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理论下的词语品析法范例
2018-07-07牟芹
牟芹
内容摘要:语用教学,简单而通俗地说,就是师生共同探讨和学习如何使用语言,用严谨的科学术语表达,就是通过对具体语境中话语的揣摩、感悟、探讨、运用,学习并获得在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具体语境中说话和写作,达成交际目的的素养和技能。在阅读中品析词语,是应用教学的基础性方法。
关键词:语用 词语品析法 案例
《天路》是北师大版以“路”为主题的一篇文章。我施教这篇课文的时候,从词语的品析入手,收效显著。
【教学片断1】
师:请默读《青藏铁路简介》第一段,勾画出系列动词,并体会动词的准确性与生动性。
生:默读——它犹如一条巨龙,穿崇山峻岭,越草原戈壁,过盐湖沼泽,奔腾在莽莽的“世界屋脊”上,人们惊叹地称它为“天路”。
生:这段文字中,“穿”、“越”、“过”、“奔腾”这几个动词准确连贯地描述了青藏铁路的磅礴气势。
师:请同学们一边读句子,一边用手势演示一下这几个动词的状态。
【评析】
动词是文学作品的精华所在,它呈现的是一个过程,展示的是一种动感的画面。动词的含义不能靠翻阅字典来解读,要靠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感知,要靠具体的动作来领悟。老师用朗读、勾画、手势等方式理解动词的准确应用,实在是纯朴而有效的方法。特别是手势演示,有艺术感染力,有韵律感,并将这种感觉自如地传给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在视觉上产生一种美感,内心产生一种动感。
【教学片断2】
师:诗歌中写道:“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这里的“清晨”与“黄昏”两个词语是“时间”的表达,它们是确指还是一种泛指?
生:他们是确指。听说要修筑铁路,我很高兴,清晨来到青青的牧场,看美丽的风景,黄昏站在高高的山岗,看另外一幅美丽的景色。
生:是泛指。这两个词语,说明藏家儿女日日盼,年年盼的心情。
师:两个词既是确指,又是泛指。读着这两个词语,我们既可以具体地看到不同时间段的不同景色,又可以感受到藏家儿女渴望“铁路修到我家乡”的那种不能割断的急切心情。
【评析】
作者写作的时候,总会从许多具体的形象中筛选出典型的代表性的形象,并使这些形象附着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教学时,我的这个“确指还是泛指”的问题就让学生感悟到了“以点代面”的写作技巧,即选取具体的人、事、景、物以及时间与空间概念等,用这种具体可感的“象”,表达深远广袤的“意”。
【教学片断3】
师:“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诗歌中为什么用“那”字而不用“这”字?
生:“那”是“远”指,“这”是“近”指。
生:“天路”是通往天上的路,说明路很神奇,很遥远。就像“黄河远上白云间”一样,所以要用“那”字表示这种意思。
生:说明作者不是站在铁路旁边观察的,而是站在离铁路比较远的地方观察的。
师:请同学们伸出手,比划比划。
生:伸手比划,表达天路的“遥远”。
【评析】
“那”字隐藏在诗句中,极其普通,但它与“天路”的意境密切相关:它描绘着铁路绵延高远,直上云天的情景。如果将“那”换成“这”,效果就截然不同了。我应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体悟“那”和“这”所指代的不同范围,同时用伸出比划的方法,引领视线伸向远方,感悟铁路的绵延高远,其方法很巧妙。
【教学片断4】
师:“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这一节中,那个词语展现出天路的魅力?
生:神奇。
师: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请同学们浏览课文中的辅助材料《青藏铁路简介》第二、三段内容,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说说为什么那是一条是神奇的天路?
生:“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复杂多变,大部分地区是不宜生存的生命禁区。在青藏高原上修铁路面临着高寒缺氧、终年冻土、生态脆弱等巨大困难”,而我国的设计者和建设者克服了这些困难,把铁路修通了,所以神奇。
生:因为创造了许多世界之最,诸如最高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车站、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清水河特大桥,所以神奇。
【评析】
“神奇”是这首歌词的眼睛。当巨龙一样的铁路真的出现的时候,藏家儿女对这样的铁路发出了“神奇”的感慨。“神奇”的具体所指是什么?我让学生阅读相關材料,并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描述,有效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语用学理论的阅读教学方法研究》(GS[2017]GHB0178)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东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