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家校联盟平台的必要性
2018-07-09鲍婷婷
鲍婷婷
我国家校合作的理论及实践研究,最初主要出现在基础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往往被人忽略,所以目前高校在开展家校互动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互动意识缺乏、互动途径不通畅、互动制度较欠缺等问题,因此,如何促进家校联络来加速教育合力的形成,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新模式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 从国家层面
2004 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由此可见,国家对教育环境的创造有了进一步的重视。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机制,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指明高校与家庭需借助家校合作形式,彼此协作、资源共享、步调统一,共同担负起教育的重任,才能形成全面育人的理想局面。
2011年1月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家庭教育是组成我国现代化国民教育的重要部分,是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基础。”
2015年10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速构建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网络。不难看出,构建新型的基于新媒体支持的家校合作方式来促进家长再教育将会是今后的重点方向和研究内容。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新媒体技术形式,将有助于推进家校合作新模式的发展进程。
2 从社会层面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较2016年底增加5734万人。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7.5%,网民手机上网比例持续攀升。
社交媒体依靠用户数量多、信息传播快、互动性强等优势已成为互联网媒体中最为盛行的媒体类型之一,是互联网时代内容传播的重要力量。其中微信朋友圈使用率连续两年稳居第一,且呈上升趋势。
截至2016年12月,微信全球月活跃账户共8.89亿,公众平台注册数达1000万;2018年春节后,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账户超过10亿。微信的活跃用户人数日益上升,宏观媒体环境的变化将必然导致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以及传播效果的变化,微信自媒体平台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生活中的媒体格局。
众所周知,目前微信公众号的应用非常普遍,涉及美食、时尚、艺术、文化、摄影等多领域,然而在家校合作方面的实际应用相对较少,故对其进行研究值得尝试。
初次之外,虽然在生理上大学生大部分已经成年,但个体发展背景环境不同导致心理年龄成熟度不同,例如沉溺于网络、参与校园贷、考试作弊等种种不良行为,都表明当代“95”后大学生存在心理上的不成熟。同时由于大学中学习和生活的相对宽松,往往初高中时期所隐藏的大部分心理问题容易在此时暴露。同时,大学生是社会强有力的后备力量,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因此,加强学校和家长间的有效互动,才能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所暴露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 从学校层面
作为本科生的一员,深知同学们都来自五湖四海,使得学校与学生家长间的交流变得困难重重。况且进入大学后,学校与家长间的联系越来越少,无法像中小学一样定期召开家长会,导致家长对子女的在校情况存在盲区,甚至有些学生向父母隐瞒自己在校的真实情况而最终导致出现一些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如被勒令退学或者出现心理、精神疾病等等。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即使在高等教育阶段,学校与家庭间的沟通联系也十分重要。同时,在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上,及时的家校沟通会有效止损,避免错误的延续,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
4 从家庭层面
整个社会对家校合作态度及重视程度的转变,最直接且关键的影响因素是家长素质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与教师沟通的必要性,体会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自身拥有的教育权利,从而愿意参与到学校的教育管理之中。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可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情的观念,而愿意参与进来,一方面希望得到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来指导家庭教育,另一方面开始尝试与教师、学校交流合作,行使自身的教育权利。两者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子女的身心不断健康发展。家长对家校合作的需求和意愿持续升温,进而推动了家校合作迈向新的征程。
5 总结
尽管国内高校近年来对家校合作进行了尝试与摸索,但其效果并不显著,覆盖范围十分有限,且合作形式仍受地理因素的限制。高校运用微信平台增進家长与高校间沟通,创新多元化的家校教育新平台是势在必行的,依托微信建立新媒体时代家校合作新模式,促使家校互动和联系无障碍,逐渐优化网络学生工作管理体系和教育机制,丰富家校合作内涵,最终明确家校合作在高等教育中的价值。
高校运用好微信公众平台,树立其良好的公众形象,不仅利于其自身发展,而且为社会良好的教育环境创造条件;对于家长,如何运用好微信公众平台,既是对子女负责,更是有效参与家校合作的体现;对于学生,使其参与其中,回归中心位置,得到全方位的帮助和支持。同时兼顾这三个方面,家校合作方能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