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018-07-08李洪
李洪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小学数學作为义务教育中一门主要的基础课程,同样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任务。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激发兴趣入手,使学生的被动情绪转化为愉快、积极、自觉的学习情绪。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出示了几组数,让学生通过计算说出哪个数能被3整除。学生回答后老师宣布:“同学们可以任意说出一个数我就能判断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不信可以当堂验证。"这时,同学们举手说出一连串的数,老师马上准确地做出判断,有的学生想难倒老师,说的数比较大,结果老师不但说的对而且快,学生对老师的正确判断感到惊奇,心里疑惑不解,就问:“老师没有计算,怎么会知道这数被3整除?到底是怎么回事?“学生产生了好奇,进而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起了探究的欲望。
二、鼓励质疑
质疑是创新能力的导火线,是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才能主动学习,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应把引导学生质疑作为课堂教学一个不可少的环节,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
例如,教学“积的变化规律"这节内容时,学生尝试练习后,教师设问:“通过学习积的变化规律,你们还联系到什么,请提出疑问。"几秒钟后,有位学生立即提出这样的问题:“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要
使积不变,另一个因素应怎样变化?"听了这个问题,我感到很惊奇,学生竟能将“规律"扩展延伸,使知识再升华,我真庆幸自己为学生提供了质疑的机会,学生在老师营造的质疑氛围中大胆质疑,及时把心中的疑点亮出来,使潜在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可见,老师给学生一个质疑的机会多么重要,学生从小爱问、乐问,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
三、设计开放性的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开端,教师有意识的设障立疑,创设问题的情景,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使学生从被动接受书本知识转化成创造性的探索知识。例如,比较5/6和2/3的大小,我们把传统的提问“怎样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改为“能有几种方法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结果学生提出了很多种比较的方法,有的说画图,有的说比较剩下的一份,有的说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进行比较,有的说化成分子相同的方法比较等等。这样的提问打破了学生的定式思维,激励他们集中注意力去寻找解题思路和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营造生动、活泼、民主的课堂气氛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宽松、活泼、民主的课堂气氛是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尊重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其次,要注意学生个性特征和心理品质的培养。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敢想、敢问、敢说的学习氛围。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异想天开的问题,也应该给予鼓励,肯定他们敢说的一面,保护每个学生的独创精神。第三,教师要热情鼓励学生善思多问,允许学生说错、做错;允许学生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和做法;要鼓励学生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要鼓励学生“别出心载",“标新立异";要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如教学“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先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有意渗透转化思想,借以暗示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接着老师用亲切、温和的语气对学生说:“今天这节课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用我们所学过的方法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看谁的方法最新颖、独特、有创造性。"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操作,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得出了多种推导方法。有些方法属一般常规思路,有些方法则展现了学生较高的创造性思维水平,出乎老师的意料。尽管他们目前的知识水平还不能从理论上加以证明,但他们凭直觉的这种大胆的猜测是正确的,这是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下取得的一种独创性的结果。
五、明白和讲清创新的意义
我们除了做好以上所有具体工作外,其实有时候我们老师自己明白创新的重大意义和给学生讲清楚创新的作用,是十分必要和非常重要的。这是解决“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的问题。虽然,我们老师目前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都有待大力提高,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的大中专生都是学生中的精英,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只要不从事基础教育,都过得不错。作为教师,不管目前我们得到多少,心怀天下还是应该有的,心怀我国教育事业还是应该的。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必须明白创新对民族、对国家的重大意义。同时,也应该给学生讲清楚创新的非凡意义。只有这样,才可能更好地进行创新教育。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遵循学生的求知欲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从而真正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收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