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弗朗西斯·梅林《艺术和无产阶级》
2018-07-09谭勇魏静颖
谭勇 魏静颖
摘 要:梅林认为,现代工人阶级对现代艺术持保留态度是由于现代艺术的基本特色是极度悲观的。梅林认为,自然主义不是艺术上的革命,而是“艺术上的反叛”,并且自然主义是有阶级性的,它的阶级性正是资产阶级。其次纯艺术也是非常有党性的。如果不揭露自然主义的阶级实质, 不驳斥“纯艺术”的谬论,就会在工人阶级中造成混乱,从而给工人运动带来危害。
关键词:梅林;现代艺术;无产阶级;资产阶级;自然主义;纯艺术
一、弗朗西斯·梅林的生平及主要文艺思想
(一)梅林的生平简介
弗朗西斯·梅林(1846-1919),德国优秀的革命活动家,德国社会民主党左翼中卓越的领袖之一,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第二国际时代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理论学家和文艺批评家。
早期梅林以一个民主主义者的身份开始新闻工作,又幻想通过改良道路把专制制度的德国变为民主主义共和国。梅林于1890年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社会主义者,并于1891年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同时成为党刊《新时代》总编,撰写文章保卫马克思主义。1918年12月梅林参与德国共产党的创建工作。1919年弗朗西斯·梅林病逝。期间梅林留下许多著作,例如《莱辛传奇》《美学探索》《海涅传》《马克思传》等。
(二)梅林的主要文艺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史和文艺批 评问题的研究上,弗朗西斯·梅林起了很大的作用。梅林的文學批评理论实践非常丰富,他长期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评价德国文学史上的伟大人物,逐渐形成了非常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指导着我们后面的理论体系。
1.梅林的德国古典美学批判
梅林深受康德美学的影响,其在《美学探索》中一边批判康德一边又接受他,是因为对康德美学的崇敬心理。梅林认为,席勒站在了历史的局限之上,寻求审美判断的可能性,拒绝了康德的美学理论中的一切死气沉沉的抽象,因而超越了康德。当然,席勒也有局限性,他没有摆脱资产阶级启蒙学派的普遍偏见,认为他们所代表的是整个人类的启蒙,而不认为它只是属于某个时期。
2.梅林的资产阶级文学史批判
梅林的文学批评实践,是一种对德国文学史上伟大人物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评价。梅林在评价每位作家时不仅将其置于本国历史中,结合整个思想领域的运动,予以作家们恰当的位置,而且还辩证地评析了作家们的功过是非,不因为他们伟大的历史功绩而忽略他们自身的缺点,也不因为他们的缺点而抹杀其崇高性。
艺术阶级性与倾向性,就是梅林的文艺批评的标准,是艺术创作的政治和历史上的真实性。这种思想首先反映在《莱辛传奇》的创作中。《莱辛传奇》不仅是一部关于莱辛的著作,还评论了德国历史学家对启蒙的传统观念,《莱辛传说》成为当时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纪念碑式的巨著之一。
二、艺术与工人群体
19世纪下半叶,工业迅速发展,形形色色新文艺流派产生。可是,德国工人为何宁愿欣赏席勒,却极力摈斥当时最时髦的自然主义艺术?无产阶级如何正确评价和看待现代艺术是摆在马克思主义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现代艺术与现代无产阶级的分歧
现代艺术与现代无产阶级处于一种对立状态,当时在资产阶级中有人盛赞现代艺术,认为无产阶级不能接受现代艺术,是由于无产阶级的落后。
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阶级是最先进的阶级,是最先进的生产力的代表。如果说艺术是发展的,工人阶级也应支持最先进的艺术。然而现代艺术却受到工人阶级的抵制,显然这种形势并不是工人阶级的落后导致的。
1.悲观的现代艺术与乐观的现代无产阶级
梅林认为,现代工人阶级对现代艺术持保留态度绝不是由于他们的保守主义倾向 ,更不是像某些资产阶级评论家指出的那样“要把马克思和拉萨尔的著作戏剧化”的一种“反艺术倾向”,而是由于现代艺术的基本特色是极度悲观的。而现代无产阶级则具有一种深厚的乐观的特色。
现代艺术喜欢描写现实生活的悲惨,而且在现实的悲惨中看不到任何出路,在当代的不幸中只看到不幸。在这种充满悲观主义色彩的现代艺术中,没有斗争的乐观因素。例如霍普特曼的《织工》,就是一出纯粹的悲剧,而完全否定了斗争这一因素。然而有人认为霍普特曼是现代艺术最伟大的代表人物,那么也就可以认为现代艺术并不是一种伟大的艺术。
2.现代艺术与资产阶级
现代艺术是一种起源于资产阶级的艺术,而且它不肯放弃自己的根源,它愈来愈集中在资产阶级社会范围之内。梅林认为:“现代艺术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干着通常在四堵墙之内干的事情,自然是不能被无产阶级所接受。”
同时梅林也认为,现代艺术不能够摒弃资产阶级的根源,我们不认为是它的耻辱。因为“谁也不能要求任何人越离自己的影子”。也就是说现代艺术带着浓浓的资产阶级气息也是情有可原,无可厚非,然后梅林说:“我们只是要求,劳动阶级接受现代艺术时所作的那些保留,其原因应在这些原因真正所在之处去找寻。这些原因完全不在于什么无产阶级的落后性。”言下之意是说滋生于资产阶级的现代艺术与现代无产阶级的对立,其根本原因并不是无产阶级的保守,而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衰落与悲观主义。因此梅林认为,“要培养无产阶级接受现代艺术的热望,将是一种幻想,它的结果将是难堪的失望”。
有人辩解说,现代艺术生在衰落的时代,因此只好描写衰落。这一点梅林也并不认同。梅林认为,“我们生活在其中的衰落时代,同时也是再生的时代。不管现代艺术对过去的废墟作了多么诚恳和真实的描写,如果它不顾在这个废墟上成长起来的新生活,它仍然还是不诚恳、不真实的”。我的个人理解是,梅林这段话仍然在批评自然主义即现代艺术对自然进行刻板的模仿,只能够在不幸中看到不幸,而不能够像无产阶级一样,在不幸中看到希望,故而不能够被乐观的无产阶级所接受。
这就是无产阶级为什么要否定现代艺术,是因为现代艺术不能适应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历史伟大性。“无产阶级不能并且也永远不会欢迎那种它的一切思想感情、与一切它认为使生活有价值的东西截然对立的艺术。”
(二)“自然主义”与“纯粹艺术”
哥达党代表大会,党内机会主义者从“纯艺术”的观点出发,宣布自然主义是“真正的艺术”,工人阶级应该完全支持和承认自然主义。像威廉·李卜克内西这样的工人领袖,也认为自然主义是“没有阶级性”的。还有些人虽然对这些现代艺术进行了抵制,却也认为,批判不能过于严厉,否则就表明社会民主党人在艺术问题上的“落后”。
对于这些观点,梅林都不能苟同。梅林从维护马克思主义文学的党性原则出发来批判自然主义。他认为,自然主义不是艺术上的革命,而是“艺术上的反叛”,并且自然主义是有阶级性的,它的阶级性正是资产阶级。其次纯艺术也是非常有党性的。如果不揭露自然主义的阶级实质, 不驳斥“纯艺术”的谬论,就会在工人阶级中造成混乱。
在梅林看来,纯艺术虽然尝试以无党性相标榜,但是它是非常有党性的。如果它是无党性的,那么它“必须左顾并且右盼,必须不仅描写陈旧的、消亡着的事物,而且还须描写新生的世界”。然而很明显现代艺术只描写了悲惨与衰落,而没有去发现衰落中的再生。所以纯艺术其实还是非常有党性的。而且梅林不能茍同“现代艺术生在衰落的时代,因此只好描写衰落”这一说法。梅林认为,“我们生活在其中的衰落时代,同时也是再生的时代。不管现代艺术对过去的废墟作了多么诚恳和真实的描写,如果它不顾在这个废墟上成长起来的新生活,它仍然还是不诚恳、不真实的”。(关于梅林这一观点在前面已经作了解释,在此不再做赘述。)
(三)现代艺术对于无产阶级的意义
梅林认为,无产阶级不仅不能够接受与自己的思想感情等截然对立的现代艺术,而且我们“还应该防止过高估计艺术对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意义”。梅林指出,德国资产阶级解放斗争中,艺术起到了作用,“只是因为在资产阶级面前关闭了政治和经济斗争的场地”。但是现在对于无产阶级,还是存在政治斗争与经济斗争的,那么艺术对于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只要火热的斗争激烈进行着,伟大的艺术就不能从无产阶级的母腹中诞生出来,也诞生不出来。”这从某种意义来讲,仍然是谈到艺术的作用,艺术可以起到某种作用,但这种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而不是直接作用。无产阶级艺术的新纪元必须是在无产阶级摧毁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体制,并重建无产阶级的文化生产体制后才可能出现的。这些思想,在现在看来,应该还是有很重要的启发意义。
三、结语
弗朗西斯·梅林通过《艺术和无产阶级》一文,从维护马克思主义文学的党性原则出发,论述了无产阶级对待现代艺术的态度问题,并批判了自然主义与纯艺术。通过对德国工人与现代艺术的对立所作的深刻评判,梅林认为,无产阶级不可能去接受一种与自己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完全对立的“现代艺术”。要想赢得工人的喜爱,艺术就得正视和真诚地再现他们固有和源出的生活,生动地表现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从而活现出他们“珍视生活”的种种举动和愿望。
以《艺术和无产阶级》为代表,梅林越出了资产阶级学者的视野,对古今文学思潮和现象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研究和论述,为科学地解决古典作家的评价问题、文学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现实主义问题、艺术和无产阶级的问题等,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不过梅林的文艺批评更侧重于对于艺术、对于作品和文艺现象所产生的社会政治背景、阶级或民族斗争的情势作细致的、深入的分析。所以梅林的视野并不如恩格斯那样开阔。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在实践的操作过程中所主要继承的正是梅林这种侧重于社会政治背景、阶级或民族斗争的情势的政治分析的方法和思路。对于一个作品,分析它的时代背景、主要人物、艺术手法等等,这种分析方式是梅林建立的。即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发展史上,梅林的侧重于政治分析的方法和模式,才是事实上居于正宗和主流地位的批评方法和模式。
参考文献:
[1]梅林.保卫马克思主义[M].吉洪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曹卫东.20世纪德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冯宪光.弗朗次·梅林对社会主义文艺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8,(03).
[4]张正萍.论梅林美学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理论贡献及当代意义[J].美育学刊,2012,(01).
[5]杨名中.简论弗朗茨·梅林的文艺贡献[J].成都教育学院报,2002,(06).
作者单位:
广东科技学院艺术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