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8-07-08张妍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篇目全班笑话

张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明确说明课程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而其中“第二学段((3~4年级))口语交际”提出学生“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故此,为了提高学生在表达上的素养,达到课标的要求,本学期做了如下努力:

三年级的大部分孩子爱表现自己,喜欢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对有趣的事情特别愿意与人分享,但表达随意性强,不文雅,没有主题中心,欠缺生动性。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提升学生表达素养的契机。

表达素养的提高,首先在积累,肚子里没有东西,表达出来的内容平涩,无生命力。而背诵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主要方法。巴金曾说过:“我不懂什么文章作法,就是滚瓜烂熟地记下了几百篇经典篇章,然后自然而然地就会写文章了。”茅以升也曾说过:“我小的时候爷爷天天指导诵读经典诗文,大约背诵了400多篇,所以不知不觉就学会了写文章。”不言而喻,这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只要持之以恒地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必定加深学生的语文功底,丰泽学生的语言表达。针对三年级的学生,

一、激励学生利用闲暇时间看短文趣事,分享给全班——激趣积累,文字重组,表达快乐

“小明在街上吃零食,丢下了塑料袋,小王看见了,捡起塑料袋告诉他这是白色污染,小明说我回家把它染成绿色,就不是白色污染啦!”这是我班黄睿宁讲的笑话。在三年级的孩子眼里有很多有趣又搞笑的事情,于是我提议利用课前三分钟讲笑话,每天安排一位同学。语文课首先在笑声中开始。

但是实际并没有理想的好,有一部分胆子不大,发言声音很小的孩子有些怯场。但大部分孩子很活跃,于是,我又调整方案,改为一部分积极的孩子带动胆怯的孩子去说笑话。比如汤凯皓、刘幸彤、彭弘毅、黄睿宁等等这些都是踊跃分子 ,通过表扬、奖励他们,讲笑话的氛围日渐浓厚,慢慢带动了官凯欣、王文月、何嘉朗等一批孩子加入讲笑话的队伍,对这一部分的孩子,我大嘉赞赏,无论他们讲得怎样,我都会很夸张的表扬,比如:“你真厉害,笑话好好笑,你在哪里看来的笑话,表达很清晰!故事的中心你记得那么清楚!”通过我赞美的语言,尽力争取全班参与,也使积极分子知道他们的表达需要注意什么,慢慢的班上很多孩子回家都喜欢去搜集笑话,第二天分享给全班,这无形之中,孩子们说得开心,说的有条理,说的有中心,心里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笑话素材。说的表达就从激趣这里开始。

二、分梯度积累课外阅读中美文佳段——任务积累,潜移默化

我们学校的书香校园是学生们阅读的滋养地,除了每个学期每个学生都能看到4本或以上的书籍,还有一本《雍景和声》供学生们背诵积累,这本书里的三年级背诵科目要求全班都能完成,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每个孩子都能达到最基本的背诵积累,这是一个梯度。

第二个梯度是:语文教材里有些篇目有写作技巧渗透,而且文辞生动有趣,如:《花钟》里,描写花的开放用了不同的词汇和各种修辞,如《盘古开天地》里各种修饰词的运用,等等许多篇目如果积累起来,对孩子的表达都是一副很好的营养品,于是要求学生背诵课文篇目也是每个孩子要达到的积累。

第三个梯度是:倡议我班背诵能力强的孩子把学校发的课外读物里你看到的好词好句抄下来或者背下来。例如《兔子坡》,是一本以环保为主题讲述保护小动物的故事,里面就有很多描写环境的段落,要求孩子们背下来,基本要求是背诵200字以上。能力强的可以背诵更多,课堂上给他们提供展示平台,有多少展示多少,不惜退让出课时给孩子们展示。

三、落实教材中美文佳段的写作要求——仿写表达

“茶壺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学生有积累了,就怕他说不出,写不出。以此为教学点,学生的积累也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让孩子们积累了后能享受到使用的快乐和成就感。

如:略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这首现代诗充满童趣,在写作上也有一定的章法,三年级的孩子能明白理解,于是让他们背诵一些这样的现代诗,如《积雪》等,然后开始仿写:

一个学期下来他们背诵了《饮湖上初晴后雨》、《秋天的雨》、《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等篇目,学生们学以致用了时间顺序,细节描写和各种修辞在他们的作文里,日记里,至少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在这种有针对性的积累里慢慢表达,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一条主轴——积累,而积累也是提升表达素养的一条传统道路。

猜你喜欢

篇目全班笑话
原因
凭什么第一是你的
本刊近五年被四大文摘转载篇目汇总
本刊2013-2017年被四大文摘转载篇目汇总
全班都“疯”了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
幽默笑话
幽默小笑话
笑话两则
笑话六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