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湖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及建议

2018-07-09李中东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存在问题建议

李中东

摘 要:该文阐述了太湖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其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0-0007-02

太湖县是全国商品粮、商品牛和瘦肉型猪基地县,是安徽省生猪、肉鸡、茶叶、板栗、油茶重点生产县,是全国第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工作,提出以推进生猪、肉鸡、茶叶、油茶、毛竹、水果等“四养六种”特色产业为重点,稳步发展粮、油、棉等传统产业,兼顾其他种养业的齐步发展,构建农业产业化体系。

1 发展情况

1.1 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截至2017年特色经济林发展到5.3万hm2,林下经济规模超0.4万hm2,实行土地规模流转1.82万hm2,占全县耕地的46.7%。2017年茶园总面积0.72万hm2,总产2241.5t,产值2.71亿元;油茶1.13万hm2,油茶茶籽产量8000t;以猕猴桃为主的水果面积0.15万hm2,总产1.16万t;蔬菜面积0.29万hm2,年产量3.3万t,年产值1.25亿元;全县2017年出栏生猪58万头,肉鸡3000万羽,肉类总产量8.87万t,禽蛋总产量0.77万t;牛出栏1.82万头;羊出栏3.17万只。畜牧业总产值达22亿元,居全省第25位,全市第一。我县畜牧产业发展已成为安庆市畜牧板块经济发展亮点。

1.2 农产品品牌创建稳步推进 到2017年底,全县有11家农业企业获得“安徽省著名商标”,13家农业企业获得“安庆市知名商标”,“太湖六白猪”等4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润乐植物油”等5个农产品获“安徽省名牌产品”,“金珂乐葛根粉”等13个农产品获“安庆市名牌产品”;全县共有154家农业企业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30个、绿色食品54个、有机产品120个;“天华谷尖茶叶”被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7年成功列入农业部“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1.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 2017年全县拥有省级龙头企业10家,市级龙头企业49家,县级龙头企业167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38个,其中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5个,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246家,其中县级以上示范合作社145家(国家级6家、省级4家、市级42家)合作社发展社员48147人,带动农户48463户;家庭农场927家,其中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53家(省级23家、市级27家)。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2家。

1.4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成效显著 熙岸现代农业示范区在2016年被评为全省优秀现代农业示范区。“五区二园一中心”的格局初具雏形,实行特色优势产业的区域集中,产生群聚效应。城西乡的1667hm2生态高效粮油生产示范区;红土地蔬菜合作社20hm2蔬菜基地、绿之洲67hm2果园为主体的生态特色果蔬生产示范区;以八里岗农业有限公司53hm2油用牡丹种植基地、万秀园200hm2苗木花卉为主体的生态特色林果生态示范区;以程岭黑猪、兴牧肉鸡为载体的生态特色养殖生产示范区;发展优质茶叶67hm2的山林生产示范区已基本成型。以城西花海、方洲水库、九井溪为主线的休闲农业示范园正在启动;绿之洲公司的茶叶加工厂、冷库、粮食烘干厂、喜乐田园公司已进入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园区管理研发中心已建成2000㎡温控大棚、200m2育苗组培室和500m2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养虫室。示范区正着手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导区。

2 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规模化程度低 太湖县农业资源丰富,产业多,但同时存在种养种类杂乱、基地分散、规模小、管理粗放的现象,以至产量、品质不高及产值低、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2 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市场竞争力弱 部分龙头企业生产规模较小,生产经营方式落后,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研发能力不强,管理水平低,产品的系列化、多元化不够,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抵御市场的风险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弱。

2.3 利益链连接机制不够健全 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户之间关系松散,还未真正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运行机制,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技术、信息服务体系。

2.4 企业融资困难,发展缓慢 大多数企业租借土地、厂房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没有有效抵押物;部分企业虽有土地、厂房,但固定资产价值较低,抵押标准低,企业融资困难,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3 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建议

基本思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发展规模经营,培育壮大多种经营主体,促进一二三产融合。

3.1 优化产业布局 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提升耕地质量。打破区域界限,强化区域联动。加快划定和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完善支持政策;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商品化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3.2 加強品牌建设,壮大龙头企业 广泛运用广告、媒体、网络宣传、展示展销、农交会、推介会、进超市、开专卖店等手段宣传推介优质、绿色、有机农产品,打造一批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产品品牌。以创建名、优、新、精、特农产品品牌为战略方向,培育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打造著名、驰名商标。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活力,提高市场占有力和竞争力。

3.3 建立和完善产业组织内部的运行机制 努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联合体内各经营主体之间地位平等,坚持民主决策,高效沟通协作,品牌共创共享,市场信息互通,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合同契约、保底分红、订单农业、流转承包土地、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进行利益链连接机制,实现共赢合作。

3.4 增加农业产业的资金投入 充分发挥市、县两级财政对现代农业的奖补政策,加大对示范带动力强的经营主体和个人进行奖励扶持;整合各类支农资金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的重点产业、龙头企业的发展;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根据各经营主体的特点采取联合体贷款、联合授信、银团贷款、与农业担保公司合作等方式加大贷款投放力度;积极推进信贷支农,支持农业企业上市融资,引导更多的金融与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

(责编:王慧晴)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化存在问题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南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苗族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状及完善途径
邛崃市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与对策初探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