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的措施、经验和建议

2018-07-09郝大丽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监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议

郝大丽

摘 要:六安市裕安区是农业县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的建设决定着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提高基层监管能力建设,该区从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协作共管、加强培训和监督、提供充足经费保障等六大方面为切入点构建了全区基层监管管理框架体系,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监管。同时,针对面临的实际困难,提出单独设立机构、合并农业综合执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充实人员力量、促进各部门有效衔接、整合检测机构、发挥村级协管员职责等7条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0-0111-02

六安市裕安区地处大别山北部边缘,为皖西南北升降过渡地带,集山、丘陵、岗、湾多种地形地貌,以农为主,主要农产品有水稻、蔬菜、瓜果、茶叶、畜禽等。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着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把基层基础建设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基本形成了以乡镇监管站为基础的覆盖行政监管、检验检测、执法检查和技术支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振兴农村战略,构建了良好的框架。

1 主要措施

1.1 政府重视 区级政府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区长为组长,各相关单位一把手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委,由农委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区政府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详细制定各项考核指标,将监管工作量化,为政府年度目标任务重中之重。政府全方位的重视与支持为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健全组织 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区农委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股,配备工作人员2名。区编委审批成立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明确了职能职责,配备分管乡镇长领导、监管人员、检测人员和村级协管员。每个乡镇监管站均建立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室,配备相应的检测仪器设备。全区19个乡镇,19名分管副乡镇长,19名监管站站长,60名快检检测人员,260名村级协管员,区、镇、村3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基本建立。健全的机构组织将基层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1.3 协作共管 区农委、水产局、蔬茧局、林业局分别对辖区内养殖生产者、水产养殖基地、蔬菜生产者和水果种植基地进行质量安全监督检查,每年制定检测计划,抓好生产源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市场上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区农委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负责全区农产品投入品经营市场和生产基地投入品情况的执法检查,区畜禽屠宰管理办公室负责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畜禽养殖监管和动物及其产品检疫检验工作,各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将全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

1.4 组织培训,提高监管能力 采取多种形式对乡镇监管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集中授课理论与法律法规,分组讲授种植业、畜产品、水产品标准化绿色生产技术及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关键点及监管要点,手把手一对一传授快速检测实际操作技能,通过反复培训,增强了责任感和法律意识、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全区19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检站工作人员均能够实际操作蔬菜、瓜果、畜产品、水产品等药物残留检测,并实现检测数据实时上传到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平台。下一步将开展村级协管员的培训,培训检测样品采集、食用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巡查、投入品监管、生产记录填写等基础性工作,充分发挥村级协管员的职责。

1.5 加强督查 区农委制定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检计划,下达年度目标任务。每月月初安排乡镇快检室开展本月检测时令性重点对象和任务,每季度向全区通报本季度检测工作完成情况,对完成任务优秀的乡镇予以表扬鼓励,对完成任务较差的乡镇予以点名批评,促使奋起直追。同时将乡镇快检工作纳入乡镇农业农村考评和检测人员个人年度考核范畴,对于完成任务较差的乡镇和检测人员不予以评优,从而调动了乡镇快检工作的有序开展的积极性。

1.6 经费保障 裕安区目前共有41套乡镇快检系統,区级财政每套配套经费3万元,用于样品采集、耗材购买、设备维护等工作需要,该项经费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挪用,并纳入财政预算。

1.7 购买第三方技术服务 通过招标,以政府购买技术服务的方式将全区乡镇快检工作委托具备资质的专业机构开展。

2 存在的问题

2.1 人员缺乏 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管站虽然设立,但与乡镇农管站同一个机构2块牌子,每位工作人员都是身兼数职,除了农业技术人员本职职责之外,同时承担乡镇政府的扶贫、计生等等各项任务,常常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再去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这项庞大而又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压力之大、负荷之重可想而知。

2.2 管理不顺 每个乡镇分别设立农管站、农综站、农机站,水产、畜牧、林业、种植业等机构,各专业技术人员分属不同部门,而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检站设立在农管站,检测却需要水产、畜牧和种植业等各类专技人员,这种现状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调动其他机构人员开展检测工作,存在一定的不便,调动力度也难以达到要求。

2.3 技能不能满足工作需求 裕安区共有60名检测人员,50岁以上的占到63%,30岁以下的为0。本科的比例5%,中专学历占到78%。无论年龄还是学历都出现严重的断层和老化现象,虽然多次组织学习培训,可实际操作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

2.4 积极性不高 虽然裕安区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也将工作效能与个人绩效挂钩,但工作量大、技术性强,给工作人员带来畏难情绪。快检经费专款专用,并已拨付到各个乡镇,但这部分经费并不包含人员的工作经费,多出很多劳动量,而无法获得相应的报酬,导致懈怠、松散的工作态度蔓延。

2.5 监管力度不够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没有执法权限,对于存在安全隐患及违规的现象无法实施处罚,导致工作力度不够。

3 建议

3.1 单独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 不依附于其他机构,配备专职监管工作人员,脱离其他工作职责。

3.2 合并农业综合执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很大程度上与农业综合执法重合,合并职能合署办公,避免造成人员分散、工作职责不明晰、工作范畴模糊的局面。

3.3 充实人员力量 造成工作局面被动的很大原因是由于人员缺乏,有必要招考一批年轻、高学历、懂技能、有责任心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队伍中。

3.4 加大培训力度 通过多种形式对监管队伍进行培训,将监管工作意识化、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科技化。

3.5 促进各部门有效衔接 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监管制度的执行要以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齐抓共管、长期协作为基础,农产品准出制与市场准入制的执行相辅相成,各个环节紧密相扣,同时进行。

3.6 整合检测机构 六安市区分裕安和金安2个区,根据要求都建立了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市农委还建立了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3个检测中心建设内容与职责完全相同,另外,六安市已经建立了农残检测中心,如果将4个机构整合成1个,完全可以承担市区的检测任务,不仅减少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而且能够增强检测能力,确保良好运行,切实发挥监管职能。

3.7 充分发挥村级协管员的职责 给予村级协管员一定的职责与福利报酬,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巡查交给协管员,并规范填写巡查记录。同时肩负对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的生产主体投入品使用、生产记录、农事操作等相关信息及时填报、更新、上传到监管平台等追溯体系建设职责。 (责编:王慧晴)

猜你喜欢

监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F732—VJ型冷原子吸收测汞仪操作技术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