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8-07-07彭信忠
彭信忠
摘 要:在当前素质教育改革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小学劳动与技术这门学科的教学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帮助。小学劳动与技术强调学生的操作体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积极的劳动体验,树立劳动观念,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發展。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劳动与技术;动手能力;培养
一、引言
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小学劳动与技术这门课程基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希望通过手脑并用,实现操作与思考的相互促进,注重学生的发现和体验,注重学生的感悟和内化,希望小学生在动手劳动中实现良好品质的塑造。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师要优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其实践和创新意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二、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意义
劳动与技术学科在很多人的概念中一直属于偏远学科,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导致劳动技术教育摆不到应有的位置。他们最多只能从理论上承认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实践上自觉或不自觉地弱化劳动技术教育的地位,如安排教师的随意性(劳技教师年龄偏大,且80%以上都是其他学科调整下来的老教师充当)、劳技课被作为“副课”而随意挤占等。因此,很多“兼职”劳技教师不可能也不想花心思去考虑如何提高劳技课的教学实效,造成了劳技课教学质量的低下。以“纸工”为例,上课时,教师说说制作过程和方法,学生根据老师讲解去完成作业,这样一节课就结束了,完全是落后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劳技学科能在学生愉快动手操作过程中,培养创造力、想象力,是别的学科无法比拟的。在课题研究过程,要转变观点,由教师讲变学生主动学,探索一条劳技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探究性学习能力教学模式。开展和实施劳动与技术探究性学习研究,学生要完成由被动变主动学习的转变,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掌握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以动手操作为出发点在“探究问题中学”,动手、动脑、尝试、探索,由学会技术到会学技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真正成为劳动与技术学习的主人。
三、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
1.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
作为教学进程的引导者,教师需创设良好的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方法,将相关知识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大胆尝试.增强主动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积极性,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布置实践活动内容,合理安排实践活动的程度与进度。如与多媒体结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在班里交流讨论,将所学的劳技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式显然更适合小学的劳技教学。教师要培养小学生主动观察生活中体现劳动与技术课程知识的意识,并且探索该如何解决和应用。这样能够培养小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进而提高其综合素质。此外,教师需不断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定时总结教学得失。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是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关键点,只有始终使学生以积极探究的态度去进行学习实践活动,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与质量。比如在讲授“植树”相关内容时,可为学生们联系义务种植基地,带领学生在植树活动中体验劳技课程的实践性。而后,还可分派学生轮流浇水、修剪等,对所植树苗长期照顾。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能使他们积累大量的生活常识,亲近大自然,还有利于其形成责任担当意识。相比于单纯地在教室内讲授劳技知识,小学生们当然对这种课外实践活动更感兴趣,也更愿意跟老师交流和增进感情。通过此类活动,我们才能引导学生真正明白学习这门课程的价值和意义。
3.做好课外延伸,使学生保持劳动的热情
当然,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仅仅依靠课堂时间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做好课外作业的布置,以完善小学生的水平,同时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劳动热情。毕竟小学生缺乏坚持的精神,而平时的课余时间也较多,这样教师就可布置多样化的实践作业,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使小学生真正具备劳动的精神。为此,教师可布置给不同小组的学生不同的劳动课题,促使他们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展开劳动,同时鼓励他们在合作的过程中,书写劳动日记。这样在上课时,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还可鼓励小组成员说一说自身在劳动过程中最深刻的体验与最大的收获等,大家相互交流思想的同时,对劳动与技术课程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结语
总之,小学劳动与技术这门课程在当今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具有重大的教学价值,主要是为了从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技术要求,通过现实的亲自操作过程获得直接经验,让自己去尝试解决新问题,培养探求新知识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杨军.试论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7(02):58-59.
[2]卞文霞.让技术融入课堂——谈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学苑教育,2017(01):90-91.
[3]王金鹤.谈小学劳动技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教育:文摘版,2015(07):125.
[4]董玉红.谈小学劳动技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4(08):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