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专业知识在图书质检中的作用
2018-07-09贺窑青
贺窑青
生物类文稿有其专业特色,要求质检编辑在质检生物类文稿时不仅要关注准确性、规范性问题,而且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文稿内容的学术质量上,避免因文稿中的知识性错误而误导读者。以质检生物类文稿中存在的知识性、规范性问题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强调准确掌握相关知识的重要性。
图书是积累和传播知识的工具,其承载的内容是人类文化的体现,必须科学、严谨、规范、流畅。而有些作者在著书时因对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对一些规范用法缺乏了解,或因疏漏,致使文稿中出现知识性错误,直接影响文稿的质量;加之编辑受知识、能力的限制或责任心等的影响,在加工稿件时往往出现漏改、妄改、错改等现象,需质检编辑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编校知识为基础,对付印前的清样在知识性、准确性、规范性等方面进行把关,确保将文稿的差错率降至最低。本文对笔者在质检生物类文稿中遇到的知识性、规范性等问题以案例的方式进行简要分析。
1知识性问题
生物类文稿承载着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关系等重要信息,具有促进生物科技成果交流与传播的作用,这就要求质检编辑在质检生物类文稿时不要仅关注如语言不规范、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而是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文稿内容的学术质量上,避免因文稿中的知识性错误给读者以错误的信息,误导读者。
1.1 分子层面
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合成等来阐明各种生命现象本质的分子生物学带动了整个生物科学的全面发展,使得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文稿逐年增加,笔者在质检这类文稿中经常发现将蛋白质与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混淆的问题,如rpoB基因的氨基酸终止区域、超氧化物歧化酶编码201个氨基酸、在基因的N端和C端均加入多聚组氨酸标签等就存在此类问题。遇到这类问题,质检编辑只要掌握了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蛋白质对应N端和C端,基因对应3′端和5′端;基因作为DNA上一段特定的碱基序列,其上每三个碱基能编码一个氨基酸,而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就基本能判断这类错误的根本所在,从而将上述例句分别改为rpoB基因编码的氨基酸终止区域、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编码201个氨基酸、在蛋白质的N端和C端均加入多聚组氨酸标签。
1.2 细胞层面
以细胞作为基本单位,阐明细胞整体结构与生命基本活动间的关系,是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在这类稿件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对概念掌握不准确。例如,“叶绿素等细胞组织的自发荧光”这句话中,叶绿素是一种含镁的有机化合物,它不是细胞组织。又如,“钠是细胞外液最重要的阳离子”,将离子和元素的概念混淆了,阳离子是指带正电荷的离子,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不能将离子与元素等同看待。可见质检编辑在质检稿件时应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基础深入到学术层面对稿件的内容质量进行把控。
1.3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层面
在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文稿中,有些句子粗看并没有语法错误,很通顺,但细究起来就会发现其中暗藏着知识性问题。例如,“垃圾焚烧时所产生的气体主要有SO2、NOx、H2S、HCl、重金属及飞灰等污染物”中将HCl、重金属和飞灰归入气体是不对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是污染物。又如,“各种致病的细菌和病原体的发现”中,细菌是病原体的一种,将细菌和病原体等同,存在知识性错误。同样的问题还有“具有消炎、抗菌、抗真菌、抗氧化等功效”这句,因为真菌是菌的一类,它们不是并列关系。
2 规范性问题
编辑在尊重原稿的基础上对文稿进行规范化加工,准确应用术语、符号,不仅能提高文稿的学术质量和可读性,而且能起到促进科技成果交流与传播的效果。
2.1 术语规范
生物学研究的是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且发展越来越快,相应的生物类文稿也越来越多,如果不按照规范的术语进行表述就会影响文稿内容的严谨性,但笔者在质检文稿时经常会遇见术语使用有差错的问题。例如,没有“艾滋病病毒”这个词。艾滋病是英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首字母AIDS的译音,是一种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簡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不能想当然的认为引发艾滋病的就是艾滋病病毒。
不同的名词术语涵盖的范围不同,切忌不问缘由就将意思相近的名词全书统一,需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判断。例如,有些编辑一看见“老年性痴呆”就将其改成“阿尔茨海默病”,但按老年性痴呆的分类来看不易改动或全书统一,因为老年性痴呆分为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以及AD和VD混合性痴呆(MD)。
对于“411529bp碱基”这种情况,不要轻易的将“碱基”两字删除,因为“bp”是碱基对(base pair,bp),1bp=2碱基。
2.2符号的使用
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达所要叙述的内容,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不同的符号或符号组合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同样的符号,正斜体不同、大小写不同、上下角或平排,所包含的信息也不同。
2.2.1 正斜体
在叙述生物化学分子的文稿中经常出现符号正斜体的情况。例如,表示构象的前缀,如代表顺式、反式的cis-、trans-用小写斜体表示(在句首出现也用小写),邻位的o-、间位的m-、对位的p-等用小写斜体表示;表示取代位置的符号用大写斜体表示,如N-糖基化、S-腺苷甲硫氨酸、O-胆碱磷酸等。在描述组织培养的内容中,在活体内in vivo、在活体外in vitro、先体外后体内ex vivo、半体内ex vitro等术语需用小写斜体表示。离心机重力加速度(g)因需与质量单位克(g)相区别而用斜体。
2.2.2 大小写
生物类文稿中常用关于质粒的内容,因质粒在基因工程中是一类重要的载体,被广泛应用,其第1个字母可以作为前缀,用小写p表示质粒(plasmid),其后2个或3个字母用大写表示构建该质粒的研究人员的姓名或实验室名称,最后的数字表示构建的一系列质粒的编号。例如,pUC118,p表示质粒、UC表示研究人员姓名的英文缩写、118代表该质粒的编号。
有一些已约定俗成的惯用写法,如细胞株HeLa的H和L需用大写。有些专业术语后的字母需小写,如细胞色素后的a、b、c、d等;有些需要大写,如维生素后的A、B、C、D、E等。
2.2.3 上下角或平排
一般表示属性、编号、类别的辅助性字母或数字标于主符号的上角或下角。例如,表示突变型基因的符号,应该在座位符号右上角加上“+”或“–”来表示,如hisA–表示组氨酸缺陷型基因,而hisA+表示相应的野生型基因。又如,维生素B1、B2,下角1、2表示其在B维生素族内的编号。分化簇(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后跟的编号本应用下角,但因其后跟编号平排不影响表达,且降低了排版的复杂性而成为通用排法,如CD4、CD8等。
也有辅助性字母或数字与主符号平排的情况,如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系列(如IL-1、IL-2)、干扰素(interferon,IFN)系列(如IFN-α、IFN-β)等,需在平时的编辑加工时积累、总结,不能一概论之。
3 结语
图书质量是出版社的生命线,是出版社发展的基础,一般包括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设计质量、印制质量,任何一个环节的质量不合格,图书质量即为不合格。质检编辑在质检付印样稿件时,主要质检稿件的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而在质检生物类文稿时除关注字词的正误和表达的规范与否外,应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知识性问题的辨析上。所以,做好质检工作,既要到认识到质检工作责任重大,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基础深入到学术层面对稿件的内容质量进行把控,也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学习、总结经验,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