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2018-07-08张真彭茹吴婷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简便计算问题及对策小学数学

张真 彭茹 吴婷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难以让学生掌握的就是还是简便计算,这一内容在数学教学中从始至终都占据着重要地位,简便计算不仅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锻炼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其他问题导致简便计算在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教师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策略。本文主要分析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教学面临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一些数学简便计算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简便计算;问题及对策

简便计算是小学数学中的重点问题,掌握好简便计算能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还能开发学生的智力以及逻辑思维,让学生对数学中的简便计算有所认识。因此,教师在传授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应重视教给学生简算方法,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计算能力得到提高。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简便计算的现状

1.教学目标单一化

传统的简便计算作为一种计算技巧,其作用在于对运算律或性质的巩固运用。这就造成了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侧重于简算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对于灵活运用简便计算解决问题的这一层面不够重视。教师往往通过大量繁杂的简便计算题目进行机械重复的练习,达到巩固内化运算律或性质的目的,教学目标单一化。

2.运算律或性质的教学与简便计算教学断层

传统的简便计算孤立起来教学运算律和简便计算,教师往往是本末倒置的:对于运算律或性质一带而过,不厌其烦地讲解例题,然后让学生做练习,以此降低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学生简算意识淡薄

“简算意识”是指面对一个运算问题,能从多个角度,产生多种拓展运算途径联想,并灵活、合理选择简算方法,获得运算结果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学生经过思考后自发的行为。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过分着重于简算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于学生简算意识的培养,于是对于一道可以简便运动但没作简算要求的题目,绝大多数学生都会产生不利的思维定式,按部就班地算下来。

二、小学数学中简便运算的教学策略

1.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运用数字和数字之间的关联和特征,对运算定律加以灵活的运用便能实现简便的目标.举个例子,用356-199,一般的学生会用整数的计算方法来进行计算,学生会把199看成200,在得出的结果之上再+1,就是356-200+1=157,得到结果是157,答案大家都计算出来了,但大家的计算方法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对数字特别敏感,擅长口算,不愿用课本的一步一步的计算方法也能将题目计算出来.学生看到算式和数字就能直接将正确答案说出来,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对数字不敏感,对于运算定律和性质不熟悉,会按照四则运算一步一步进行计算。

2.加强比较,及时梳理

简便计算在新授时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难就难在提高學生在综合练习中灵活计算的能力。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是有一定条件的,因此经常加以比较可以减少一些错误。例如:“21.8-3.9+6.1与21.8-3.9-6.1”、“5.5×3.6+4.5×6.3与5.5×3.6+4.5×3.6”等等。通过讨论比较,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应用这些运算定律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二是质疑探究。如在本期的简便计算中我们经常遇到的:3.56—(1.25—0.44)或1.25÷0.4×0.8。我们不要急于告诉学生能不能进行简算,先由学生自己去计算,然后在把各中方法板书出来,由学生观察发现可以简算。教师再由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来引导学生弄明白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3.形成意识,自觉运用

简便计算的教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它更是一种优化的思想与方法。因此简便计算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得到渗透和应用,以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自觉运用的意识。简便计算的应用要有创新性,简便计算并不仅仅局限于运算定律的应用,如:有些题目可用多种简算方法,如:25×36,①25×36=25×4×9=900②25×36=25×(30+6)=25×30+25×6=900③25×36=25×(40-4)=25×40-25×4=900只要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方法,教师就应该予以肯定,鼓励算法的多样化。教师再引领学生对简算进行优化就可以了。因此在简便计算的教学中,切不可一概而论,应该具体题目具体对待,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创新,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4.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运算性质

在运用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时,首先要围绕定律、性质的基本内容进行练习,待学生熟练掌握基本题型后,再进行适当的展开,最后再拓展提高。比如,学生在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三组题:第一组,基础题:(25+88)×4 (88+125)×8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独立完成;第二组,提高题:99×68 102×68允许个别学生在他人的帮助下完成;第三组,拓展题:99×78+78 101×78-78不要求所有学生都能完成。通过这三组题的训练,班级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真正体现了“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中获得不同的发展”。

三、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课前实践练习,让课堂教学与习题练习同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学好了简便计算,在进行综合数学运算时都能做到游刃有余,进而大大地减少计算时间并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赵久波.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J].现代农村科技,2015(15):62.

[2]王毅.关于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几点体会[J].内蒙古教育,2015(14):51.

[3]居鸿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6(08):115-115.

猜你喜欢

简便计算问题及对策小学数学
加强简便计算训练,提高计算能力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