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告白》:人性之恶

2018-07-06孙雨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性恶论

孙雨

摘要:影片《告白》是由日本导演中岛哲也拍摄的,该片通过对人性之恶的无限放大来突出主题,由此引起观众对于“人性之恶”的关注。用荀子的“性恶论”来说,以人性之恶来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关键词:《告白》;人性之恶;性恶论

一、人性之恶

(一)神职者:樱宫正义

作为父亲,他为女儿的未来放弃了婚姻,甚至在爱美死后,他才第一次抱着女儿。当他知道森口老师准备抽自己的血去复仇时,他主张要以德报怨,相信学生会重新做人。影片中“正义”的存在很短暂,由于艾滋病并发症的出现,他早早离开人世。

(二)殉教者:北原美月

她的不幸来源于自身的迷茫,美月没有因为修哉是杀人凶手而害怕他,反而想要了解他。美月知道,修哉所作的一切不过是希望自己的母亲能够看到。在她眼里,修哉是一个寂寞的人,他渴望别人的认同与赞美。但美月错误预估了自己在修哉心中的分量,在她向修哉说你是一个有恋母情结的人时,修哉的魔爪伸向了美月。

(三)慈愛者:下村悠子

她是溺爱孩子的母亲,森口老师来家里向直树询问为什么死的人是爱美?下村悠子却在心疼直树小小年纪便要面对这些事情;当她知道直树喝了带有艾滋血液的牛奶时,她不住的谩骂着森口老师,却全然忘记了老师也是母亲,她也想要保护自己的孩子;当直树亲口说出爱美死亡的真相时,她不愿相信,但又无可奈何。最终她决心带着直树一起去死,逃离这个世界。

(四)求道者:下村直树(B)

他胆小怯弱,因出入游戏厅被抓到警察局,森口老师没有来接让他心生恨意。从小到大,直树一直活在母亲的庇护下,修哉的靠近让他错以为自己有了真正的朋友,而听完修哉的话让他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他迫不及待的想要证明自己。直树毫不犹豫的将爱美抛到泳池里,并且放声大笑,其实犯罪就在一念之间。

(五)信奉者:渡边修哉(A)

他是被母亲抛弃的孩子,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得到母亲的关注。他的防盗钱包在科展获奖了,但同天的头条却是露娜希事件,他计划做更坏的事情来引起别人的关注。修哉在向森口老师叙述自己杀害爱美的时候甚至露出了笑容,而美月作为唯一理解修哉的人到最后也不得善终。

(六)传道者:森口悠子

她在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故事时,看似宽容的表明不会将杀害爱美的同学说出来,实际上却在字里行间表露的清楚无疑,她用一种看似温柔的方式给两位杀手铺好了一条通往绝望与煎熬的路。森口老师在与维特老师聊天时,恰巧被美月看到,她将心事真实展露给美月,即使是传道授业的老师也是普通人,她也想要为自己所爱的人讨公道。在修哉按下炸弹后,她的电话无疑是在向修哉扬起自己胜利的旗帜,她的一句“咚锵”为这一大局划下句号,这是一场疯狂的报复。

二、主题意蕴

(一)复仇母爱

整部影片是由“复仇”框架的故事,森口老师因为爱美的不幸遭遇计划“复仇”,想要通过自己的方式去为女儿讨回公道,她复仇的对象是修哉与直树。首先,森口老师利用社会舆论,在课堂上讲女儿爱美的遭遇,利用同学们的同情心对修哉与直树进行精神施压。其次,她利用维特对樱宫正义的崇拜,错误引导维特为直树进行家访。每周一次的家访让直树走向毁灭,甚至失手杀死自己的母亲。最后,她将修哉制作的炸弹移放到他母亲的办公室中,在修哉按下手机键的那刻完成自己的复仇。

母爱的力量是伟大的,甚至可以将人毁灭。森口老师为女儿离开工作岗位向学生复仇;下村悠子的爱是压抑的,母亲的认可、夸奖以及对于过错的推脱让直树的心理逐渐畸形,最终在发狂中误杀母亲;修哉母亲的爱是一种强迫,“要是没有你就好了”,对孩子的否定使修哉心理扭曲,母亲奉子成婚与父亲有了新的家庭,这都使得他拼命的想要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二)犯罪成长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做出不好的事情,甚至是犯罪。成长是残酷的,需要整个社会的保驾护航。

修哉(A)的犯罪是因为从小缺失母爱造成的心理扭曲,他迫切的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以此得到母亲的关注。他的犯罪行为不仅是早年母亲的不当行为引起的,更是整个社会的不当言行引起的。修哉的母亲没有给修哉讲过童话故事,而是将可爱的玩偶拆满一地,小小年纪便去听母亲讲牛顿定律。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设计了“防盗钱包”,但却没有得到别人的表扬夸赞,媒体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露娜希事件”,对于修哉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讽刺?面对唯一理解自己的美月,修哉但凡有一丝正常人类的思考,也不会将她看成自己的玩具并将她杀害,就像修哉说的,没有人和他说过,杀人是不对的。

直树(B)的犯罪是因为母亲的宠爱造成的,母亲的肯定与现实的否定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受到修哉的讽刺之后,他迫切的想要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母亲的溺爱让直树没法认清自己,如果下村悠子可以用正确的方式鼓励直树,引导直树正视自己,直树就不会像现在一样迷茫;如果森口老师可以在直树闯祸后及时出现,而不是找其他人帮忙,直树和老师之间会不会多一些信任,而爱美会不会因此逃过一劫?只可惜,成长的路上没有如果。

三、性恶论

性恶论,以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家庭

修哉想要的只是母亲的关注与肯定;直树想要的只是别人的认可。还记得影片中修哉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只是想要有人称赞我。

在修哉很小的时候,母亲便对他说,“要是没有你就好了”,对于孩子来说,这未尝不是一种伤害。在修哉最需要陪伴的年纪,他的母亲离开了家。如果修哉的母亲当年肯为修哉做出牺牲,一直陪在修哉的身边,修哉会不会又是另外一番模样?如果修哉母亲在离家之后没有断了与修哉的联系,而是继续鼓励他、教育他,现在的修哉是否还会心理扭曲?如果修哉的父亲在娶了新的妻子后没有漠视修哉,而是给予他足够的爱,现在的修哉是否会健康长大?

直树胆小羞涩,母亲的信任让他越来越自卑,最终为证明自己生命的意义而夺走了别人的生命。当森口老师询问时,母亲非但不怪他,还维护直树,没有为直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果直树的母亲可以正视自己的孩子,理性的帮助他,那么直树是否会成为一个自信的人?如果直树母亲在森口老师家访后好好与直树交流,而不是一味的保护与推卸责任,直树是否会从压力中走出?

(二)学校

学校应该肩负起帮助学生的责任,而老师和学生之间也应该像朋友一样的相互信任。森口老师是不相信学生的,无论是女同学的短信求助,还是直树被扣押在警局,森口老师都不亲自出面解决问题。作为传道者,森口老师并不合格,她没有向樱宫正义老师所希望的那样以德报怨,而是用自己的方式来报复学生。新来的老师维特,他没有自己的判断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森口的复仇计划。

影片中提到的“露娜希事件”,仅因为她对药品知识的了解来自老师,她的老师便要受到责罚,这样的决定对于老师来说是不合理的,学校不应该将过错全部推给老师,自己高高挂起。学校作为学生的第二个家,不单要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校,都应该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关心、爱护学生,正视学生的疑虑,及时發现学生遇到的问题并给予解决,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三)社会

修哉成立天才博士研究网并上传自己的小发明,但没有得到关注。后来他改发一些虐杀小动物的图片却受到大家的欢迎,这样的事情极度扭曲了孩子的心灵,恶力量的萌发不仅是因为修哉母亲的冷漠,更多的是社会的冷漠。修哉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防盗钱包”,但得奖的新闻却占较小版面,同一天的头条新闻“露娜希事件”为修哉等青少年树立了坏榜样,现在的媒体应该多报道一些积极向上的新闻,为青少年提供正确的导向。

社会肩负着保护青少年的责任,但《少年法》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助长了青少年犯罪,社会对此现象要加强关注。社区应多开展一些心理健康、心理辅助等课程,积极了解包括学生在内的广大市民的心理问题并给予妥善处理,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环境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影片《告白》从每个人的角度来诠释生命的意义,这些悲剧的人物就是社会的缩影,没有什么所谓的胜者,每个人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宣扬“性恶论”,号召人们重视道德教育,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猜你喜欢

性恶论
“互联网+”对人性假设的影响
荀子的“化性起伪”与“礼乐教化”思想
荀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