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小学生保持心理健康

2018-07-09刘海燕

读写算 2018年5期
关键词:小浩侥幸心理健康心理

刘海燕

新学年,我接手了一个一年级的新班级。不久,我就开始头痛不已,有一个叫小浩的孩子,成了我头痛的根源。这是一个漂亮的男孩,单亲家庭,父母离异,经常和祖父母生活。孩子的基本表现为:不爱说话,不跟人沟通,一紧张,说话就结巴,听不懂老师和同学的基本交流語言,动手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差,老师批评或同学对他有不同意见时,就会边哭边打自己的头,还砸自己或别人的东西,甚至动手打人。天天有人告他的状,我为此烦恼不已。

有一天,我学医的丈夫要考试,学到了心理学部分,看教学视频,一旁的我看到了有关心理特征的种种表现,发现和小浩的表现有惊人的相似,于是,我查找了大量资料,进行了探究,希望能找到一些有用的方法来解决我们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从对部分小学生心理状况调查了解的情况看,不健康心理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嫉妒心理。如有的小学生在别人取得成绩、评优受奖时,自己感到心理不平衡,既羡慕又不自在;有的小学生不能从自身找原因,对别人付出的努力视而不见,甚至把别人的成绩和进步说成偶然的、投机的,故意贬低;有的小学生把情感上的抵触和对立情绪发泄到被嫉妒对象身上,以种种不道德的方式中伤、诋毁、打击、冷落和伤害对方。(2)挫折心理。如有的小学生,受到批评,或考试成绩比较差,甚至家庭变故或自身出现这样或那样问题时,由于自我调节能力差,感情脆弱,变的意志消沉,生活消极,有的显得内心烦燥不安,紧张恐惧,有的表现冷漠,想逃避现实,失去了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3)侥幸心理。常表现在生活中的有:小学生考试作弊、违反课堂纪律和违反班规和校规,明知发现后会受到处理,但总有人铤而走险,侥幸心理严重。侥幸行为不论成功与否,危害性都很大,而且危害程度与侥幸心理成正比。

各种不健康心理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有所不同。不健康心理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容易引发心理疾病。人的心理健康直接受情绪的影响,如果长期心理失衡,容易导致心理疾病。如:小浩,父母的离异,造成了心理创伤,父亲为了安静地玩手机,小浩一说话就要求他闭嘴,直接导致小浩非常想和人说话,但又怕被打骂,所以一开口就紧张,一紧张就结巴,索性就少开口,不开口。天性被压抑,扭曲的心理也就产生了。(2)容易危害心理健康。当一个人心理健康发生问题,生理健康也会受到影响,如果一个人情绪经常处于消极或失控状态,人为地给自己增添许多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势必加重心理压力,引直神经机能的失调,出现记忆衰退,学习能力低下,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像恶心头痛失眠等生理反应。(3)容易导致违法犯罪。分析学校发生的案件,绝大部分与逆反,报复、侥幸心理有关,一个人在报复心理的支配下,容易丧失理智,动不动就想报复社会,报复他人,导致违纪违法,有的侥幸心理严重,自我感觉良好,淡化法纪观念,铤而走险,以身试法,有的压抑心理过重,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容易通过过激的言行表现出来,导致精神崩溃,容易产生自杀和报复行为。像轰动一时的“马加爵事件”,就是因为心理问题而引起的。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怎样才能让小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呢?在了解不健康心理的特征和危害的基础上,经过学习研究和实践探索,我找到了一些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的方法,我觉得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1)在综合实践课程中贯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性课程、社区服务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及劳动技术教育。学生根据当前社会、人与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等热点问题,提出小的课题,利用周六、周日时间,走出校门,广泛调查研究,占有第一手资料;然后进图书馆、实验室、上网找资料;再进行分析对比,切磋辩析,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然后形成科学报告,进行交流评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科学探究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作用很深远。(2)在高品位、精品化、系列性集体活动中贯穿心理健康教育。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要在集体中,通过集体锻炼健康人格。因为集体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群、自制、利他、合作、助人、顽强等健康人格,扭转消除自私怕苦、孤独,以自我为中心的消极人格特征。高品位、精品化、系列性的集体活动为学生的交往,提供了机会与条件。在选择活动主题时,老师还可以有意识地选择健康向上,具有正面影响和教育意义的主题,给学生们树立榜样,初步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健康心理模式。为保持心理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事实说明,健康人格总离不开交往的,离群索居,必然心胸狭窄;互不沟通,往往滋生疑虑心理和对立情绪。(3)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贯穿心理健康教育。德国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环境对人格产生影响,人格是文化的产物,我国古代孟母之迁的故事也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所以培养学生健康人格,要重视环境建设,尤其是校园文化建设。绿化、净化、美化、诗化的校园环境建设。这是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生活空间。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挖掘多年积累下来的文化底蕴,教育学生继承优秀光荣传统,创造新的辉煌,努力营造民主管理、和谐发展的育人环境,管理民主、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给学生一片蔚蓝的天空,让他们自由生长,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4)在铸造教师健康人格中贯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表明,教师的人格尤其是班主任的人格,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学生产生着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所以要做学生人格的雕塑家,首先应铸造教师的健全人格。加强教师队伍的理论学习,用先进的理论指导教师的工作;加强教师队伍青蓝工程建设,培养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合格教师”,为众多教师树立榜样;加强师德教育,讲究职业道德,提倡对学生一视同仁,关爱每一位学生。焕发生命的活力,参与学生集体活动,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希望通过培养小学生的健康人格,使像“马加爵”式的学生不再出现,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希望我们广大的老师行动起来,探索出更多的方法,让许多像小浩一样的孩子不再发展为更令人担心的“熊孩子”,从而使我们未来的社会生活更美好幸福!

猜你喜欢

小浩侥幸心理健康心理
培养初中学生健康心理,提高抗挫能力
山不让尘,川不辞盈
侥幸心理是颗大毒瘤
之所以
我的爸爸是谁
一个被妈妈厌恶的小孩
如何培养“优秀生”的健康心理
《守株待兔》续写
加强班级教育有效管理,激发学生追求幸福指数
马斯洛理论与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养成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