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声门下吸引法用于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

2018-07-09倪娟娟

中外医疗 2018年36期
关键词:气管切开机械通气

倪娟娟

[摘要] 目的 研究在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间断声门下吸引、持续声门下吸引的不同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6例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应用的声门下吸引法的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53例、对照组53例,分别接受间断声门下吸引、持续声门下吸引,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引流物细菌涂阳率、吸引管堵塞率、气囊上吸引量、机械通气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4.53%,与对照组26.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9 7,P=0.823 6),观察组每天刺激性呛咳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吸引物隐血阳性率低于对照组(t=21.740 7、χ2=9.112 3,P=0.000 0、0.002 5)。结论 间断声门下吸引、持续声门下吸引用于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效果接近,不过相比之下间断声门下吸引能够降低刺激性呛咳以及气道损伤发生率,更推广可行性。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声门下吸引法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12(c)-006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spiration methods at different glottises in patients with tracheotomy mechanical ventilation. Methods 10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racheotomy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6 to June 2018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3 cases in each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spiration methods, and the patients respectively used the interrupted subglottic aspiration and continuous subglottic aspiration, and the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rate of bacterial smear, suction tube blockage, suction on airbags, and dur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ant(P>0.05), 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rate of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not obvious (24.53% vs 26.42%)(χ2=0.049 7, P=0.823 6), and the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irritant cough every da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attraction occult blood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21.740 7, χ2=9.112 3, P=0.000 0, 0.002 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interrupted subglottic aspiration and continuous subglottic aspiration in patients with tracheotomy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s similar, and the former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s of irritant cough and airway damage better, and it is more suitable for feasibility.

[Key words] Tracheotomy; Mechanical ventilation; Subglottic aspiration

對于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种[1]。临床研究发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气管导管气囊滞留物误吸,病原体会经人工气道气囊和气管壁的间隙进入到下呼吸道中,以往临床针对这类患者的治疗一般是增加气囊压力、维持气囊压力使误吸得以减少,但实践显示这样的处理无法将滞留物有效清除,同时气囊压力处于较高水平会导致气道黏膜发生缺血,出现溃疡,或者出现气管食管瘘等并发症[2]。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发现实施声门下吸引是清除滞留物、减少误吸的有效方法。该研究以2016年6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106例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为对象,具体比较间断声门下吸引、持续声门下吸引的不同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收治的106例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分析,按照患者接受声门下吸引的不同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包括39例男以及14例女,年龄范围30~90岁,年龄平均(60.28±15.36)岁,原发疾病:药物中毒2例,呼吸衰竭8例,18例多发伤,25例脑血管意外;对照组53例,包括36例男以及17例女,年龄范围30~90岁,年龄平均(60.59±15.14)岁,原发疾病:药物中毒3例,呼吸衰竭9例,17例多发伤,24例脑血管意外。全部患者均对该研究内容知情同意,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年龄、性别结果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比较。

1.2  方法

全部患者都接受高容低压型的可冲洗式气管套管实施了持续超过2 d时间的机械通气,吸引前根据患者情况将气囊压力调节到25~30 cmH2O,将无菌痰标本采集器、墙式负压吸引装置进行正确连接,确保管路良好密封,将负压调节到60 mmHg,将声门下吸引管口的盖帽打开,选择0.5%碘伏对盖帽、管口进行消毒,与负压装置进行连接。

对照组实施持续声门下吸引;观察组实施间歇声门下吸引,两次吸引之间保持2 h间隔,每次吸引持续1 h,每次完成吸引后利用0.5%碘伏对管口、盖帽进行消毒并盖好盖帽。两组患者均留取第2天上午的声门下吸引物送至细菌室检查。如果患者由于痰液粘稠存在吸引不畅情况,选择灭菌注射用水5~10 mL从声门下冲洗管口实施低压慢速的灌注,进行反复冲洗,直到完全吸净声门下的滞留物。

另外,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包括:①将病房温度保持在26℃,湿度保持在55%左右,每天利用紫外线消毒器对病房进行2次消毒。②选择复方氯己定口腔护理液对患者实施口腔清洁Q6h,选择0.5% 碘伏棉球对气管切开部位进行消毒,同时间隔6 h更换1次无菌纱布。③通过加热湿化器对患者实施气道湿化,对痰液的粘稠度、性質进行观察,调整气囊压力Q4h,控制在25~30 cmH2O,通过密闭式吸痰管实施按需低压浅层吸痰。④呼吸机管路每周更换,如有污染随时更换,管路中的冷凝水及时清理。⑤予患者翻身拍背Q2h,进行各项医疗护理操作时要保证无菌操作,防止出现交叉感染。⑥在不需要限制患者体位时将床头抬高35°左右,对于接受鼻饲营养的患者间隔4 h进行1次胃残量的监测,当胃残量在200 mL或更高时停止鼻饲。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判断标准:在排除肺部疾病包括肺部肿瘤、肺不张、肺结核等的基础上持续使用48 h的呼吸机后发病;相较于通气前,胸片检查显示有肺内浸润阴影,或者出现新的炎性病变;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另外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一种或以上即可确诊:发病后经支气管分泌物中能够分离到新病原菌;发热,体温>37.5 ℃,呼吸道有大量脓性分泌物;血细胞<4×109/L或>10.0×109/L。

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声门下吸引管堵塞率、每天气囊上吸引量、声门下吸引物隐血试验阳性率、声门下吸引物细菌涂片阳性率、每天刺激性呛咳发生次数。

1.4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该研究获取的全部数据实施分析,(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效果比较

观察组气囊上吸引量、机械通气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刺激性呛咳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吸引物细菌涂阳率、吸引管堵塞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引物隐血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较多出现的一类并发症,在全部机械通气患者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在20%~75%之间,由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致的死亡率在20%~50%之间[3]。机械通气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一般是由于胃肠道内容物反流使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细菌出现逆行以及异位,同时口咽部定植菌发生误吸[4-5]。生理状态时,机体吞咽功能可以确保下呼吸道中不进入分泌物、食物,但是在机械通气状态下,建立的人工气道破坏了咽喉部、气道的自然防御功能,对吞咽、咳嗽反射形成抑制,所以气管套管的气囊上方会逐渐集聚咽喉部的滞留物[6-7]。一般常规的处理方法是将气囊压力维持合理范围,以避免气囊上部分泌物误吸入肺,不过由于呼吸、吸痰、体位变化等操作,分泌物会经气管内壁和导管之间的间隙进入到下呼吸道,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原因[8]。研究已经证实气管套管气囊上滞留物误吸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出现的重要原因[9]。

声门下吸引是将气管套管气囊上滞留物清除的有效方法,操作方便,效果突出,间歇声门下吸引、持续声门下吸引是临床针对机械通气患者声门下吸引的两种主要方法[10]。研究发现,声门下吸引不仅可以降低早发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同样能够减少晚发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11]。而持续声门下吸引可能导致声门下、气囊上方呼吸道黏膜损伤出血,换为间歇性声门下吸引能够使黏膜受损程度减轻[12]。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引流物细菌涂阳率、吸引管堵塞率、气囊上吸引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机械通气时间为(128.95±43.56)d,与对照组(132.62±45.8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2 4,P=0.673 6),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4.53%,与对照组26.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9 7,P=0.823 6),观察组每天刺激性呛咳发生次数(15.21±4.59)次,少于对照组(36.58±5.49)次,吸引物隐血阳性率为15.09%,低于对照组41.51%(t=21.740 7、χ2=9.112 3,P=0.000 0、0.002 5)。类似研究显示[13],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92,P=0.32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15.3±5.7)d,短于对照组(21.6±5.9)d(t=3.174,P=0.025),吸引物隐血阳性率15.2%、刺激性呛咳次数(13.7±5.2)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4.5%、(28.6±7.8)次(χ2=6.518、t=3.064,P=0.000、0.012)。该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吸引物隐血阳性率、刺激性呛咳次数与之存在一致性,机械通气时间与之存在差异性,考虑是由于选取研究对象存在差异导致。表明两种声门下吸引方法均能够获得良好效果,但间歇性声门下吸引能够提升吸引安全性,减少呛咳、吸引物隐血阳性情况。

综上所述,对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间歇性声门下吸引法和持续性声门下吸引均有良好效果,但相较之下间歇性声门下吸引能够减少刺激性呛咳的发生,降低吸引物隐血阳性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邓少军,熊小玲,何绍敏,等.机械通气患者不同粘稠度分泌物持续声门下吸引负压值的选择[J].现代临床护理,2016, 15(7):15-18.

[2]  唐丽玲,袁莉萍,张鹏,等.气流冲击结合间断声门下吸引法在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上的效果研究[J].安徽医药,2017, 21(6):1062-1065.

[3]  王丽丽.声门下吸引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的效果观察[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4):2401.

[4]  張爱萍.对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使用带声门下吸引管的气管导管进行气管插管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4):254-255.

[5]  郭瑾,张志刚.简易声门下吸引装置的制作与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6):5308.

[6]  周茹.可冲洗式持续声门下吸引装置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7):3993.

[7]  邬超群,罗沛佑,金成梅,等.持续声门下吸引术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效果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0):3372-3373.

[8]  孙春意,陆高峰.间断声门下吸引对ICU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12):2306-2307.

[9]  肖敏智,贾勇刚,李斌,等.不同负压水平在持续声门下吸引中的效果分析[J].现代医院,2016,16(3):362-364.

[10]  王玉果,李泽福,李小丽,等.声门下吸引结合2%醋酸氯己定液口腔护理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35):2731-2734.

[11]  詹梦梅,王建宁,周松,等.间歇声门下吸引预防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Meta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8, 18(2):206-213.

[12]  周士燕,全和和.间断声门下灌洗结合持续声门下吸引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教育,2016, 15(4):24-26.

[13]  欧寿六,陈嫦,杨元立,等.比较两种声门下吸引方法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22):104-105.

(收稿日期:2018-09-20)

猜你喜欢

气管切开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患者床边胃镜下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气道护理在脑外科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气管切开致皮下气肿的抢救配合
重症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胃管置入法的比较及护理
颅脑外伤行气管切开术后胃肠外营养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