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独特体验的阅读教学
2018-07-07刘宾
刘宾
内容摘要:体验性阅读把编者和教师的对文本的理解只当做交流中的一种信息,在这种信息的引导下,学生既可以接纳编者和教师的观点,也可以质疑这些观点,甚至完全可以推翻这些观点,在基本价值取向确定的继承上完全可以有自己的独特体验。
关键词:独特体验 阅读教学 案例
《圆圆的沙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的一篇童话,写的是一颗沙粒想变成珍珠却受到同伴的讥笑,但它坚定不移地为了自己的目标活了下来,最后成了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的故事。
【教学片断一】
师: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课题。
生:圆圆的沙粒(重音读了“圆圆”一词)。
生:圆圆的沙粒(重音读了“沙粒”一词)。
师:读了课题后,你猜想课文写什么?
生:课文写沙粒的形状:圆圆的,很光滑,很透亮,太阳一照,会出现很多种颜色。
生:课文写沙粒的梦想。沙粒原来很丑陋,后来在妈妈的培育下变成了珍珠,圆了自己的梦想。
生:课文写的是沙粒为建筑公路、高楼做出的贡献。
【评点】体验性地品读题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发散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会对海底世界产生好奇心,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拓展了他们的思维,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片断二】
师:熟读课文后,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
生:我最喜欢的句子是:一颗圆圆的沙粒十分真诚地向同伴们说:“我要变成一颗珍珠,成为有用之材。”我体会到:这是一颗勇敢的沙粒,它原来是一颗很普通的沙粒,现在居然想变成一颗珍珠,所以我觉得它很勇敢。
师:你在评价的时候,用了一个很强调的词语——居然,这个词真能反映出沙粒的勇敢。假如你就是这一颗沙粒,请你把它的勇敢读出来。
生:读。
师:你把“要”字读得很重,还把“有用之材”这个成语读得比较重,真的显示出了沙粒的勇敢。
生:我从这个句子中的“有用之材”体会出这是一颗有理想的沙粒。
师:“有理想的沙粒”!请教你什么是“有用之材”?
生:“有用之材”就是不只做一颗沙粒,静静地躺着,要把自己变成给人们有用的材料,比如,变成珍珠。
生:有用之材就是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师:你把这个成语的意思引申得很准确。
师:你们还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生:我喜欢的句子是:“可是,圆圆的沙粒已经下定了决心,坦然地钻进了蚌壳里。”我是从“下定了决心”体会到了这是一颗坚定的沙粒,因为前面提到同伴们都在嘲笑他,但他还是“下定了决心”,钻进了蚌壳里。
师:什么叫坦然?
生:“坦然”是指心情平静。前面课文说到同伴们不但不理解,反而嘲笑圆圆的沙粒。在这种情况下,沙粒仍坦然地钻进蚌壳,所以我觉得这是一颗坚定自信的沙粒。
【评点】:语文的本体,就是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语文教学,必须紧扣语言的感悟与积累。词语与句子是学生理解语言的载体,只有紧扣这些内容,才能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再次得到提升。
【教学片断三】
师:同伴对沙粒的行为议论纷纷,他们可能说些什么?
生:啊呀,从今以后,你再也看不见美丽的阳光、奇妙的海景,听不到滚滚的涛声了!
生:你简直是把自己关进了牢狱,太可怕了!
生:漫长的一年过去了,你始终还是一颗沙粒,放弃吧!生:又是一年过去了,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什么时候是个尽头呀?
……
【评点】童话的最大特点就是想象。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以圆圆的沙粒的身份和同伴的身份进行对方,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方式。在这种训练中,学生身临其境似的進入童话世界,与文中的主人公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与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融为一体,深入地体会圆圆的沙粒此时此刻的所思所想,真正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
【教学片断四】
师:学完课文后,你明白了什么?
生:我觉得我们不能像其他沙粒那样嘲笑别人。
生:远远的沙粒跟丑小鸭有点像,不自暴自弃。
生:老师,我们已经学了《我想》这篇课文,知道了要去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所以圆圆的沙粒要想钻进蚌壳里变成珍珠,也要和爸爸妈妈商量。
……
【评点】
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也曾说过:“儿童有他特有的想法、看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想法、看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想法、看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愚蠢的。”因此,阅读教学应减少烦琐的分析,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与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在各抒己见中,放飞了心灵,驰骋在广阔的学习空间,不仅个性得以发展,能力更是得以提高,还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独特体验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立项编号:GS[2017]GHB1720)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汉家岔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