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三种新型学习方式的应用
2018-07-07漆富海
漆富海
内容摘要: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新型学习方式是指对陈旧学习方式进行改革后形成的又一种适宜时代发展要求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是基于发现性的学习方式,我们称之为三种新型学习方式。
关键词:阅读教学 新型方式 应用
阅读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应用三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呢?
一.自主阅读
1.反复诵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对于一些文质兼美的经典文本的诵读,特别是通过反复诵读来觉悟、顿悟,远比动辄对话、提问、讨论、质疑、探究、创新让学生更有收获。
2.词语积累。词语是构筑语言大厦的基石,词汇的贫乏显然不可能使思维缜密、情感丰富、表达准确。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自己注重词语的积累,通过一定量的词语积累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3.深度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指出:“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是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轻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性。惟有这样阅读,才能够发掘文章的蕴蓄。没有一点含糊。也惟有这样阅读,才能够养成用字造语的好习惯,下笔不致于有误失。”
4.背诵。黎锦熙先生说过:“背诵是一种最野蛮的手段,也是一个文明的办法。”青少年时期记忆力最强,多背诵一些古诗文和文质兼美的现代文,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十分有效的。
二.自主探究
1.寻找值得深思的质疑点
质疑,是阅读的深化,是阅读质量提升的契机。教师通过对“质疑点”的强调、引导和研究,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既可以补充完善“信息点”又可触发新的“鉴赏点”,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精神。提倡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质疑,教会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自行解决“质疑点”中提出的问题,应该成为这一教学环节的主要目标。好的读者总是善于提出问题,也善于在发现理解产生困难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表现出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当读者意识到自己遇到了理解上的困难时,较为有效的补救手段通常就是回看策略。所谓“回看策略”就是在发现理解困难时,根據出现的问题,对词义、语句、段落、篇章进行再度提取、分析、加工,以求得正确、全面的理解。而延期求解策略则是对于阅读时未能理解的内容暂时不予理会,留待阅读完全文后再做处理——当文章的全局在握或者掌握了更多的材料时,阅读过程中的困难很可能就会迎刃而解。
三.合作交流
1.民主地对待学生,形成“协调——冲突”的平衡机制
现在要找出一位公然宣称自己是搞专制的教师恐怕很难,但单纯地把民主作为手段来使用的教师并不少见。他们以为民主仅仅是工作态度、工作方式,甚至只是一种姿态,是哄学生的小技巧,是为了让学生听从的临时性措施。这样的“民主”只会走向权力至上、教师至上,最终埋下冲突的祸根。真正的民主是把民主当作追求的目的,把民主看做是人应有的最基本的社会权利。教师应时时提醒自己: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可剥夺的利益和主体尊严。民主与集中是一对矛盾关系,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教”和“学”也是如此。师生关系是活生生的动态的社会关系。既然因这种关系而产生的冲突是正常和不可辟免的,就应该抛弃过去那种企图一劳永逸地把冲突消灭在萌芽状态的幼稚想法。要知道,没有冲突,就没有真正和谐与浓厚的师生关系。虚假的稳定局面可能孕育更大的破坏性冲突。明智的做法应是一方面正视、允许合理的师生冲突的存在,另一方面将冲突“制度化”,就是建立各种规章制度:设置意见本、开会、辨论、磋商等,保证学生有一个理性地发泄内心不满的“安全阀”。
2.正确处理主体信息和多元信息之间的关系。一是文本的信息,有主体信息也有多元信息,表达文章主旨的信息是主体信息,其他的文化因素是多元信息。二是课堂的信息,围绕文本主旨解读的信息的是主体信息,用各自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去丰富解读是多元信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就是主体信息,“一千个”就是多元信息。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抓住主体“哈姆雷特”然后才是个性化的理解和体验,假如热衷于“一千个”,学生的基本能力——概括能力将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注:本文系甘肃省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效课堂建设中的新型学习方式研究》(BY[2017]G27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平头川镇平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