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2018-07-09姚清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干眼症焦虑症常规

姚清娟

【摘 要】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以便于为焦虑症患者的干预工作提供可行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分组调查进行研究,将本院收治的90例患者分为心理组和常规组,每组45例患者,分别配合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以后的睡眠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本研究心理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比常规组更优质,两组进行差异性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焦虑症患者在进行干预时配合心理护理进行指导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焦虑症患者的睡眠质量。

【关键词】

心理护理;焦虑症;睡眠质量

现如今因为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使得生活压力不断地增加,这也导致临床很多焦虑症患者发病例数不断增多,焦虑症开始朝着年轻化的趋势发展[1-2]。对于焦虑症的发病因素进行分析,一般主要以遗传因素和调节因素存在关联。有研究认为,这种病情也和环境因素具有一定的关系。焦虑症会导致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存在异常,使患者存在有精神紧张和焦虑不安的情绪。在严重情况之下会使患者出现发抖、心悸等相关症状,如对患者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本研究针对于此分析在对患者干预过程中配合心理护理所取得的效果,并将主要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在对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焦虑症患者,本研究选择其中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心理组和常规组两个组别,每组45例患者。本研究的常规组患者当中,男女比例为23∶22,患者的最大年龄为46岁,最小年龄为19岁,平均年龄为(33.2±10.4)岁;本研究心理组患者当中,男女比例为21∶24,患者最大年龄为48岁,最小年龄为20岁,平均年龄为(32.8±10.3)岁。本研究两组患者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焦虑症,经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检验,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的差异性,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本研究常规组在护理的过程中,选择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并且根据常规护理原则进行相关的护理指导。本研究心理护理组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心理护理:为患者进行对应的、有支持性的心理治疗,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期间,需要集中护理查房的时间段,细致地听取患者的相关症状、主诉,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和实际情况为患者进行个性化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并且对于患者所提出的疑问进行科学的解释。积极地促进患者情绪的宣泄和表达,为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安抚。

2)健康宣教: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工作的同时,应该做好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以此来作为辅助护理患者。一般是因为焦虑症状而存在敏感的情绪,患者存在自卑感、多疑等情况,患者多追求完美,存在有失眠的相关的症状。对患者在进行宣教时,主要的健康宣教内容就是使患者能够充分认识到焦虑症的原因,并且对于患者发病的原理和相关的表现、失眠特征等有所认识[3-4]。使患者在对待失眠的时候,能够使患者保持心理相对放松的状态,不能因为失眠而强化对患者心理的负担,要保证患者能够以自然放松的心态入睡。

1.3 效果判定

对于本研究所有患者的焦虑和睡眠质量方面的差异性进行评价,本研究选择采用匹兹堡睡眠评估量表进行睡眠质量的评分,主要涉及到患者的入眠时间、睡眠时长、睡眠质量、睡眠紊乱、睡眠效率、日间功能和催眠药物的使用状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出采用IBM SPSS 26.0进行统计学调查,计量资料用(±s)表示,以t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本研究心理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比常规组更优质,两组进行差异性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详见表1所示。

3 讨论

焦虑症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这是临床上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类疾病,最近这些年因为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也在不断地增加,在这种背景之下导致精神类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提高[5]。持续性焦虑和不安以及反复发作是焦虑症患者所特有的临床病理表现,这种情况较为严重,如果患者的心理障碍长时间存在,则不能够及时、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症,甚至导致患者病情更加严重,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本研究主要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于焦虑症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评价,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比对照组更好,充分地说明了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提升焦虑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对患者进行强化心理护理,对于焦虑症患者而言,可以在兴趣上对患者进行引导,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过程当中,能充分尊重患者自身的爱好和喜好,在尊重患者习惯的前提之下,避免强制性的模式操作,使患者产生反感。能够在护理干预过程当中,充分对于自身专业的权威性的应用是患者而且能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配合度。焦虑症患者因为存在有焦虑和敏感状态,所以在护理过程当中必须要具有亲和力,避免患者情绪过于波动,要尽可能地拉近护患关系,使患者能够在主诉和情感宣泄过程当中,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保证心理护理质量得到提升。综上所述,临床对于焦虑症患者,在进行干预的过程当中为患者选择心理护理进行护理干预和指导,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睡眠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汤合珍.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干眼症的临床治疗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2): 3439-3440.

[2] 张福弟,于海燕,钟宇荣.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措施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3):108.

[3] 谢美娟.眼科门诊青年患者干眼症病因、症状调查[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4):19-20.

[4] 周春梅.王春莲.徐平,等.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02):4-6.

[5] 王新梅.干眼症治疗中护理干预对于预后的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03):1103-1104.

猜你喜欢

干眼症焦虑症常规
积极心理联合康复锻炼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常规之外
戴口罩易引发干眼症
完形填空精练一则
怎样识别焦虑症?
长期慢性疼痛,小心焦虑症
干眼症——现代人的常见病
破常规 获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