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水资源现状、问题及治理对策

2018-07-09郭妮娜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问题

郭妮娜

摘 要:水资源在各种资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水资源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受瞩目的问题之一。该文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水资源分配不均,水浪费严重且重复利用率低,水资源开发不合理,影响生态环境。并提出了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点建议,主要包括:建立水资源管理制度,提高民众对水资源的认识,改进水处理技术,建设水源环境,优化水资源配置等。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TV2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0-0079-03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Water Resources in China

Guo Nina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 250358,China)

Abstract:Water resources have an irreplaceable position in various resources and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in the world today. The main issues existing in water resources in China are show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rich total water resources but low per capita,uneven space distribution,low reuse rate of water and waste coexist,over-exploit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order to eas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supply and demand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use of water resources,China should tighten water management measures,increase awareness of water resources,improve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build waterhead environment and optimize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Key words:Water resources;Present situation;Water problem;Countermeasures

水资源作为自然资源与经济资源,同时参与到生态循环与人类经济活动中,是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重视水资源现状并着力解决水资源问题,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1 中国水资源现状

1.1 水资源总量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位居世界第6位。根据水利部2017年水资源公报的结果,全国水资源总量现为32466.4亿m2,比多年平均值偏多17.1%。其中平均降水总量为730.0mm,比常年值偏多13.6%,但全国降水总量仅有47.3%转化为水资源,其余大部分在蒸散发中消耗[1]。且我国水资源存在时空分布不均、人口增长过快及水污染等问题,导致我国人均水资源呈现短缺的现状。表1是最近10年中国的水资源的变化情况。从近10年全国水资源量的变化看,水资源总量截至2015年变化不大,降水量较1997—2006年10年平均值有了缓慢增长,尤其是2016年降水量增幅较大,继而引发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量较往年有明显增多,水资源总量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1.2 水资源质量 本文主要从河流水质、湖泊水质以及水库水质3个方面来探讨水资源的质量:

1.2.1 河流水质 依据水资源公报对2016年全国23.5万km的河流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的结果,其中:Ⅰ~Ⅲ類水河长与2015年同比增加3.5个百分点,达到了评价河长的76.9%,劣Ⅴ类水百分点下降1.7。这表示我国河水水质已有改善,虽存在约1/4的河长水质仍较差,但在近年积极整治下,河流水质已有提升。

1.2.2 湖泊水质 依据对全国118个湖泊水面水质评价的结果:全年总体湖泊水质为Ⅰ~Ⅲ类的占评价总数的23.7%,下降0.9个百分点,Ⅳ~Ⅴ类仍占评价湖泊总数的58.5%;湖泊营养状态中,富营养湖泊达78.6%,比重基本未变。表明我国大部分湖泊水质仍较差,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中,需要治理。

1.2.3 水库水质 依据对全国943座水库进行水质评价的结果:全年总体水质为Ⅰ~Ⅲ类水库同比增加4.3个百分点,达到了评价水库总数的87.5%;水库营养状态中,富营养水库占28.8%,比重下降。表明我国在水库水质治理方面取得了进步,水库水质较以往得到了改善。

2 存在问题

2.1 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低 目前,水资源问题已成为众多国家急需解决的难题,我国人均水资源短缺问题也十分严重。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截至2017年,全年水资源总量28675亿m2,居世界前列,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且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生活及经济需水量愈来愈高。同时,水资源污染及浪费现象也使得我国用水压力越来越大,人均水资源量更为紧张。

2.2 水资源分布不均 在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呈现出南多北少,沿海水多、西北部水少的特点[2],尤其在南北方水资源分布上差距更为显著。如图1、图2所示,近10年我国降水量与水资源总量都有了缓慢增加,但南方四区水资源量仍远高于北方六区地区,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4/5左右。我国水资源补给的主要来源是降水,北方六区的年降水量约在400mm左右,而南方四区的降水量在1200mm左右,严重的降水补给差异更加导致两区水资源量的不同。其中,影响降水转化为水资源的部分原因是蒸散发,因气候等原因,我国西北沙漠和草原地区,蒸散发能力强于南方以及沿海地区,进而使水资源差异愈加显著。

2.3 水资源污染严重 我国水污染主要是由于废污水的排放导致地表水污染,进而影响水资源质量。我国废污水排放主要来源于农业灌溉排水、生活及工业废水。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62.4%,农田灌溉水流经农田后携带化肥农药等下渗,补给地下水,易导致地下水污染。我国工业用水量也十分巨大,且生产主要集中在江河沿岸的大城市,人口密度相对较大,若废水处理不达标,更易造成城市下游江段河流水质严重污染,导致水环境恶化。其次是由于我国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导致流经此地的河流含沙量加大,并可携带土壤中毒害物质进入河流,影响水流质量及利用。

2.4 水资源浪费,重复利用率低 我国水资源浪费主要表现在农业灌溉及生活用水2个方面上。在农业灌溉方面,我国灌溉面积为73177khm2,其中节水灌溉面积约占总灌溉面积的4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42,表明在灌溉过程中约有50%的水未被利用。农业灌溉产生的水浪费,更多的是因为灌溉技术的不成熟、灌溉方式的不合理导致的。生活用水占我国总用水量的1/4,其产生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以来水价过低,导致居民缺少“水贵,节约用水”的意识,进而不重视水的节约利用,使得水的重复利用率过低。

2.5 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社会的持续发展导致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从而对水资源的开发力度也逐渐加大。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包括地表河流与地下水2个方面。我国不同地区河流开发利用差异较大,如长江、珠江流域开发利用程度只有百分之十几,而海河流域开发已超过其承载能力,河流水的过度开发易造成河流断流,从而影响河流沿岸水资源利用。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也存在地区差异,北方六区地表水资源量约占南方四区的20%,地表水资源的差异导致北方六区加大对地下水的开发,继而引发地面沉陷、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3 对策建议

3.1 建立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执法 我国的水资源问题,首先要从管理制度上寻找解决办法,虽现在已有《水法》等法律制度,但部分地区及企业仍存在有法不依的情况。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是国家对水资源管理的要求[3]。解决水资源问题,首先,要在已有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经验,可以从限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限制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降低水污染等方面入手,制定严格且合理的制度,健全水资源管理体系,使水资源利用有制度可依。其次,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行,需要执法队伍的支持。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全面掌握水法水制度,责任明确到个人;二是加强水法的普及,加强执法人员与民众的法律意识,明确法律法规要求,全民参与到水资源执法行动中。

3.2 提高民众对水资源的认识,注重节水宣传 人类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资源在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虽然近些年社会关于珍惜水资源的行动已有体现,但由于长期的低水价,水资源的重要性仍难以得到每位社会成员的重视。提高民众对水资源的认识,一是从民众本身出发,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的宣传,如在人口高密度区设置宣传台等,引导民众积极参与水资源的节约行动。二是通过水价调控机制,合理调整用水的价格,使民众逐渐形成水资源珍贵的意识,以达到减少水资源浪费的目的。截至2016年,我国已在275个县开展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改革地区在节水增效、工程达标、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就[4]。

3.3 改进水处理技术,实现水的再利用 水的处理技术的改进,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入手:废污水和海水的处理。我国每年废污水排放量达765亿t,占到总用水量的12.5%,且我国用水中约50%的水在用水过程中消耗,无法再利用,这使得我国的用水形势更加的严峻,采用更为先进的处理技术对这部分消耗水进行回收处理,对于缓解我国的用水压力也十分必要。且我国城镇与农村间废污水处理差距较大,要加强对农村废污水处理,可将处理后水提供给工厂做冷却水以及回用于生活杂水等。我国海水淡化技术经近30年的发展,已取得了较多成果,但与世界领先技术仍存在差距,进而导致我国海水淡化成本相对较高,公众对海水淡化认识度未达到普及。海水淡化主要目的是为增加我国水资源的总量,淡化水主要用途是提供生活与工业用水,但同時过程中会也会排放大量浓盐水等废海水并排放到海里,故在利用海水的同时重视海水的污染问题。

3.4 增加植被覆盖,涵养水源 森林等植被具有保持水土的能力,对涵养水源、减少或节制地表水的径流、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重视植树造林等工作。一方面,要保护现有的植被群落,加大植被保护宣传,制定植被保护政策,开展全民保护行动;另一方面,对现已破坏的植被进行恢复,建造水源环境,主要增加植被覆盖,如退耕还林、还草等。

3.5 优化配置水资源,跨流域调水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配不均,且不同地区间水资源质量也不一,为使不同地区都可以实现水的持续利用,需对水资源配置进行合理的调控,以解决我国西北、华北等地区用水的困境,如进行跨流域调水等。在满足不同地区社会各阶层用水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对调水地区及用水地区产生的影响,包括经济、环境影响等,使得各地区都能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水资源形势较为紧张,水资源人均量不足且浪费、污染严重,地区间水资源分布不均且开发不合理等极大地限制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问题的解决,可以在正确的水资源制度的指导下,走由政府主导、民众积极参与的道路,通过提高民众意识、改进处理技术、增加植被覆盖等措施,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16中国水资源公报[EB/OL].[2016-07-11].http://www.mwr.gov.cn/sj/tjgb/szygb/201707/t20170711_955305.

html.

[2]陈灿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6):141-144.

[3]陈雷.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EB/OL].[2015-11-09]. http:// paper.ce. cn/jjrb/ html/2015-11/09/content_281508.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16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wr.gov.cn/sj/tjgb/slfztjgb/201710/t20171016_1002400.html.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水资源现状问题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