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初探
2018-07-09扈玖菊
扈玖菊
摘 要 对于历史这门学科而言,其是高中时期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且在高考成绩中占据着一定的比重。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一直得不到提升,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已经成为新课标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的全新要求。本文重点围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就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性策略,希望能够为高中历史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一些教学参考以及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5-0203-01
学以思为贵,可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其将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历史思维能力而言,就是指学生全面分析并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使教师开展历史教学的目标之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不单单要培养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不仅局限于教材中的应用,更能够对知识举一反三的应用。所以,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已经成为教师所关注的重点话题。
一、根据教材丰富事实,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在历史教材中,许多事件都是可以相互鉴别且对比的,倘若缺乏彼此的比较,就会使历史事件显的较为单一且毫无规律可循,这样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就会比较困难。由此可见,学生掌握的历史资料与其知识面成正比,其思维能力与其分析能力成正比[1]。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为学生拓展更多的学习内容,并为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一部分知识与初中历史讲解的内容是相同的,这就为高中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又迎来了全新的挑战。需要教师能够带领学生温习已掌握知识点的同时,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并分析知识点,进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丰富的历史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积累到更多知识,为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当学生的历史思维得到提升之后,課堂学习效率也会随之得到提升,这时两者彼此促进的一个过程。
二、引导学生对历史事实进行梳理,为其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较于初中历史知识,高中历史教学内容所涵盖的知识更为广泛且具有深度,使学生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困难。因此,为了方便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对历史事实进行梳理。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历史事实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因果关系。比如,近代工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封建经济瓦解的速度,而封建经济瓦解也为进到工业的良好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大部分情况下,某一个历史事件的产生,其原因和结果都是多项性的[2]。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分析大量历史事件之后,应该鼓励并引导学生对与其相关连的事件和内容进行梳理,进而构建良好的知识网络框架。通过这种因果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
与此同时,教师在带领学社还能够梳理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应该以记忆和掌握准确的历史事件知识为基础,倘若缺乏丰富的历史知识,那么知识的梳理就犹如构建一座空中楼阁,因此更不必说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了。
三、带动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育提供无限的动力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只有能够带动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其才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进而得到知识和能力的提升。笔者认为,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社会实用性。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在确保教学认为得到完成的基础上,尽量空出足够的时间,把知识内容中具有现实积极的部分与实际生活相关联。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使学生能够体会到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能够将历史知识灵活的运用在生活中,强化学生学习的满足感。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能够为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育提供无限的动力[3]。
四、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正确阅读,使其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能力
对于高中生而言,其在学习历史资料的时候,应该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也是培养以及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高中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以及繁重的学习任务,缺乏课堂预习,在课堂上基本都是教师讲什么学什么,很少融入自己的思考,致使课堂学习效率较低。所以,在正式教学之前,教师应该预留给学生充足的预习时间,使学生能够提前阅读教学提纲,并对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带着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进行学习,并在具体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就是其历史思维逐渐形成的过程。由此可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自主思考意识,也是提升其历史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需要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其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根据教材丰富事实,引导学生对历史事实进行梳理,带动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以及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正确阅读等,这些教学方式都会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1]吴云.高中历史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1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