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混合痔术口愈合的临床研究

2018-07-09王剑达杨文治邓婷婷华校琨彭栎帆张志云

中医外治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肉芽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王剑达,杨文治,邓婷婷,华校琨,彭栎帆,张志云

(云南省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11)

混合痔是肛肠科常见病之一,治疗方法很多,但手术仍是主要治疗方法。传统外剥内扎术即Milligan-Morgan术[1],由于其疗效好、复发低,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手术方式。此术式有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因混合痔术后术口处于开放性状态,每日术口局部受排便污染和刺激,对术口创面有明显的影响,易造成创面愈合缓慢。而术后创面引流不畅、肉芽组织生长不良、术口感染等均可导致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缓慢,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因此有效促进混合痔术后术口愈合,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研究通过采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对混合痔术后换药,发现其能有效地促进混合痔术口的愈合,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7月我科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手术的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8岁~60岁,平均(37.29±11.17)岁;病程1 a~18 a,平均(10.19±8.13)a。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9岁~60岁,平均(38.09±10.26)岁;病程1 a~20 a,平均(12.06±8.09)a。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2012年7月制定的《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中混合痔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符合混合痔的诊断标准;行传统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患者;有良好的依从性,观察期内未脱落者;年龄18岁~60岁。

1.4 排除标准

有直肠恶性肿瘤或肠炎者;有肛周脓肿或者肛瘘者;有内分泌系统、造血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过敏体质及药物过敏史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生长因子凝胶换药。先用我科院内制剂洗痔液温水坐浴15 min,再用生理盐水棉球擦净术口,并拭干创面。再用棉签将凝胶(商品名:贝复新;批准文号:S20040001;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均匀涂抹创面上,每次大约900 IU,最后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

2.2 对照组

先用上述方法清洁术口后,再用生肌玉红膏纱条覆盖于术口表面。每日换药1次。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创面愈合时间,创面表皮生长速度。测量方法:把透明薄膜紧贴在创面上,极细记号笔沿创面术口内缘标记出术口创缘,把薄膜铺心电图描记纸上,计算出创面面积大小。

3.2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关于混合痔的疗效标准以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拟定的评定标准判定。痊愈:创面愈合率=100 %,创面完全上皮化,疤痕坚实;显效:70 %≤创面愈合率<100 %,创面肉芽组织鲜活,颜色鲜红;有效:30 %≤创面愈合率<70 %,创面肉芽组织较新鲜,色红;无效:创面愈合率<30 %,创面肉芽组织色暗,生长很少,无明显缩小趋势。

3.3 统计学方法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治疗组术口的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3.4.2 两组创面表皮生长速度比较

治疗组术口的表皮生长速度在术后7 d、10 d、13 d均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创面表皮生长速度比较

4 讨 论

任何手术切口的愈合都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局部凝血、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再塑等过程。特别是对于存在潜在污染可能的Ⅱ类切口,如果术后引流不畅,一旦造成细菌繁殖感染,就会造成术口愈合的延迟,以致给患者带来痛苦。通过对术口愈合进行基础和临床研究,现已认识到人体组织细胞的生长和修复是受多种生长因子调控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即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它是分子量约为17 KD的蛋白质,存在于机体各组织中,但含量极微[5]。

传统的混合痔手术一般都是开放性术口,术后患者都要经历排便的过程,对于患者来说是比较痛苦的。所以,怎样促进肛肠术后术口愈合一直是肛肠科医生研究的问题。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不仅可以对肛肠术后术口有防治感染的作用,最主要的是可有效地促进创面愈合,加速组织修复。其有促进细胞分裂与维持生长的作用,并在创伤修复过程中可促进内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可促进毛细血管增生,形成纤维细胞,促进创缘上皮细胞迅速向中心爬行,使创面逐渐缩小愈合。

通过本实验的研究证实,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明显缩短手术切口的愈合时间。因术口存在炎症期、肉芽组织生长期及愈合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在使用初期,因术口处于炎症期,生长速度不太明显;到术后第7天,随着肉芽组织的生长,使用该药物后,术口生长速度明显增快。该药物在促进术口生长的同时,还可以防止疤痕的形成,使用后术口组织弹性佳,有效地避免肛门狭窄的发生。故安全性较高,对改善肛肠病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远期疗效较好,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Milligan E T C,Morgan C N,Nanton L E,et al.Surgical anatomy of the anal canal and the operative treatment of hemorrhoids[J].Lancet,1937,2:1119.

[2]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0-13.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2.

[4]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85.

[5] Baird A,Esch F,Momede P,et al.Molecular characterisation of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distribu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in various tissues[J].Recent Prog Horm Res,1986,42:143-205.

猜你喜欢

肉芽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芪榆油纱布外敷对糖尿病足患者肉芽生长及创面愈合的影响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高渗盐水纱联合优拓对肉芽组织水肿创面的效果观察
美容点痣扫斑笔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庆大霉素高渗盐水在手足外科感染性肉芽组织创面换药中的应用
两种制备大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方法比较
鼠神经生长因子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对断掌再植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