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代三都历代帝王庙建筑形制源流

2018-07-10陈宇峰郭华瑜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帝王南京建筑

陈宇峰,郭华瑜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帝王原先分为“帝”与“王”两个概念。从出 土的殷商甲骨刻录看来,“帝”是商人对至上神的称呼。帝,是令人敬畏的神祗,是人们心目中既能兴风令雨,又能降福降祸,甚至决定战争胜负的至上神[1]。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没有确凿的断代依据,其历史大多来源于传说。对于后世来说,三皇五帝是中华名族的祖先神,都具有神性,也就不难解释他们缘何为帝了。“王”,最早意义是“祖”,指称作为较小规模的血亲社会组织(包括氏族或家庭)中,高辈血亲的祖母祖父。后生发出社会组织首领、国家统治者等的意义[2]。商朝出土的甲骨卜辞记录,商朝末期已有人王称帝。于是“帝”也从天上的至高神到了地上,和人类氏族的王们一起成为帝王[3]。自此,帝王成为了历朝历代的统治者的统称。

在中国古代的祭祀中,对祖先的立庙祭拜从很早就开始了。而宗庙祭祀制度的发展又分为两个阶段,即七庙昭穆制和同堂异室制。它们对约略同时开始出现的历代帝王祭祀制度存在一定的影响。

1 明代以前的帝王崇拜与祭祀

从甲骨文、金文铭刻记载可见,早在商周时期,人们便通过祭祀来表达对先贤的崇敬以及对先祖的感怀追念。西周周公摄政期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礼制制度,祭祀被纳入为重要的国家制度。《礼记·王制》中,礼分五礼:吉、嘉、宾、军、凶。祭祀属五礼之首的吉礼。对祭祀的种类、对象、庙制、祭品、乐舞等都有严格规定,违反制度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这使得祭祀制度在史上初次具备了法律规范的意义。西周对于帝王祭祀的庙制有着明确的规定:“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大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4]。东汉末年儒学家郑玄又对《周礼》中“辨庙祧之昭穆”[5]注释曰:“祧,迁主所藏之庙。自始祖之後,父曰昭,子曰穆”[6]。意即:始祖的宗庙居中设置,其后子与孙的宗庙分别设置在始祖宗庙的左右,左边为昭,右边为穆。七庙制度对后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宗庙祭祀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

东汉时期,汉光武在洛阳建立了新的政权。光武帝死后,明帝为其父建世祖庙以奉祀。汉明帝死后本应再立庙来祀奉,但因当时儒学盛行,为了节俭,明帝在临终遗嘱不再新建宗庙,将他的神位和光武帝一起放在世祖庙,并单独开辟一室放置。自此开始,东汉宗庙的设置方式有了新的变化。即在一座庙堂之中按昭穆之制排列祭之,“同堂异室制”出现了。东汉后代的帝王效仿明帝的做法,在世祖庙单独开辟一室,放置先帝的神位,并将这些神位按昭穆制度排列。这使得宗庙祭祀由原来多个宗庙的祭祀建筑群落构成的“都宫别殿制”演化为单一宗庙,内按世代次序分为多个祭室的“同堂异室制”。这一制度被东汉以后各朝代所沿用。自此我国古代的又一宗庙祭祀制度逐渐定型。

与祭祀帝王的宗族祖先一样,祭祀三皇五帝对于帝王们也具有重要意义。从历史资料看,东周时期,当时的统治者即开始祭祀三皇五帝。在当时的观念中,只有祭祀了三皇五帝,他们才能得到帝王身份的认同,得到统治国家正统地位的确立,百姓才能拥戴自己。于是对历代帝王的祭祀就一代代延续了下去。中国历代统治者都以拥有这些共同的帝王祖先视作自身正统身份传承的象征,通过这些祭祀来得到社会及王朝人民的认同。

唐代时,唐玄宗在都城中建立了帝王庙,祭祀三皇五帝及一些开国皇帝,但唐代并没有将历代帝王合庙祭祀,而是每位帝王“各置一庙”。这一点与前述天子七庙制度颇为类似,但对历代帝王的分庙祭祀使得唐代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历代帝王庙群。然而对帝王建群庙祭祀的制度却并没有被宋、元两代继承,而是集中在这些帝王的陵墓前,或在前代的都城中。由此可见,此时对历代帝王的祭祀虽有庙宇,但均较为分散,尚未形成严格的制度。

2 明初历代帝王庙的设置及其意义

将历代帝王合庙祭祀的做法大约始于明初洪武时期。

明太祖朱元璋以“驱除胡虏,恢复中华”为口号,推翻了元朝的黑暗统治,建立了明朝。它仿太庙同堂异室之制,于洪武六年(1373年)八月在南京建立了首座合庙祭祀的历代帝王庙。将三皇、五帝、三王、汉高祖、汉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等17位青史留名的开国明君合祀在正殿之中,又将37名辅佐历代帝王的开国功臣从祀在东西配殿之中(图1),并规定对历代帝王庙的祭祀属于国家祭祀,每年春秋祭祀两次。

在建立南京历代帝王庙的同时,朱元璋又下令在建设中的明中都临濠城中也建立历代帝王庙,形制规模与南京历代帝王庙相同。后因罢建中都,明中都历代帝王庙虽然建成,但并没有被启用。

图1 南京历代帝王庙总图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一开始,虽未在京师如南都旧制建历代帝王庙,但对于历代帝王的祭祀并没中断过,或在北京郊坛祭祀,或在文华殿祭祀,或直接派遣大臣去南京的历代帝王庙祭祀。直到嘉靖九年(1530年),为方便皇帝亲祭,明世宗朱厚熜在北京照搬南京庙制兴建了一座历代帝王庙。至此,南京历代帝王庙逐渐被弃用。清代时,这座北京历代帝王庙依然被沿用,经雍正、乾隆时期的两次修缮,一直保存至今,成为现存唯一的历代帝王庙。

明初首创以合庙祭祀之制在都城中设立历代帝王庙,一方面表现出明代在结束黑暗的元朝统治之后,长期受元朝高压统治下的南方汉人集团在思想上追慕华夏正统,企图重塑大汉文化的影响下,对中华正朔之传承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明初三都对历代帝王庙在都城中的位置及其自身的配置均有严格的确定,是明初都城规划设计高超水平的重要体现。

3 明初三都历代帝王庙在城市中的位置

3.1 明南京历代帝王庙

作为明代最早建立的历代帝王庙,南京历代帝王庙设置于都城南京城中部、鸡鸣山南侧,《金陵选胜》中记载:“(历代帝王庙)国朝洪武年建,俱在观象台左,鸡鸣山下。历代帝王庙、国朝功臣庙、北极真武庙、都城隍庙、祠山广惠庙、五显灵顺庙、汉寿亭侯庙、蒋忠烈庙、卞忠贞庙、刘忠肃庙、曹武惠庙、卫忠肃庙”[7]。这12庙建在一起,同处鸡鸣山之阳,组成了一个大型的祭祀建筑群,历史上合称“十庙”(图2)。虽然明南京虎踞龙盘,形胜极佳,但十庙的选址并不如传统意义上的其他古代都城位于皇城附近,便于帝王祭祀,而是看似与明皇城相距甚远。但实际上,“十庙”所处位置在鸡鸣山下,这正是南京历史上各朝代皇城、宫城所在之地,也是南京城趋于地理位置中心的区域。“十庙”的南边有条进香河,此河是东吴时期孙权建都建业后,下令引后湖(玄武湖)水开凿的。洪武二年朱元璋在鸡笼山南建立开国功臣庙,加宽了河道,方便官民乘船来进香祭祀。而后十庙陆续建在鸡鸣山阳,除了这里风水好之外,和这里已形成水路,交通便利也应有一定的关系。

图2 金陵庙宇寺观图

3.2 明中都历代帝王庙

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定临濠为都城,遂在自己家乡着手打造大明帝国的都城,是为明中都。这是唐宋以来,恢复中华传统之后着力打造的一座新都城。在规划都城的过程中朱元璋开创性地将历代帝王庙、开国功臣庙、都城隍庙、国子学4座国家祠庙祭祀建筑一并纳入明中都总体规划布局之中。王剑英先生在《明中都研究》一书中提到,仅《太祖洪武实录》记载了明中都历代帝王庙的位置:“命建历代帝王庙于中立府皇城西”,但《寰宇通志》《大明一统志》《中都志》《凤阳新书》上都未记载。王剑英先生曾多次寻找,未能找到确切遗址所在。但是按中都建筑建设的实际情况看,凡是《实录》上记载“命建”的一般都很快就建成了,因此按常例明中都历代帝王庙应是建成后经久不用而逐渐荒废的。而另3座祠庙,中都城隍庙在大明门东,中都功臣庙在大明门以西,中都国子学在鼓楼西,3处均在鼓楼至钟楼之间东西横向的云霁街北的一条线上。中都功臣庙在《实录》中同样记载位于皇城西,因此中都历代帝王庙的位置当在钟楼东,云霁街的北侧[8](图3)。根据王剑英先生的推测,明中都历代帝王庙应处明中都午门以南、皇城以西的丰乐坊中,与开国功臣庙、中都城隍庙、国子学,自西向东有序的排列在钟楼和鼓楼之间的云霁街之上,在午门、大明门、洪武门形成的都皇城主轴线两侧左右对称布置。这种布局俨然形成明中都城的一条东西横向次轴线。中都城隍庙、开国功臣庙、历代帝王庙,中都国子学均为祭祀建筑,在东西两端钟楼、鼓楼之间的云霁街上一字排开。使得明中都皇城承天门以南,东西向的广阔横街上4座国家祭祀建筑群地位尊崇,仪式巍然,更加凸显出其在明中都中的重要性。

图3 明中都午门以南平面图

3.3 明北京历代帝王庙

北京历代帝王庙的选址在阜成门内的保安寺,位于北京城西(图4)。在此建庙是因为此处旧为官地,“地势整洁,且通西坛,可鼎新之”。北京历代帝王庙西靠金水河,南临景德街。选择此处建庙不仅因其地势整洁,适合建造庙宇,也因其交通便利,且直通西坛(即月坛),便于上香祭祀。

可以发现,南京、北京在明朝之前就曾作为都城,城市结构规划格局业已形成,所以南京与北京历代帝王庙在选址方面大多选择一处风水好、适宜建造且交通便捷方便祭祀的场所来立庙。而凤阳在明朝之前从未作为都城出现,故明中都历代帝王庙的选址是放在明中都的整体规划中一并考虑的。两座帝王庙与其他3座祠庙祭祀建筑分列云霁街之上,在皇城中轴线两边左右对称,给予了明中都国家祭祀建筑极强的轴线感。这样的纵横主次轴线的规划布局在历代都城建设中属首创,也是孤例,在城市建设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图4 北京历代帝王庙区位图

4 历代帝王庙的建筑配置及其意义

《明会典》和《清会典》中分别记载了明南京历代帝王庙与清北京历代帝王庙的平面总图(图1、图5)。从南京历代帝王庙总图中可以看出,其由主轴线上庙门、仪门、正殿、东西配殿、钟鼓亭,以及两侧神厨、神库、宰牲亭等主要建筑构成。明朝中期建设的北京历代帝王庙,据明末清初孙承泽的《春明梦余录》中的记载,应有:景德崇圣殿、东西两配殿、东西燎炉、祭器库、景德门、神厨、神库、宰牲亭、钟楼、庙街东西景德牌坊、下马牌等[9]。图中所绘的影壁也是清代图像中才出现的。然而《清会典》记载的乾隆时北京历代帝王庙经过两次修缮与扩建,规模更加宏大,建筑配置也更加丰富。皇家祭祀建筑山门前的空间是不允许车马和行人通过的,必须绕道走,所以既然东、西景德牌坊在明代已经设立,那么山门前的影壁在当时也应该是有的。马炳坚先生在《历代帝王庙修缮设计》一文中所述:“山门、景德门、景德崇圣殿、东西配殿,南侧的两座碑亭以及神厨神库、宰牲亭、井亭,包括现有的掖门、围墙,均保留明代建筑特点,北侧两座碑亭和前院东侧的钟楼,具有清代建筑特点”[10]。综合这两点来看,明北京历代帝王庙的建筑配置应包括:景德崇圣殿、东西两配殿、东西燎炉、祭器库、景德门、神厨、神库、宰牲亭、井亭、钟楼、两座碑亭、庙街东西景德牌坊、下马牌和影壁。

图5 清北京历代帝王庙总图

对比这些已知信息可以发现,明南京与明北京历代帝王庙建筑配置之间的差异主要在:

(1)南京历代帝王庙图中并未给出庙前区域的建筑配置,这可能是因为所处的地理环境而导致庙前并没有街道导致的,不过就建筑功能而言,影壁可能还是存在的。

(2)图中南京历代帝王庙建筑中轴线上以正殿作为结尾,之后并没有画其他建筑,而北京历代帝王庙在正殿之后设有祭器库,以祭器库作为整个祭祀建筑群的结束。一般来说,皇家祭祀建筑群十分讲究,主轴线上的建筑主次排布,一般不以正殿作为整个序列的结束,所以南京历代帝王庙正殿后应该有类似寝殿之类的建筑。南京历代帝王庙的总图中并未绘制祭器库,实是因为此图较为写意,其附属建筑应在内外坛墙之间。

史料中对明中都历代帝王庙的总图并没有记载,但由于南京与中都建庙前后只相差3个月,且记载南京与中都庙制相同可以推断,明中都的历代帝王庙布局应与南京较为相近。且中都历代帝王庙南临云霁街,地理环境与北京相类似,山门前的云霁牌坊和影壁也是应建设的。

纵观明初3座历代帝王庙,应皆由庙前区域、祭祀前导区域、主祭祀区域、配祀区域、殿后区域和神厨神库配祀区6个功能区域构成(图6)。

图6 历代帝王庙功能分区图(来源:作者自绘)

庙前区域由庙门、影壁、东西牌坊等建筑构成,此块区域具有开敞性与强烈的引导性。该区域是确立正式进入历代帝王庙区域的标志,有着缓冲和引导人流的作用。在明清两代,历代帝王庙除了春秋两个祭日,平时大门紧闭,任何人不得进入。而大门对面的影壁,与东西两侧的牌楼,组成了一个禁区,同样不得随意穿越。

祭祀前导区域由仪门与前门形成,内部设钟、鼓亭。这是正式进入历代帝王庙之后的第一个区域。该区域近似方形,是进入大殿祭拜前的前导空间,也用来举行祭祀大典前的准备仪式。

主祭祀区域是由大殿和东西配殿形成的核心区域,也是历代帝王庙内规模最大的区域。大殿是整个庙宇的核心,体量最大,规格最高。内部按“仿太庙同堂异室之制”的庙制要求,以及“始祖居中,左昭右穆”的原则,把正殿分为五室。正中一室祀奉三皇:伏羲、炎帝、黄帝;东一室祀奉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西一室祀奉三王:夏禹王、商汤王、周武王;又东一室祀奉汉高祖、汉光武、隋文帝;又西一室祀奉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图7)。这些神位在之后也发生过变化,比如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隋文帝被罢祀,唐太宗迁入左二室,与汉高祖、汉光武同祀;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元世祖被罢祀,唐太宗重新迁回右二室等,反映了明代皇帝对历代帝王的褒贬与认识的变化。

图7 明初南京、中都历代帝王庙祭祀布置示意图(来源:作者自绘)

经历清朝4位皇帝的发展,北京历代帝王庙祭祀的帝王增加到188位,不仅增加了辽、金两朝开国皇帝的牌位,恢复了元世祖忽必烈的供奉,还将除了无道被弑的亡国之主外的各代守业帝王牌位也纳入其中,形成了庞大的帝王队伍。明南京、明中都历代帝王庙正殿中伺奉的帝王都塑有塑像,东西配殿设在正殿之前,东西对称分布,里面从祀这辅佐历代帝王的开国功臣,只设牌位不塑像。自明代北京历代帝王庙建立后,形成了新的规矩,即正殿供奉的帝王只设牌位不设塑像。这样一来像设空间大为简省,这大概也是清代在历代帝王庙中,帝王设立牌位数量剧增的原因。

在庙前区域中,东、西两侧侧院及大殿后的祭器库是历代帝王庙的配祀区域,东西侧院部分由神厨、神库、宰牲亭、井亭等建筑构成。神厨、神库、宰牲亭、井亭是一组功能性建筑。在举行祭祀大典两天以前,朝廷会派遣官员先去选择在祭祀中所需要的牛羊猪等牲畜作为贡品在宰牲亭中宰杀。宰牲亭里面有一石槽,用来清洗大型牲畜贡品。神厨是专门用来制作祭品的地方,牲畜在宰牲亭中清洗宰杀过后就送至神厨,制成祭品。当祭品在神厨中制作完成后就会送到神库内储存,以供祭祀大典举行的时候使用。井亭是为宰牲亭清洗宰杀牲口提供水源和调制祭祀羹汤的场所。井亭的屋顶常作盝顶,顶部中心镂空,与井口相对,意为天地一气。

殿后区在整个建筑群轴线末端,从功能上服务于祭祀空间,因此建筑的尺度和等级常小于前导,祭祀空间。

从总体布局上来看,历代帝王庙的建筑排布构成中轴对称的总体格局,主祭祀建筑序列整体呈纵深方向发展。庙内中轴线上以崇圣大殿体量最大,配殿次之,祭器库、仪门、庙门、影壁建筑体量依次减小,轴线建筑排列结构清晰,层层递进。其中仪门前的院落呈方形,是祭祀的准备空间,大殿前的方形院落空间尺度大,便于营造崇圣的祭祀氛围。配祀区的院落较小,处于轴线末端及轴线两侧,为祭祀提供器具及贡品的准备。

5 结束语

历代帝王庙是中国明代国家祭祀建筑体系中具有开创性的新形制。作为明初形成并建设的国家祭祀建筑群,其建筑仅“低天子一等”,是典型明初洪武时期官式建筑。作为明初确定规制,并在明南京、明中都、明北京相继完成的国家祭祀建筑群,明代的历代帝王庙建筑等级高、地位重要,是明代恢复大汉文化传统的重要历史见证,也在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建设史上具有独特历史地位。对历代帝王庙的建筑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其历史价值。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建筑遗产提供借鉴与帮助。

猜你喜欢

帝王南京建筑
走,去抓帝王蟹
“南京不会忘记”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南京大闯关
建筑的“芯”
她与帝王为邻
帝王蝶的疯狂迁徙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
南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