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改良的冬病夏治脱敏方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分析

2018-07-10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9期
关键词:脱敏鼻炎过敏性

邵 亮

(张家港中医医院耳鼻喉科,江苏 张家港 215600)

过敏性鼻炎又被称为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发生于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打喷嚏、鼻痒、鼻粘膜肿胀等。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属于“鼻鼽”的范畴[1]。基于冬病夏治理论研制的冬病夏治脱敏方是临床上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常用药。但有研究发现,采用冬病夏治脱敏方进行穴位贴敷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在治疗后常会出现皮肤起泡等不良反应。相关的文献指出,用改良的冬病夏治脱敏方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了进一步探讨用改良的冬病夏治脱敏方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笔者对在张家港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了分组对照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期间张家港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这100例患者均经临床检查被确诊患有过敏性鼻炎,且均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其中,排除患有过敏性皮炎、传染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重要器官的器质性疾病的患者。采用双盲法将这100例患者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传统组48例患者中有男性26例(占54.17%),女性22例(占45.83%);其年龄为18~65岁,平均年龄(41.6±7.8)岁。改良组52例患者中有男性28例(占53.85%),女性24例(占46.15%);其年龄为18~64岁,平均年龄(41.3±7.2)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本研究经张家港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1.2 方法

为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冬病夏治脱敏方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治疗方法是:自夏至开始后,每隔1周对患者进行1次穴位贴敷治疗。在使用冬病夏治脱敏方对患者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前10 min,对其进行拔罐。冬病夏治脱敏方的药物组成和用法是:麻黄20 g、款冬花20 g、桑白皮20 g、制半夏20 g、桂枝20 g、白芥子20 g、杜仲20 g、甘草5 g。先将上述药物烘干,粉碎,研细末,过80~120目筛,然后再向药粉中加入清凉膏,并将其调成较干稠的膏状。将此药膏制成高0.2 cm、直径5 cm的药饼,然后将其置于8 cm×8 cm的纸片上,制成贴敷膏。将贴敷膏敷于患者的大椎穴、双侧肺腧穴、定喘穴、天突穴和膻中穴上,然后用麝香壮骨膏或脱敏胶带对贴敷膏进行固定,每次贴敷2~8 h。为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的冬病夏治脱敏方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改良的冬病夏治脱敏方中无白芥子,其他药物组成与传统的冬病夏治脱敏方相同。穴位贴敷方法与传统组相同。两组患者均治疗5次。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各项临床症状的评分和皮肤起泡的发生情况。参照《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对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进行评分。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病情约严重。

1.4 疗效分级标准

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评分降低≥90%,可判定其临床疗效为治愈。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评分降低66%~89%,可判定其临床疗效为显效。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评分降低26%~65%,可判定其临床疗效为有效。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评分降低<26%,可判定其临床疗效为无效。

1.5 统计学分析

对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评分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其各项临床症状评分相比,P>0.05。详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传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83%,改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23%。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P>0.05。详见表2。

表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分,±s )

表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分,±s )

组别(n) 打喷嚏 流鼻涕 鼻塞 鼻痒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传统组(n=48) 2.76±0.37 1.87±0.23 2.69±0.18 1.92±0.21 2.72±0.62 1.72±0.17 2.73±0.42 1.77±0.25改良组(n=52) 2.75±0.35 1.88±0.21 2.70±0.16 1.91±0.22 2.71±0.60 1.71±0.18 2.74±0.41 1.78±0.24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

2.3 对比两组患者皮肤起泡的发生情况

在治疗期间,传统组患者中有8例患者发生皮肤起泡,其皮肤起泡的发生率为16.67%(8/48);改良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皮肤起泡,其皮肤起泡的发生率为1.92%(1/52);改良组患者皮肤起泡的发生率低于传统组患者,P<0.05。

3 讨论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主要是由脏腑功能失调、外感风寒所致;治疗此病应从扶正固本方面着手[3]。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常用方法。基于冬病夏治理论研制的冬病夏治脱敏方是临床上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穴位贴敷治疗的常用药。但有研究发现,冬病夏治脱敏方中的白芥子对患者的皮肤具有较大的刺激性,易导致患者出现皮肤起泡等不良反应。相关的临床实践证实,用改良的冬病夏治脱敏方(方中去除白芥子)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皮肤起泡的发生率。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其各项临床症状的评分相比,P>0.05。传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83%,改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23%。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P>0.05。这表明,用传统的冬病夏治脱敏方和改良的冬病夏治脱敏方治疗过敏性鼻炎均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在治疗期间,改良组患者皮肤起泡的发生率(1.92%)低于传统组患者皮肤起泡的发生率(16.67%),P<0.05。这表明,与采用传统的冬病夏治脱敏方相比,用改良的冬病夏治脱敏方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用改良的冬病夏治脱敏方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皮肤起泡的发生率。

[1] 陈晓英.冬病夏治三伏贴冬病冬治三九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6,6(31):326-327.

[2] 陈科汛,万义文,李国武,等.针灸联合中药冬病夏治对过敏性鼻炎发作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6):18-19,20.

[3] 陈郁,怀金茜,孟景春,等.”冬病夏治”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75例临床观察[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5(5):181.

猜你喜欢

脱敏鼻炎过敏性
激光联合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过敏性鼻炎别再吃冰了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远离『鼻炎闹』 静享黄菊之秋
谈一谈脱敏治疗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中医赶走恼人鼻炎
葱汁治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