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懂故我在

2018-07-06康佳怡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张爱玲文学

康佳怡

摘要:张爱玲在给胡兰成的情书中,写了“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八个字。这是一句不问世间问是非的话,她所说的慈悲,并不是悲天悯人的慈悲情怀,而是明了于心的受之当然。这也是张爱玲创作中的一贯心态。纵观张爱玲的文学作品,虽然掀开了生活的华美衣袍,展现了千疮百孔的多面人生,但是她笔下的事件,皆是小事小非,她笔下的人物,皆是小奸小坏,可以说,就是因为她懂得了人性、懂得了生活、懂得了艺术,才以这样一种超然而绝卓的姿态存在,故可谓——我懂故我在。关键词:张爱玲;我懂故我在;文学

张爱玲的“懂”,既有入世的热闹,也有出世的凉薄,而这一切反映到她的文学作品之中,使她成为中国文坛最特别的存在。

一、懂得人性之冷漠

张爱玲的父亲是一爪“遗少”,一生性格乖张、庸庸碌碌、挥霍无度,张爱玲的母亲是一个新式女性,反对封建礼教、追求个性独立、身心漂泊无依,这样性格迥异的两个人,完全没有共同语言和感情基础,是人们意料之中的事。然而,可悲的是,这样背道而驰的两个人,却在一件事情上殊途同归——那就是对于子女的冷漠凉薄,甚至是狠毒无情。父亲的虐待、后母的刁难、母亲的漠视,使张爱玲从小就体会到人性之冷漠,而这一人生感悟映射到她的作品当中,就有了《金锁记》中尖酸刻薄、嗜钱如命的曹七巧;也有了《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刻薄寡恩、自私自利的家人“群画像”。

二、懂得人情之冷暖

看过张爱玲传记和散文的人应该都会发现,在张爱玲记录日常生活的文章中,有一位“出镜率”极高的女性——她的姑妈张茂渊。与跟生母之间的相处相比,张爱玲跟姑妈之间的相处似乎更加和谐与温馨,而张爱玲的姑妈对于张爱玲来说,也不仅仅是一个长辈,而是同时扮演着亲人、朋友、知己甚至人生导师等角色。从某种程度来说,她让张爱玲的人生更加圆满,使童年至少年时期的张爱玲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家庭的破碎、父亲的虐待、继母的挑剔、母亲的远离,还有亲人的温情和朋友的理解。也正是这样,让张爱玲更加懂得人情冷暖,使她的人生中,不止有凉薄,还有温情。而这种温情,也体现在了张爱玲的文学作品当中。比如,《小艾》中的小艾,虽然在做女佣的时候饱受折磨和屈辱,且留下了不能生育的病根,但是她并没有就此对生活充满仇恨,而是带着满腔的热情认真经营跟金槐的婚姻与爱情,并且为了照顾来逃难的婆婆一家,忍辱负重,再次出去给人当女佣。故事的结尾,张爱玲给了小艾一个温情的结局小艾跟金槐终于团聚了,并且在工厂当了工人。而‘引弟引来的弟弟已经在途中,就快要到了,不知道是弟弟還是妹妹。小艾有时候想着,现在什么事情都变得这样块,将来他长大的时候,不知道是怎样一个幸福的世界……”

再比如,在《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前半生坎坷多变,波折不断,即使在遇到范柳原之后,感情上也依然漂泊不定、生活上依然孤苦无依,乃至她不得不拿自己当作赌注,远赴香港,博取范柳原的爱情,挣一个合法的婚姻地位,换下半生的现世安稳。然而,面对情场老手,白流苏又岂能轻易凯旋。此时,张爱玲展现了自己温情的一面,她用残酷的战争成全了白流苏的爱情,故事的最后,“狂轰滥炸,生死交关,牵绊了范柳原,流苏欣喜中不无悲哀,够了,如此患难,足以做十年夫妻。”

张爱玲的故事虽然多以悲剧结尾,但是从她的字里行间,却也能感受到她对于主人公的同情与悲悯之心,这表明在她的内心深处,并非只有凉薄而无温情,只有真正见识并理解了人情冷暖的人,才能真正的以冷静克制的语气,表达汹涌澎湃的情感。

三、懂得人间之世俗

张爱玲曾经说过:“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对于提倡含蓄内敛、淡泊功名的中国人来说,将“想要出名”宣之于口就已经俗不可耐,又急不可耐的说“要趁早”,简直是突破了俗气的底线。然而,张爱玲就是这样一个“俗气”的人,也正因为她了解人间的世俗,才让她在生活中看透了世俗之后,反而不被世俗所扰;在作品中道破了世俗之后,反而显得超凡脱俗。

在生活中,张爱玲跟胡兰成的爱情故事早已经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这段爱隋故事,自始至终也透着浓郁的世俗之气——爱情缘起于才子佳人之间的互相欣赏,缘灭于“渣男”的屡次‘劈腿”。在他们恋爱的过程中,张爱玲还曾在送给胡兰成的照片背面题字:“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可见,再才情万丈的才女,在爱情面前,也变成了俗人一个,沦为“尘埃”。

四、结语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处处体现着“我懂故我在”的独特气质。因为张爱玲的“懂得”,成就了一段又一段精彩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传神的人物,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艺术财富。

猜你喜欢

张爱玲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九月雨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对“文学自觉”讨论的反思
梦里梦外——评张爱玲《天才梦》
聆听流行歌中的张爱玲
张爱玲:生命如奇服一样斑斓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