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8-07-07曹俊峰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童话策略农村

曹俊峰

内容摘要:农村小学的童话教学中,既没有根据童话本身的特点激发儿童的想象力与儿童的语言感知力,也没有根据农村学生的认知特点去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儿童对童话的热爱,因此,改革童话教学势在必行。

关键词:农村 童话 教学 策略

一.激活想象,走进童话的世界

1.创设情境,展开想象之翼。一堂好的童话教学课堂应该是声情并茂、情趣盎然的。要创设这样的课堂情境,就需要挖掘教材中的情境因素,并加以利用,使之成为课文学习的精彩“前奏”,引领学生更快地进入童话的世界,激起想象的涟漪。笔者执教《夏夜多美》一课时,以这样的语言导入:“当蛐蛐唱响第一支小夜曲的时候,当萤火虫点起亮闪闪的尾灯时,当蜻蜓舒展开轻薄而透明的翅膀时,院子里的老奶奶摇起了大蒲扇,夏天就这样来了。夏天的夜晚,星星会眨眼,青蛙会唱歌,你呢?有什么发现呢?”教师的开场白紧扣课文的时间——夏夜,以优美、抒情的语句拉开了夏夜的序幕,营造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在这样的夜晚,任何美好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当学生走进这个美丽的夏夜时,童话之旅就开始了,想象之翼也打开了。

2.品词诵句,丰满想象之翼。童话的语言是浅近、生动、简练、质朴的,是学生模仿学习的对象,对发展其语言能力有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品读文本,理解文本,体会文本,带领他们进入童话世界,丰富其想象力。一年級下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的第一段描写了一群可爱的小蝌蚪,“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教学时,充分利用文本的语言,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他们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来指导朗读。句子中“大脑袋”就让学生大声地读“大”,“黑灰色的身子”突出黑灰色,“甩着长长的尾巴”中故意将“长长”二字拉长着读,这样,学生们在朗读的时候,觉得又开心又好玩。同时,笔者还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在头脑里想小蝌蚪的样子,这样既认识了小蝌蚪完整的形象,又感受到了小蝌蚪活泼可爱、娇小调皮的特点,培养了他们的童话语感。

3.观图察意,放飞想象之翼。低段学生对课文中色彩鲜艳的插图也很感兴趣,他们通过观察插图来感知人物形象,再现童话的场景,了解故事的梗概。笔者上《纸船和风筝》一课时,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进行想象说话的训练。学习第三小节时,为落实小熊乐坏了的心情,张老师做了这样的安排:出示课文中的第一张插图,同时出示这样的句式: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得( )。引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将句子补充完整。画面中小熊的表情、动作都落在学生细细的观察之中,教师又及时引导孩子想象:小熊还会说些什么呢?简单的一幅插图,经过教师的巧妙设计,不仅落实了词语“乐坏了”,还在观察后尽情想象,再现了小熊可爱的童话形象。

二.表演激趣,体验童话的魅力

1.对于科普类童话,可用表演激发兴趣。一年级上册的《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科普性文章,如果只是学习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对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为此,笔者先准备了小壁虎、小鱼、老牛、燕子和壁虎妈妈的头饰,然后找五个学生分别戴上头饰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按照课文内容,“小壁虎”失去了尾巴很难过,接着去向小鱼、老牛和燕子借尾巴,却遭到动物朋友友好的拒绝,“小壁虎”伤心地回到壁虎妈妈身边,高兴地发现自己长出了新尾巴。表演使课文中抽象的内容一下子变得生动、形象起来,还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增强了他们对课文情景的真实体验,满足了学生喜欢表演的天性,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2.对于难理解的词语,可用表演帮助理解。在低年级童话教学中,靠教师口头上的讲解来使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字词,是很难达成目标的,同时也是学生很反感的一种形式。为此,在教学中遇到学生难以理解的词语,可另辟蹊径,如采用表演、体会的方式来帮助理解。学生们在表演中感悟、体会,把抽象的字词转化为形象的表演,在文本与心灵的对话中,不仅理解了词语,而且还提高了语文素养。

3.对于多角色的对话,可用表演体验情境。童话故事中一般会有很多人物和对话,而这些对话往往是促进故事发生或发展的重要部分,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对话进行表演,以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在熟悉课文语言并能熟练运用的情况下,加上自己的肢体动作,将小动物的心理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在创造故事形象的同时,也使自己在故事中走了一回,真正成为了故事中的主人公。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农村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课题立项编号:GS[2017]GHB1770)子课题。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汉家岔镇教育管理中心)

猜你喜欢

童话策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