐喻等适合隐性知识传播的教学方法和策略”18,通过技术知识“教”与“学”的不断合理化,孕育技术创新的软环境。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协同培养技术创新人才的另外一条重要渠道。从具体培养过程来讲,创新创业教育也是在现代学徒制的背景下展开的,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其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的新课程中,需要整合源自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两类主体的显性技术知识与隐性技术知识。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可以通过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创造有利于显性技术知识与隐性技术知识转化的组织形式;也可以借助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技术创新能力培训方案,高职院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将积累的显性与隐性技术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提升其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营造与培育协同技术创新的文化氛围与环境

协同技术创新文化环境的培育能够为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协同技术创新活动带来持久的活力和源源不断的动力,其主要内容是以组织架构为依托,培育双方技术创新人员的组织情感、团队合作意识、知识共享精神。在职教集团的宏观组织框架下,促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工业文化与育人文化、传统技术文化与现代技术文化等的不断融合,在此过程中,技术创新文化在高等职业院校师生群体与企业员工群体间得到不断传播。第一,通过外显的宣讲、讲座、交流活动等,积极宣传两种异质文化,让校园文化进企业,让企业文化进校园。第二,借助搭建的协同技术创新平台,使得高等职业学校师生与企业员工特有的价值观、信念、技术创新行为方式以及各自的技术创新优势,在协同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得以彰显,两类文化得以碰撞融合。第三,在双方所构建的自组织网络协同技术创新过程中,要营造彼此信任、相互尊重的氛围,充分信任双方的技术创新能力,尊重双方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智力付出。第四,建立积极有效的鼓励制度,对技术创新成果及其转化予以特定的奖励。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失败,鼓励技术创新共同体成员大胆探索,进行突破性创新、颠覆性创新。第五,要建立相互分享的机制,形成技术创新知识共享文化。隐性技术知识的积累与交流是协同技术创新的核心。通过隐性技术知识分享机制和交流平台的建立,高等职业院校师生与企业技术创新人员积极交流和分享自身所积累的独特的隐性知识,培育技术创新的文化土壤。

[注释]

①(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邹建平,译.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78.

②赵乐静.技术解释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82.

③邱建华.企业技术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及绩效研究[D/OL].南京:中山大学,2013:9[2017-09-20].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DFD&dbname=CDFD1214

&filename=1013358662.nh&v=MDgyNDZ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DJlWmVabkZ5cm1XcnZPVkYyNkhiQzlGdGZLclpFYlBJUjhlWDFMdXg=.

④⑤⑥⑦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9号)[Z].2015-

10-21.

⑧⑨⑩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國发〔2015〕28号)[Z].2015-05-08.

11郭晓川.合作技术创新——大学与企业合作的理论和实证[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22.

12崔发周.职教集团的基本功能和内涵发展指标[J].职教论坛,2016(25):22.

13141516(美)罗伯特·W.里克罗夫特,(美)董开石.复杂性挑战:21世纪的技术创新[M].李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15,115,172,162.

17我国现代学徒制内涵解析和制度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0):89.

18王前.“道”“技”之间:中国文化背景的技术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6.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教育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SPOC混合教学模式设计探讨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