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主城区教育类抗战遗址的价值研究及保护利用
2018-07-10唐海艳郭春欢杨龙龙王雨晴何真玲
唐海艳, 郭春欢,杨龙龙,王雨晴,刘 喆,何真玲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重庆 402167)
1 重庆主城区教育类抗战遗址产生的背景
抗战时期为了保存实力,大量学校内迁重庆,重庆成为教育文化中心,当时迁渝高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大多是当时的著名学府,如中央大学、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一时之间,重庆高校林立,学府众多,据统计,全国共有30余所高校西迁重庆,占内迁西南高校总数的65%,使得抗战后期重庆高校数量达38所,居全国之冠。
抗战结束后,高校回迁,在重庆留下了大量教育类抗战遗址。当时条件有限,很多校舍是租借的,有些是临时建筑,经过岁月的洗礼,目前所剩不多,现在需要对遗留下的教育类抗战遗址进行研究,挖掘其历史价值,研究建筑特征,汲取先进的教育思想。因此,研究重庆主城区教育类抗战遗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史学价值。根据第三次文物普查资料整理绘制出重庆主城区现存主要抗战时期教育类建筑保存状况统计表,见表1。
表1 重庆主城区现存主要抗战时期教育类建筑保存状况统计表
续表1
2 重庆主城区教育类抗战遗址的分布
截止到抗战胜利之时,重庆有幼稚园(班)43所,各类小学共294所,各类中学共96所,内迁与新建高校共计54所。在经济困难、物资匮乏的战争时期,多数学校都是租借的临时建筑,仅有少量新建建筑,目前遗留在主城区的教育类抗战遗址仅有17处,详见图1。
图1 重庆主城区教育类抗战遗址分布图(来源:作者自绘)
3 重庆主城区教育类抗战遗址的价值评估
3.1 历史价值
历史价值是指遗址遗迹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在今天的作用,一般由历史遗址遗迹的时代特征和留存到现今的数量来决定[1]。重庆主城区教育类抗战遗址,无论是在政治决策、经济建设、文化教育上,还是在国际影响、文化交流中,均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在这些遗址中,记载了国内高校为躲避日军轰炸,辗转西迁重庆的办学历程。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教育要为抗战服务的主张,国民政府实施战时教育体制,民主人士积极为抗战教育服务。
3.2 艺术价值
重庆主城区教育类抗战遗址的建筑风格、布局、形式、功能分区所反映出的艺术价值,是近代建筑研究的珍贵实物资料,体现了重庆建筑的地域特点。结合自然地形,营造出的防御特性,汇聚了多元文化元素,融合了中西方建筑形式,古朴简单,推动了重庆本土建筑的进一步发展。
3.3 科学价值
科学价值是指一定条件下对遗址自身的创新性、合理性或优化性等特性所反映出的知识性、技术性、方法性及实践的描述[2]。重庆主城区教育类抗战遗址,是研究近现代教育、抗日教育的宝贵资料来源,为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
3.4 教育价值
教育价值是指抗战精神和抗战时期的教育理念对后世的影响与借鉴价值。在抗战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坚持办学,展示了中华民族在特殊时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抗战教育精神,创造出卓越的教育成就,总结出了适应中国国情和发展的教育理念。陶行知提出普及抗战反侵略的生活教育运动,推进生活教育实践,收留难童,创办了育才学校。晏阳初建立了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我们要弘扬兴学强国、勇于创新、艰苦创业的抗战教育精神和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教育的多重功能,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4 保护与再利用
保护和利用是相辅相成的,也是尊重、再现、感悟和体验抗战历史的最好方式,从中汲取抗战精神,传承先进的教育理念,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经典案例。
4.1 遗址保护的本体价值
大量的教育类遗址承载了师生在艰苦的环境下,积极进取,刻苦读书的难忘记忆,见证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卓越贡献的历史,奠定了战后民族迅速崛起的坚实基础。
由于外来文化的融合,建筑大师的集聚,直接影响了当时教育类建筑的设计风格,折中主义、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多立克的柱式、石头的建造材料等,这些抗战教育建筑不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具有建筑科学技术价值和景观艺术价值。
4.2 遗址保护的衍生价值
教育类抗战遗址是特殊历史时期的遗存,见证了抗战的惨痛历史,如重庆大学工学院在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中3次遭到破坏,伤痕累累。虽然外界环境混乱、经济困难,但当时的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拨款,协调校舍,解决师生的困难,为战时教育提供保障,这些遗址证实了当时政府对教育的重视。
战时教育目标十分明确,就是为培养抗战和日后重建的人才服务,在这样的指导思想引领下,成千上万的学生一毕业便奔赴抗战前线。1949年以后,我国院士朱光亚、周光召、吴良镛等都曾在重庆求学,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的小学时代在宝善宫小学度过,仅南开中学一所学校就有30多位院士曾就读。这与当时的环境形成了巨大反差:最差的时代,教育却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4.3 保护遗址,构建抗战精神的集体记忆
教育类抗战遗址记载了内迁高校办学的艰难历程,是凝聚抗战精神的物理空间,是当时仁人志士著书立说的场所,是莘莘学子不忘初心艰难求学的避难所,体现了抗战时期学子满腔热血、报效祖国的精神,体现了一批文化精英的爱国民主追求。历史赋予教育类抗战遗址的特定文化内涵,保护教育类抗战遗址,是对抗战历史的铭记和追忆,具有较高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4.4 建立教育博物馆,传播优良传统
抗战时期的教育类建筑,多为临时性或者租借其他建筑,很多都已名不符实,为了留住那段历史,可以建立抗战时期教育类博物馆(图2),作为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促进和推动当今文化教育建设工作。同时可以建立抗战名校、百年老校,加强当年内迁高校新老校区的联系,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提升学校的品质,增强学生的自豪感[3]。
图2 重庆抗战教育博物馆(来源:作者自摄)
4.5 继承教育精神,传承教育文脉,提高教育水平
虽然战时生活条件艰苦,但是对学术追求的热情却空前高涨。抗战时期,西迁重庆的高校培养了一批,在战火与硝烟中守住了国家最后的希望,他们为战后国家的重建作出了巨大贡献。搜集和整理当时的教育思想与教育体系,将抗战时期教育理念与当今教育相结合,如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把优秀的教育文脉传承下去,提高现今的教育水平,将抗战精神发扬光大[4]。对抗战精神的尊重,对抗战记忆的珍藏,对抗战教育理念的传承。
5 结束语
重庆在抗战时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在那个特殊时期,重庆在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关注,教育类抗战遗址是中华民族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历史的见证,是学子们不屈不挠求学精神的真实写照,是中国人民不可忘怀的精神源泉,是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中不可缺少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所以保护和利用好教育类抗战遗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