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安新区史前洞穴遗址群的利用问题

2018-07-10柯晓雯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贵安洞穴遗产

柯晓雯

(纽约大学,纽约 100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城乡休闲产业和旅游行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城乡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的改善方兴未艾。对于这些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涉及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旅游,对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伴随着城市扩展和旅游业的发展,自然和文化遗产难免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有时甚至会遭到较大程度的破坏。在遗产(特别是自然遗产)旅游产品的价值构成中,目前还很少考虑到对遗产资源本体价值的保存和利用,这就造成这类旅游产品计价普遍偏低[1]。贵安新区洞穴遗产是喀斯特地区的一种普遍性资源,其区域内发现的洞穴遗产,多为有史前乃至于历史时期文化堆积的洞穴遗址,这些洞穴遗址数量众多,类型齐全,分布广泛,保存良好,随着贵安新区的设立以及随之而来的大规模的新区建设,需要在新区建设时充分考虑这些洞穴遗产的保护和利用[2]。本文基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2017年夏贵安新区的调查资料,针对贵安新区洞穴遗产的价值及可持续综合开发利用进行专项研究,旨在促进贵安新区洞穴遗产保护和利用,并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1 贵安新区洞穴遗产的价值

贵安新区位于贵州高原腹地,在远古时期就是人类迁徙的廊道,是古代人类重要的生息空间,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贵安新区考古发现的以马场镇洞穴群为中心、以牛坡洞和招果洞为代表的史前洞穴遗址就是这些洞穴遗产的代表。这些洞穴遗产既具有自然和文化的价值,也具有现世利用的价值。

1.1 远古地球自然的沉积

贵安新区位于贵阳市与安顺市之间,对照贵州古地理的演变进程,这里远古时期长期处在古陆地与古海洋间的边缘地带,尤其是在三叠纪时,贵安之间正好位于台地边缘滩礁相带和台缘斜坡相带[3],其地层由三叠系石灰岩和碳酸盐岩碎屑组成。由于贵阳至安顺一带主要为古老的碳酸盐岩地层,且原本是海底地层,后由于板块运动上升至海平面以上,因此碳酸钙碎屑可能由海底生物遗迹化石组成。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会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石灰岩层在地下水侵蚀和地面流水冲蚀等自然营力的共同作用下,就形成了形状各异的喀斯特地貌,其中就包括了洞穴。

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和白云岩等因水侵蚀,会形成许多孔洞,降雨等地表水流经喀斯特地区时很容易渗入地下,从而形成地表水资源有限而地下水资源丰富的状况。贵州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在1 000~1300 mm之间,本来属于湿润地区。然而喀斯特地貌占了全省面积的70%多,尽管雨量丰富,但这些降水大都经地表渗入地下,地下水所占贵州水资源的比例据说也超过了70%[4]。贵安新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洞穴内部可见的地下水多为中等和深度埋藏的地下水,但靠近两大河流羊昌河与麻线河的洞穴地下水埋藏并不深,可在内部见到水量充沛的地下暗河与湖泊,例如羊昌河东边的胡家一号洞,即可在穿洞尽头看见丰沛地下暗河流过。喀斯特地貌和洞穴四周因为石灰岩多孔隙的缘故,除了洞穴本身常常会被远古人类作为居所利用外,洞内的水源也会成为附近现代聚落日常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例如牛角洞即有干净地下水源,在自来水普及之前,当地居民的用水及来自于此。地下水是该区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水源。

贵安新区位于典型的喀斯特中心区域,最容易引起人们关注的就是这些咯斯特地貌和景观,不少具有地质地貌价值和自然美价值的喀斯特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中国的自然遗产中,有两批7处喀斯特的遗产,即第一批的云南路南县石林,贵州荔波县大小七孔桥,重庆南川县金佛山;第二批的重庆武隆县芙蓉洞、天生桥和后坪天坑[5],贵州施秉县白云岩峰丛,广西桂林塔状喀斯特,广西环江县的锥状喀斯特[6]。贵安新区的喀斯特尽管不如已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这些中国南方喀斯特典型,但其喀斯特地貌类型比较齐全,孤峰、峰丛、峰林、缓丘、岩洞、洼地、河谷等皆有,具有自然美的景观价值。

1.2 史前人类文化的馈赠

洞穴的自然外观为一有开口之天然喀斯特地貌,文化内涵表现人类长时间、且近乎本能的对天然洞穴的利用。石灰岩和白云岩地表则是喀斯特地形最常见的岩石组成,在喀斯特地貌上人类可以找到最容易作为居所利用的大型洞穴,从而形成独特的洞穴文化。洞穴文化主要是指人类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通过周边洞穴的利用,在其中所形成的一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结合体。由于长时间的历史凝结中,与中华文化的文化融和成了这一地区独特的人地关系,形成贵安新区的大量洞穴,孕育了贵安洞穴文化的历史淀积,洞穴的使用便融入了人类成长足迹,使得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也由洞穴文化所孕育[7]。

回望以往的千年历史,人类生活方式在时间的推移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祖先从大自然直接获取食物资源,通过捕猎动物、采摘野果、挖掘植物根茎等方式得以生存。随着时间的变迁,全球发生了剧烈气候变化。生活环境发生巨大改变,人口激增,人们开始扩大猎捕范围,收集植物的种子,开始原始的农业产生,这些均是人类生命活动最为珍贵的历史遗迹。一般认为,人类在距今一万年前,就开始走出洞穴,步入平川旷野,在旷野中建造了自己栖身的房屋,从而扩大了生息的空间。然而,在贵州高原喀斯特地区,由于天然洞穴数量多,密度大,因而人类长期栖身于洞穴之中,迄今在贵安新区还有一个社群居住在洞穴之中。贵安新区洞穴是贵州喀斯特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云贵高原洞穴遗址最集中的区域之一。贵安新区的已知洞穴上百个,洞穴遗址就多达40个左右,其使用年代从距今3万年前一直延续到青铜时代,有的洞穴在历史时期仍然在使用。洞穴遗址数量之多、密度之大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实属罕见[8]。这些洞穴遗址中埋藏着一个个解答人类自身历史和当地地域历史谜团的答案[9],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就目前所知贵安新区的洞穴遗址历史信息,其文化价值主要有三:一是贵安新区的洞穴遗址提供了距今3万年前至秦汉帝国之前,当地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10],是贵安新区乃至于贵州地区这一时期历史的缩影。二是贵安新区洞穴遗址分布的空间格局,尤其是以马场镇为中心的密集的洞穴遗址群,为探究当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供了线索。三是贵安新区的晚期洞穴遗址,包括一些延续时间很长洞穴的上层晚期堆积,是贵州高原从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乃至于铁器时代文化的场景。由于贵安新区的这些洞穴遗址只有牛坡洞进行了发掘,招果洞进行较深度的调查,其历史文化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1.3 当代城市的优良资源

物质文化产品的形成主要是人类对自然界资源的利用,它具有物质性、基础性及时代性,也是人类发展进程中,其思想意识、审美观念以及技能水平的一种体现,存在着特定性的文化意义[11]。贵安新区是2014年国家批准设立的国家级新区,新区建设目标是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贵安新区地处贵阳市与安顺市相连的中心地带,规划面积1 795 km2(其中直管区470 km2),涉及贵阳市花溪区、清镇市和安顺市平坝县、西秀区的20个乡镇,现状人口73万人。

多山、多洞是贵州喀斯特地貌最典型的特征,也是先民生衍发展所采用的适应地。在贵安新区考古发现的以牛坡洞和招果洞为代表的史前洞穴遗址群,是该地区早期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知的较完整的远古洞穴遗址有百余个,其年代从距今3万多年到纪元之前,尤为独特的是,不同于其他地区洞穴遗址分布在郊野,贵安新区发现的这些洞穴遗址有不少分布在新区规划的城市建设区,是城市的厚重历史积淀和现成文化资源。在区域发展中展开对数量庞大的洞穴遗址群的综合保护、展示与利用,将是贵安新区区域和城市发展的亮点,是现代城市的别样景观,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规划建设得当,具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潜质,并为将贵安新区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区作出贡献。

以贵安新区已经发掘的牛坡洞遗址为例。遗址位于贵安新区马场镇平寨村龟山组东一座名叫牛坡的山丘上。该山丘是一座东西长约1 km,南北宽不足半0.5 km的石灰岩孤山,山的东麓有两个洞穴,西麓有一个洞穴(分别编号为A、B、C洞)。牛坡洞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首次在黔中地区建立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年代序列,并首次该区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识别出细石器制品和完整陶器,为认识本地区文化面貌以及与周边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信息[12],因而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该洞穴遗址属于新区建设区域,旁边有3个自然村,洞前风景尚佳,交通可达性高,既可建设成为洞穴遗址科研教育基地,规划为史前洞穴遗址公园;也可在在周边新区建设时,将包括洞穴遗址在内的这座孤山规划成周边社区的城市公园或社区公园。

图2 牛坡洞周边环境图①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贵安新区文化遗产资源调研报告. 2017。

2 贵安新区洞穴遗产的利用探讨

通过上面对贵安新区洞穴遗产的价值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洞穴遗产除了具有重要的自然和文化价值外,对于正在进行中的新区建设(尤其是城市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及随之而来的在地居民的生活品质的提升和外来游客的旅游休闲,也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下面,我们就对贵安新区洞穴遗产利用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其我个人所见其他地方洞穴遗产开发利用的经验和教训略作分析,以作为今后的这些洞穴遗址利用模式的参照。

2.1 洞穴利用可能涉及的问题

通过上文对贵安新区洞穴遗产的价值分析,可以知道新区洞穴遗产的价值及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在下文的分析将针对贵安新区洞穴可持续综合利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主要从遗产保护、生态环境、技术资金以及利用形式上进行分析。

2.1.1 遗产保护问题

贵安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该地区主要是以岩溶山区为主,山地居多,平原占比较少。当地人的生活支撑主要似乎源于对山地资源的利用,但不乏基于一些陈旧的观念的不当的开发形式。开山吃山的开发模式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主要是普遍性的乱采石头、滥伐树木的现象。尽管有不少景区已被保护,但这样的不良现象也时有发生,使得很多旅游资源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害。另外,在开发过程中,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相关的旅游项目未经专业的开发论证而上马,也造成资源的浪费与破坏。

自然和文化遗产是地球自然演变和人类历史进程遗留给我们的宝贵的资源,具有珍稀性和不可再生性,在消费之时必须时刻将保护放在首位。一旦某种遗产资源出现了濒危性,被列入保护的名单,我们就不能再消费这类遗产资源。贵安新区的洞穴遗产尽管绝大多数还没有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也尚未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定,但新区的规划建设要吸取过去因不注重遗产保护而造成的资源损失甚至丧失的教训,在规划利用和开发这些洞穴遗产之前,务必首先树立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观念,并通过加强管理来做到有效的保护。

2.1.2 利用形式问题

洞穴遗产的开发利用,国内目前基本上都是旅游观光,其他形式的利用很少。事实上,洞穴遗产及其所在的喀斯特地貌,给我们利用这些洞穴遗产提供了多种可能性。首先,洞穴及其所在山体作为自然长期演化的产物以及人类早期活动的场所,蕴含了许多自然和人文的知识,可以根据洞穴在地质、地貌、历史等方面的属性和特征,分别策划不同类型的科普教育场所,那些没有人类文化堆积的洞穴(或洞口有人类文化堆积但洞内没有的洞穴)还可以利用岩洞作为天然的展厅进行展示利用。其次,洞穴遗产及其相关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城市、乡镇和农村的规划建设都完全可以利用,使之成为天然假山,自然的洞府,为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城乡绿地的增色添彩。其三,那些山体岩石形态独特,洞穴开敞深邃,文化价值较高、周边环境优美的洞穴,还可以规划建设成为洞穴遗产(遗址)公园。

贵安新区拥有丰富的洞穴资源,但洞穴资源的利用率还很低,目前已经利用的洞穴数量很少,且开发利用的形式均是以洞穴观光为主。贵安新区的洞穴遗产都位于贵州腹地,洞穴遗址集中在马场一带的高峰山区,有多条南北向的河流汇入的北面的红枫湖区,山水格局本来就好;而洞穴遗址集中区域,有高速公路、快速公路、普通公路、乡村公路网连通,交通条件很好且规划性较强,这为洞穴遗产的多样化利用提供了条件。目前这些有利条件并未得到足够关注,这就使得洞穴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洞穴资源的浪费。需拓宽该地区洞穴资源的利用形式,让洞穴遗产产生更大价值。

2.1.3 技术资金问题

贵安新区位于贵州腹地,地理环境较为复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洞穴遗址保护性开发的专业性人才较为短缺,这就造成洞的穴开面临着较大的技术问题。在不具备先进开发技术的前提下,很难有效避免可能对洞穴沉积物所形成的环境损伤,想要实现洞穴开发可持续发展及长效的保护机制,其难度较大[13];若在进洞前,不具备先进探洞技术,未得到相关严格的技能培训,对于洞穴环境的复杂,在进行开发时,难免会威胁到自身的人身安全,以及损伤洞体环境。

洞穴开发前期,需要进行的洞穴规划、洞内外道路铺设、洞周围环境整治和景观营造,以及相关辅助设施的建设工作,这些都需要得到足量的资金支持,才能使得这些利用行动顺利开展。而贵安新区经济发展比较滞后,资金来源并不充足,想要实现洞穴的开发利用,就需要大力进行招商引资,积累充足的开发资金。不过,贵安新区洞穴密集,数量很多,仅靠旅游产业来筹措资金,肯定是杯水车薪。既然洞穴遗产具有城乡建设的利用价值,在新区的城乡规划中,设法将洞穴遗产及其所在的凯斯特地貌作为城市、乡镇、社区的景观建设,通过洞穴遗产的景观建设提升城市和小区人们的生活品质,同时也带动有洞穴遗产周边的房地产升值,从而为保护和开发筹措资金,这应该也是贵安新区洞穴遗产利用资金问题需要考虑的方面。

2.2 洞穴遗产利用的借鉴案例

通过以上对贵安新区洞穴可持续综合开发利用及保护存在的问题探讨,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在相关资料的参考下,了解国内外在洞穴保护与利用上的案例,并对其中的开发经验和教训进行借鉴,为贵安新区洞穴的保护利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下面以国内的四川芦山县龙门溶洞和新西兰怀卡托萤火虫溶洞为例进行阐述。

2.2.1 四川龙门溶洞

龙门溶洞位于四川芦山县城北约30 km的龙门乡青龙场村。龙门洞的发掘是全国,甚至全亚洲发掘的白垩纪砾岩岩石层中最大洞穴群。龙门洞面积为80余km2,洞穴长度达到了百余千米,有“亚洲第一,世界罕见”的称号。洞中数洞相连,洞外洞穴各异,整个主洞周围遍布着各大小洞穴,洞洞相连,绵延不断。洞内悬河飞瀑、暗河沙滩、地坑奇石等景观随处可见,可谓集洞穴之大成。龙门洞穴的展示利用抓住了白垩纪这个主题,以发现、回到、归来作为主线,主要表现了以下几点:

(1)发现白垩纪。将进洞时,首先是迎宾厅洞,其是整个主题游览的首要景点,通过对简单灯光的利用,对气势恢宏的宇宙布景给予相应的灯光设置,同时也设置的有罗马数字的表盘,将指针的运动方向设置逆时针,并不停息地进行转动,设计了“迎宾厅、瞭望口、地母殿、一线天”的主题游览之旅[14]。

(2)回到白垩纪。此阶段的主题浏览是洞穴游览的高潮部分,每个路径段安排转折性要素,如利用龙门洞内的沙滩设置小恐龙沙雕等小品。给予白垩纪龙门洞所具备的历史变迁,以及砾岩景观形成的特征,在经过相应资源重组的基础上,形成“恐龙探点、音乐探点以及生物灭绝探点”的体验主线。

(3)白垩纪归来。此阶段是主题的末端景点,通过相应的灯光效果设计,实现时空隧道的经典布置,为游客拟建一种时光穿梭之感,好似身临其境般。此时在洞中设置的“情侣沙滩、洞中茶吧、洞穴疗养”的主题线索预示着归来之后的情节变化及时空氛围的转换,实现高潮游览之后的产品延续。

目前龙门洞景区的旅游市场着重对“穿越白垩纪”的主题地质旅游产品进行打造,基于现代化媒体宣传渠道的使用,利用微博、微信、软文、电影等塑造多元化的宣传题材,通过这些营销手段实现龙门洞旅游品牌的建立,实现景区的多元化发展。

龙门溶洞运用独特的洞穴景观,将洞穴中丰富的地质资源进行充分而对运用,打造了白垩纪主题探险公园,通过各种媒介及营销渠道加大宣传,形成一种独有的旅游品牌,实现洞穴的高效开发,这是该景区的成功经验。但该景区对龙门洞的设计和建设却又强调了“龙”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主题,洞门入口等处都刻画传统的龙的形象,有的地方还摆上了神像,这就将冲击了白垩纪的主题,显得低级趣味,影响了自然遗产的纯粹性。

图3 芦山县龙门洞景观②http://www.lotour.com/zhengwen/2/lg-jc-21330.shtml.

2.2.2 新西兰怀托摩萤火虫洞

怀托摩萤火虫洞也称之为萤火虫洞或怀托摩洞,其位于新西兰的怀卡托的怀托摩溶洞地区,该地区的旅游观光以地下溶洞现象而闻名世界。萤火虫洞对应的地面下石灰岩层经过长期的积淀演变,构成了一系列庞大的溶洞系统,由形态各异、类型丰富的钟乳石和石笋、以及萤火虫等自然景观进行点缀装饰。该洞穴主要是以观光旅游为主,同时设置有漂流、骑马,四轮自行车和喷射快艇等活动。洞穴下方因水流冲积较坚硬之黑石,造成如球一般圆滑的黑石滞留在洞口,洞穴上下均有通口,吸引许多昆虫入内繁殖,其中以捕食昆虫为主的萤火虫居多,尾部发出的蓝色萤光,星罗棋布攀附在岩洞深处,在黑暗的洞穴中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15]。

为了维持洞穴景观的生态环境,新西兰怀托摩萤火虫洞实行游览预约机制控制进洞客流量,为洞内的生态平衡提供保障。当萤火虫洞的进洞人数若超过人数载定值,会对洞穴的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由此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设计了洞穴游览网络预约系统,有效地解决人员拥挤问题,进而缓解环境承载压力。在当地已经成立了大量的洞穴探险俱乐部和洞穴探险协会,促进了这类探险观光旅游的发展。

新西兰怀托摩萤火虫洞主要是依靠对洞内独特的钟乳石和石笋以及萤火虫等独特景观的开发,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对洞穴可持续开发的环境保护,萤火虫洞将洞穴的承载力、景观以及人流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个很好的平衡,使其处于互不冲突的状态,达到了人与景观的和谐相处。

图4 新西兰怀托摩洞穴景观③http://www.waitomo.com/cn/Pages/waitomo-glowworm-caves.aspx.

3 贵安新区洞穴遗产的利用对策

基于贵安新区洞穴群的特点和价值,针对贵安新区洞穴群利用可能出现的问题,借鉴国内外洞穴利用的经验教训,经过进一步研究与分析,得出贵安新区洞穴可持续综合开发利用及保护的对策如下。

3.1 构拟洞穴遗产为特征的新城区④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安新区文化遗产资源调研报告.2017年8月。

喀斯特地形地貌具有多种独特的自然美,古今城市利用这些地形地貌,使之成为城市景观也并非罕见。位于城市新区建设地带的洞穴遗产,也不只贵安新区一地,以贵阳市郊的金阳新区为例,“在不到6 km的范围内,就发现了16处旧石器时代末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洞穴遗址群,这样的遗址群不仅是探讨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很好的样本,也是考察这一时期人们社会行为的难得的材料”。当初金阳新区(即今关山湖区)建设时,如果能够将这些洞穴遗址的保护与利用纳入新区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去,将这些洞穴遗址及其所在的喀斯特山体作为新区城市的天然假山和岩洞,根据其位置、特点及其与城市建设的关联,分别将其作为城区公园、街心绿地、小区和机关花园,定能给金阳新区增添光彩。可惜的是这些重要的洞穴遗址连同它们所在的石灰岩山体全都推平,留下了不少遗憾。

尤其需要不同于其他地区洞穴遗址分布在郊野,贵安新区发现的这些洞穴遗址有不少分布在新区规划的城市建设区,它们是城市的厚重历史积淀和现成文化资源。在区域发展中展开对数量庞大的洞穴遗址群的综合保护、展示与利用,将是贵安新区区域和城市发展的亮点,是现代城市的别样景观,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规划建设得当,将为贵安新区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区作出贡献。

贵安新区的区域呈东西长而南北窄的宽带状,新区的城市规划也呈现分散组团和带状分布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贵安新区的规划具有带状城市、花园城市和城乡互动区的天然条件。所谓带状城市,是一个宽度有限,长度可延展的由有轨运输等现代交通系统联结起来的城市体系,这样的带形城市可将原有的城镇联系起来,组成城市的网络,不仅使城市居民便于接触自然,也能把文明设施带到乡村。所谓花园城市强调城市建设要着重突出园林绿化,中心思想是使人们能够生活在既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又有美好的自然人文环境的新型城市中。而所谓城乡互动区则是有意模糊现代城市与乡村的界限,强调农业活动与非农业活动的紧密联系,城市用地与乡村用地相互混杂的空间形态多代表的特殊城市化类型。将这3种城乡规划理念结合起来,将洞穴遗产及其他呈带状分布的文化遗产资源利用起来,就可能创造出不同于既有新区的城乡规划和建设模式。

贵安新区总体规划中的风貌定位是“山水之都,田园之城”。现有的乡镇多沿古代的湘滇古道、现代的贵安大道点状分布,在新区开发的大背景下,可以预见城区发展的方向也应是沿主要交通线路东西带状分布,由贵阳、安顺两极出发,向中部靠拢并串联起原有乡镇。这样的城市化过程必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迅速都市化过程,一定会经过“城乡互动区”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城市与乡村的界限逐渐模糊,城市居民在这里得以亲近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而乡镇居民可以获得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各种便利,互利互惠、共同发展。新区发展应强调规划先行,整合地区的自然与文化资源,结合当地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建设特色城市公园和绿地系统。使得贵安新区成为城中有山有水,山中岩洞深邃,成为天然的城市景观和城郊公园。

3.2 规划集散结合的分级洞穴园区

贵安新区拥有上百处喀斯特洞穴,洞穴遗址已知的就有40处左右,其中既有以高峰镇招果洞为代表的可能早到距今三四万年的旧石器遗址,也有像马场牛坡洞那样的旧石器-新石器过渡时期的遗址,这是洞穴遗产保护与利用项目中难得的资源,具备把洞穴遗产纳入城市公园和绿地系统的潜力。建议选取该地区有代表性的、保存较好的洞穴遗址建立展示科研一体化的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并选取其中几处满足条件的,如大花洞具有显著可达性优势和地貌景观优势的洞穴,招果洞、牛坡洞这类有明确年代先后关系的遗址,将其建设成主要面向外来游客的遗址公园系统,统一规划有限和导览系统。其余多数洞穴遗址,可以作为城市和乡村绿地公园系统中的一部分,穿插在住宅用地和文化教育用地之间,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的同时兼任遗产保护和教育的功能。因此,可以根据科学研究潜力、景观地貌开发潜力和交通可达性等要素,将贵安新区的洞穴遗产分为3个等级,采用不同的保护级别、开发思路进行统一规划。

第一级如大花洞等具有良好的考古发掘潜力、凸出的区位优势、开阔的洞外地形和优美的周边环境,可以使之成为洞穴遗产的中心,承担展示展览、游客集散、科学研究等功能的总领部分。第二级洞穴各有相对独立的规划定位,侧重于不同的方面,以对大花洞的功能予以具体的补充和支撑。招果洞因其凸出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潜力,定位为学术研究中心;牛坡洞地处贵安新区中心区的核心区块,着重考虑史前洞穴遗址与城市风貌的协调问题,力求将其打造为城区绿化系统的关键节点;白虎关紧邻农业观光园区,距离规划核心区稍远,结合“田园城市”这一新区定位,着重考虑其与周边田园风光的联合打造展示;长泷村洞穴群位于高峰山山谷内,群山环绕,风景优美,可将其结合周边山地景观和山谷内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进行联合展示。第三级洞穴大多位于贵安新区规划城区外围,交通较为不便,学术研究价值较低,周边景观亦较为一般。建议以保护为主,或尊重洞穴所属村寨自主开发意愿,在符合遗产保护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对其进行适度开发,作为所在村寨和周边村寨的区域性景观节点。

由于第三级洞穴数量众多,又分散在城郊和乡村,该级洞穴的妥善保护和合理开发对于洞穴遗产的保护利用至关重要。建议选取考古学研究价值相对凸出,景观风貌开发潜力较大的飞虎山可作为试点开发的洞穴代表。跟据本次实地调研情况,得知飞虎山所在的平坝县白云镇平庄村有意将洞穴进行保护整治与周边配套设施修筑,已呈递上级部门等待批复。建议以此为契机,将飞虎山设为第三级洞穴保护利用的试点,为其余有开发意愿的第三级洞穴的下一步工作作出表率。

3.3 建立保护与旅游结合的管理机制

3.3.1 建立保护与旅游结合的管理机制

鉴于贵安新区在贵州省的地位和文化遗产资源的现状,建议设立相对统一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机构,统一实施保护和管理很有必要。目前洞穴遗产的管理涉及到贵安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贵安新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和洞穴土地权属所在乡镇或村社,难以实行统一的管理,不利于洞穴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建议设立只属于贵安新区的综合的遗产保护、管理与利用机制,管理机制如图5。

图5 管理机制(来源:作者自绘)

3.3.2 全方位寻求资金支持

贵安新区洞穴的开发利用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在进行前期洞穴资源开发时,以及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前期的资金准备是极为重要的。此时政府的作用是极为关键的,需要利用其引导作用,积极牵引民间资本对进行投资开发。政府需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针对一些开发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此外,也可以是完全政府投资。同时,贵安新区在洞穴旅游开发上均需要引进先进的技术作为开发的保障,技术利用的合理程度,直接影响着其洞穴开发的利用价值。人才是不可或缺的,需要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努力提高贵安新区洞穴开发利用相关技术水平,如可与专业院校、机构进行合作,培养洞穴规划与开发人才协调机制,培养洞穴景观、探险等专业性人才,提高贵安新区洞穴利用技术水平。同时也要逐步针对旅游资源中的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给予严格限制。对严重违反者,给予法律追究。

由于贵安新区在资源分布上不均衡,以及经济发展的滞后,限制了贵安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的能力。所以要实现资源的整合,需要在相关政策支持下,根据资源分布的详细信息,对于同类型的展开相应的资源整合,对于不同类型资源,以及有效的差异化整合,充分利用空间与地域上资源配置,将其景观效益发挥到最大。关于资源的空间布置,其整合形式为两种,一种是对旅游景区展开一定的空间联合,制定出范围更广、更加吸引人的品牌;另外一种是针对旅游景区的内涵,对其意义进行延伸与拓展,给予深层挖掘,并基于原有景区,来展开相应的空间的拓展。

加强宣传力度,提升管理水平。宣传工作是否做到位这是旅游开发中的关键一步。对于目前来说,贵安洞穴在宣传力度上还不够,因此需要对旅游的宣传力度进行提升,对贵安洞穴景区的旅游形象进行增强,如可以针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对相应的出版物或录影写真进行制作,选择一些特征性的文字描述发表在社交网上,其内容就偏向于特色化,可涉及洞穴景观、洞外环境、民族风情等,吸引人的眼球,增加其游玩的兴趣。同时也要针对洞穴管理力度进行提升,加强相关人员的洞穴保护、安全游览、环保意思等专业性培训。同时也要针对洞穴管理力度进行提升,加强相关人员的洞穴保护、安全游览、环保意思等专业性培训。

4 结束语

贵安新区洞穴文化旅游资源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有着较大的开发价值,以及相应的科教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等。所以,其文化的开发是其旅游开发的重点,但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资源都开发,而是要有选择性的开发,开发中要走“雅文化、大众文化”,资源整合及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针对贵安新区洞穴可持续综合开发利用及保护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存在开发环境保护、开发技术、开发利用形式以及开发利用资金等方面的问题。根据所有问题,提出贵安新区洞穴可持续综合开发利用及保护的对策,包括构建游资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提升综合开发利用技术,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路线内容以及全方位寻求资金支持。

猜你喜欢

贵安洞穴遗产
勇闯地球最深洞穴
遗产怎么分
动物知识猜猜猜
寻味贵州——贵安新区
千万遗产
鬼斧神工!世界各地迷人洞穴大盘点
贵安新区:“低冲击开发”建新区
贵安新区:6月13日举行创客创业大会
定格美丽贵安
遗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