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中职田径教学策略
2018-07-09樊晓刚
樊晓刚
田径教学作为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关键组成内容,其始终作为核心课程而发挥重要作用。对于中职体育教学来讲,田径运动教学十分重要,其是其余体育实践课程高效进行的关键前提。田径运动有助于实现对学生体质的合理培养,特别是在增强中职生身体素质方面。然而,当前,中职学校的田径教学模式依然比较传统,在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考核等方面都具有较大不足,因此,加强对中职田径教学的改革至关重要。
1 中职田径教学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1.1 教学观念有待转变
新形势下,许多中职学校在开展田径教学的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极大地削弱了学生参与运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一方面,中职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增大,由此引发的体育场地有限和教学需求不断增加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在当代中职学校所采用的田径体育教学模式下,以选修、必修方式对体育课程进行教学成为了主要方式,然而,学校在体育建设方便的投入不足、场地有限以及教师缺乏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等原因成为田径教学真实作用难以发挥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往往将重点放在教育学生运动技巧上,学生运动时常常处于被动状态,长此以往,学生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难以得到充分锻炼和增强,最终中职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现状并不乐观。另一方面,中职学校缺乏对田径教育培养的合理认识,未从竞技角度出发,使得教师、学生在实际的田径运动课堂中态度过于随意,缺乏认真、严谨的态度,特别是一些体育教师为了使教学任务得到快速完成,故意不按标准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考核,从而使得田径教学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另外,该种陈旧的、不正确的运动观念使得体育课程改革难以深入,教学难以有效开展。总体来讲,课上学习、课下训练都应该得到加强。
1.2 教学主体颠倒问题
大部分中职体育教师都身兼多职,在对教学策略进行设定时,未能因势利导、开展针对性比较强的教学,从而使得教师占据了体育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未能够得到关注和满足。教师主体颠倒问题的存在,使得学生真实情况得不到重视,其生理、心理状态未能得到充分考虑,学生作为课堂的被动者,在运动中仅仅被动地对知识进行接受和应付性完成任务,导致其难以真正融入到田径技能学习、锻炼中去。学生在对田径运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难以集中注意力,田径运动教学实效难以发挥,导致学生自身的运动潜能长时间得不到挖掘,田径教学效果不太理想。除此之外,在学生规模不断增大和场地有限的沖突影响下,学生上课、练习的时间往往不固定,这不仅提高了管理成本,而且使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不断降低,学习效率的提高受到限制。
2 促进中职田径教学效率快速提升的合理对策
2.1 对教学观念进行创新
应对中职田径教学所面对的新挑战和新机遇进行良好把握,将扩大中职学校招生规模作为立足点,由此出发对体育场地有限问题进行解决,并使教师、学生摆脱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型教育观念,提升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一方面,要对中职学校陈旧田径教学模式中的优点进行合理挖掘、研究、反思以及借鉴,并在具备良好作用的前提下,对田径选修、必修教学模式进行不断优化,强化对学校运动场地及设备的投资建设,增强对体育教师队伍的培训,将田径教学实效的充分发挥作为主要目的,引导教师加强对学生运动能力、技巧以及身体素质等方面的积极关注,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走出来,为学生运动能力、基础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的不断提升提供基本前提。另一方面,应提升中职学校对田径运动教学的重视程度,将竞技训练作为基本立足点,由此出发强化学生、教师对田径运动教学的过程认识,引导其树立严谨、认真的态度,将课堂学习、课下训练有效地结合起来,强化课堂学习、课下训练力度,并对教学目标、任务以及考核标准进行科学制定、完成,有效避免教师故意放水现象的大量出现,使其严格依据教学要求来实施考核工作,从而促使学生通过真正运动对学生整体及格率进行提高。
2.2 对教学主体进行明确
应着力对当前中职田径教育教学主体颠倒问题的解决,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综合考虑其心理、生理需求等因素,避免学生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被动接受知识以及应付性完成任务现象的大量发生,帮助其自主地对运动技能进行学习。准确的说,应使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师作为辅助,在对运动观念进行创新的基础上,使实际的体育课程教育改革得到真正落实,确保田径教学的高效进行。加强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目标的认识,提高对学生田径运用的要求。在田径教学课堂上,除耐力练习之外,教师还应对其他运动项目的内容进行专业性指导,从而提升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
3 小结
综上所述,加强对中职田径教学的策略研究对于高效解决当代中职田径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创新田径教学模式是一个长期性过程,其中涉及到许多宏观、微观层面的内容。在对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考核体系进行创新的同时,应协调好学生、教师两者之间的作用,在增强中职学校体育建设投入的同时,应对田径教学方面的基本保障进行加强,促使学生、教师以及学校共同为创新田径教学提供重要力量。
(作者单位:鞍山技师学院冶金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