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龋齿与其口腔卫生习惯的相关性研究
2018-07-10陈金玲吴家栋陈凯炎文跃进
陈金玲, 吴家栋,陈凯炎,文跃进
(福建医大附属宁德市医院口腔科,福建 宁德 352100)
龋病是一种细菌性牙组织损伤,多见于3~14岁的儿童。临床研究表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口腔清洁度不够及家长缺乏口腔卫生知识是引发儿童龋齿的主要因素[1]。龋病会引发牙龈疼痛,从而可严重影响患儿的进食和消化;龋坏的牙齿色泽灰暗,表面粗糙,严重影响患儿的面部美观;此外龋病还容易诱发牙周炎、牙龈囊肿和扁桃体炎,从而可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2]。为了探讨儿童发生龋齿与其口腔卫生习惯的相关性,笔者对宁德市的1440名儿童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2月至10月期间,福建医大附属宁德市医院口腔科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宁德市多所幼儿园和中小学的儿童中抽选144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这1440名儿童及其家长均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这些儿童中有女720名,男720名;其年龄为5~12岁,平均年龄(8.5±0.6)岁。低龄儿童由家长代为完成调查配合。
1.2 方法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4版)和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对这1440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组聘请了福建省口腔医学会预防口腔专业委员会的专家作为技术顾问,由其对调查的整体设计方案和抽样过程进行监督指导,对检查者和问卷员进行专门的培训。问卷员严格遵照调查规范开展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标准一致性试验。医生在对患儿进行检查时,采用标准的白光射灯对其口腔进行照射,采用CPITN探针和口镜对其患处进行探查。完成调查后,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汇总,然后分析儿童发生龋齿与其口腔卫生习惯的相关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本组1440名儿童的患龋率和龋失补牙数。龋失补牙数是指被检查者平均每人口腔中发生龋坏的牙数或牙面数。
1.4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的调查表均进行统一的整理和编码,并将其录入Epidata 6.0软件的数据库中。对上述数据进行唯一性检查、双份核对检查和逻辑检查无误后,采用SPSS 20.0软件和Sperman相关分析法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本组儿童患龋率和龋失补牙数的分析
本组1440名儿童中有984名儿童患有龋齿,其患龋率为68.3%,龋失补牙数平均为(3.37±4.08)个;其中有男468名,女516名;男性儿童的龋失补牙数平均为(3.37±4.08)个,患龋率为65.0%;女性儿童的龋失补牙数平均为(3.44±3.88)个,患龋率为71.7%。女童的患龋率高于男童(P<0.05)。详见表1。
表1 对本组儿童患龋率和龋失补牙数的分析(±s )
表1 对本组儿童患龋率和龋失补牙数的分析(±s )
性别 受试人数(人)龋齿患儿(人)龋失补牙数(个)患龋率(%)男 720 468 3.37±4.08 65.0女 720 516 3.44±3.88 71.7合计 1440 984 3.4 68.3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对本组儿童口腔卫生习惯调查结果的分析
进行口腔卫生习惯调查的结果显示,本组儿童中每天刷牙2次及2次以上者占27.1%,每天刷牙1次者占54.4%,不规律刷牙者占13.3%;选用含氟牙膏刷牙者占37.5%,不选用含氟牙膏刷牙者占37.5%,对牙膏成分不了解者占25.0%;一年内至少进行3次以上口腔检查者占28.7%,从未进行过牙齿检查者占2.2%,不定期检查牙齿者占20.3%;每天至少食用3次甜食者占67.7%,每天食用1次或2次甜食者占22.4%,几乎不吃甜食者占10%。详见表2。
表2 对本组儿童口腔卫生习惯调查结果的分析
2.3 对儿童发生龋齿与其口腔卫生习惯相关性的分析
进行Sperman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刷牙的频率低、接受口腔检查的频率低及甜食的摄取量高是导致儿童发生龋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详见表3。
表3 对儿童发生龋齿与其口腔卫生习惯相关性的分析
3 讨论
儿童龋齿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3]。儿童龋齿分为乳牙龋齿和恒牙龋齿,不同时期的龋齿具有不同的结构形态和龋坏程度。一般情况下,乳牙发生龋坏的几率较高,易发生于清洗困难的后牙牙合面窝沟和磨牙颊面窝沟,以上颌牙居多。随着龋齿患儿患牙龋洞的扩大和不断深入,其牙釉质受损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龋齿患儿对食物的刺激较为敏感,若其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生牙齿断落及畸形。据相关的统计资料显示,全球儿童龋齿的发病率约为12%。周学东等[4]研究指出,约有三分之二的龋齿患儿存在心理自卑、不善于微笑等心理障碍;尽早对儿童进行口腔清洁和口腔检查可降低其龋齿的发生率;在儿童长出第一颗牙齿时,就应该定期对其口腔进行清洁。目前,WHO已经将龋齿认定为儿童三大重点防治疾病之一[5]。宁海燕等[6]的研究表明,刷牙的频率低、大量饮用碳酸饮料是导致儿童发生龋齿的主要危险因素。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本组1440名儿童中有984名儿童患有龋齿,其患龋率为68.3%,龋失补牙数平均为(3.37±4.08)个。进行Sperman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刷牙的频率低、接受口腔检查的频率低及甜食的摄取量高是导致儿童发生龋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综上所述,导致儿童发生龋齿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儿刷牙的频率低、接受口腔检查的频率低及甜食的摄取量高。儿童家长和临床医生应对上述情况予以关注。
[1] 王国珍,罗云纲,魏洪涛.儿童龋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8):1545-1548.
[2] 邹静.儿童龋病的风险性评估[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4,32(1):1-4.
[3] 胡璇.武汉市儿童龋病监测及防龋措施评估的相关临床研究[D].武汉市:武汉大学,2013.
[4] 周学东,凌均棨,梁景平.龋病临床治疗难度因素及处理[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7,35(1):1-7.
[5] 郑玉程.儿童乳牙龋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32):150-151.
[6] 宁海燕.学龄前儿童龋病的相关因素及预防保健状况[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6):2535-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