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投资控股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探析

2018-07-06童涛

财会学习 2018年17期
关键词:集中管理资金

童涛

摘要:如何在保证资金正常流转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资金冗余,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集团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我国企业集团中特有的国有投资控股集团为探讨对象,分析国有投资控股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现状、推行资金集中管理的难点,根据国有投资控股企业集团的特点提出适合其管控要求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以期为同类型企业推行资金集中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投资控股;资金;集中管理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保证企业资金的正常循环是企业发展经营过程中的重点关注所在,正是由于资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如何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是所有企业都必须予以足够重视的问题,对于大型企业集团来说,通过在企业集团层面推行资金集中管理是提高资金整体效益常用的常用做法,国有投资控股集团作为我国企业集团中的一种特有形式,其在成立时的企业背景、经营过程中的经营模式、范围等方面与一般企业集团有不同之处,正是由于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国有投资控股企业集团在进行资金集中管理时与一般企业集团相比具有其独有的特点,同时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问题。

一、国有投资控股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现状

(一)集团总部监控资金能力弱,下属各成员单位合作银行比较多,账户比较分散,集团层面无法实现及时的资金监控,由于资金不够集中,各单位间资金存量与资金需求极不平衡,这样就造成一方面部分成员单位大量资金闲置,另一方面有部分单位又需要到金融机构融资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导致集团存在资金“三高”(银行存款高,银行贷款高,财务费用高)现象,财务结构不合理。

(二)集团总部未形成对资金进行事前、事中控制机制。目前国有投资控股类集团公司大都建立了包含资金预算在内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但大都不能对瞬息变化的现实进行跟踪并及时调整。由于成员企业基本各自为政,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均不能及时掌握成员企业的资金状况,导致集团总部不能及时获悉资金预算上报及执行情况之间的差异情况,如此就不能发挥资金预算的真正作用,对资金管理增加困难,也将容易影响到集团资金链的正常运转。

(三)集团总部不能及时获取准确的财务资金信息,从而影响到集团的经营决策。企业财务信息作为企业对外展示的窗口,是企业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国有投资控股企业目前大部分都趋向于分权管理,所属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极有可能截留财务资金信息,甚至存在舞弊而提供虚假的财务资金信息,导致集团层面不能及时掌握真实准确的财务资金信息,这不但直接影响了企业层面的决策效率,也不利于政府对国有企业进行宏观管理。

二、國有投资控股集团推行资金集中管理的难点

由于国有投资控股集团的形成背景较为独特,使得其在企业战略、经营方式、管控模式等等方面具有独有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使得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在资金集中过程中阻力较大,资金的集中度也受限,主要表现在:

(一)国有投资控股集团母子公司管控模式的先天缺陷

目前我国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大多是投资型管控模式,在该模式下,集团总部不直接控股公司的管理决策,控股公司的经营管理往往由其自主决定,控股公司具有独立的财务决策权,如此若强行推行资金的集中管控,将大大打击子公司经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大多是复合型企业集团,各控股公司处于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行业特点和地域特征,如果将资金高度集中于母公司,成员单位很容易因资金审批流程而贻误市场机会。

(二)有关政策的制约

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大部分都是国有独资企业,与政府层面有着密切且特殊的关系,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在承担政府的特定任务时,往往也会得到政府方面的资金支持,如财政拨款及政府债等专项建基金,这些资金收到严格的政府监督,一般要求专款专用,这使得这部分资金流转受限,影响集团层面资金的集中管控,此外,根据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资金监管要求,控股股东严禁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若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存在所属的上市公司,上述要求也将对集团层面的资金集中带来较大的阻力。

(三)维持银企合作关系的需要

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企业的密切合作伙伴,是国有投资控股集团企业不断发展和扩张的有力后盾,但是银行在为企业提供资金杠杆支持的同时,也要追求资金的利润,若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将资金一刀切全部归集的母公司,则将损害银行的利益,势必影响成员单位与银行的合作关系,因此,如何维护好银行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协调其间的利益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四)中小股东方的反对

目前国有投资控股集团控制的企业,大部分都是控股公司,所属公司还有很多的中小股东,有一些甚至是比较强势的股东,作为企业的出资方之一,站在其自身利益角度来看,这些股东势必会反对集团层面的资金集中管理,因此,对于国有投资控股集团来说,如何考虑好中小股东方的利益,也是必须要予以重视的问题。

三、国有投资控股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选择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目前主要有统收统支模式、拨付备用金模式、结算中心模式、财务公司模式、现金池模式等,由于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区别于一般企业集团的独有特点,简单的套用上述某一种模式显然阻力较大,也影响资金的归集率,不利于最大限度的发挥资金集中的效益,如何找到成本与收益平衡的临界点,从而实现资金的有效均衡,是本文探究的重点之所在。如果资金集中管理中反而使得成员企业利益受损,效益降低,就违背了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初衷,因此,集团层面对资金的集中管理不应狭隘的将资金归集的母公司,实现母公司资金效益最大化,而应该根据各成员单位的现状统筹考虑资金在集团内的有效流转,最好的情况是不影响成员单位现有的资金决策,银行合作关系等等方方面面,根据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依托资金管理系统的虚拟资金池模式是在完成不改变成员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的前提下进行资金集中管理,不但能够很好的规避来自各方对资金集中管理的阻力,也能实现集团资金效益的最大化,对于国有投资控股集团来说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一)虚拟现金池模式

在该模式下,现金池母账户对所集中管理的各子账户的现金头寸进行统一管理,母账户归集的是子账户的现金头寸而非各账户的实际资金,被归集成员单位的账户资金不发生实际转移,成员单位资金的所有权不变,资金使用不受任何影响,会计核算不发生变化。现金池母账户对成员单位资金归集采取“虚拟”方式,因此称为“虚拟现金池”。

(二)资金管理系统

将该系统嵌入财务系统中,与既有财务系统无缝对接,依托银企直联系统,搭建资金管理系统平台,形成资金基础设置、账户管理、现金管理、银企直联、存款管理、信贷管理、资金结算、调度等功能模块。一是资金基础设置功能,实现对成员单位本级及其下属单位相关业务的基础设置,做到对本级业务的控制及其下属单位的授权、监控,保证业务执行明责、可控;二是账户管理功能,实现集团外部及内部账户的开户、销户管理;三是现金管理功能,实现对日常的资金收付和内部往来款项划拨的控制与管理,对资金支付进行预算及资金计划控制;四是银企直联功能,实现对存量资金流向的实时监控,从而掌握资金的整体情况,在集团层面进行资金监控也利于成员单位进行资金管理;五是存款管理功能,实现成员单位根据自身的资金情况及安排在资金管理系统办理定期、通知存款等结构性存款,保证资金收益;六是信贷管理功能,实现成员单位的授信、票据、贷款的管理,记录信贷业务操作流程;七是资金调度、结算功能,实现母子账户的资金调度、结算功能。

上述模式的推行除了需要集团内部统一部署推进之外,与合作银行、资金系统供应商等方面的沟通协调尤为重要,虚拟资金池+资金管理系统模式依托传统的资金池模式,引入资金管理系统,通过合作銀行与系统供应商等各方的配合支持,不但能够实现的传统意义的资金集中管理,又不改变成员单位原有的资金使用、核算模式,打破了国有投资控股投资集团资金集中壁垒,配合集团内部资金统一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的建立、预算管理考核职能的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及措施建立,为国有投资控股集团母公司层面推行资金集中管理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谢建宏.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问题探讨[J].会计研究,2009(11).

[2]石红莲,王克西.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初探[J].财会研究,2008.6.

[3]武亚强.关于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思考[J].财会研究,2007.12.

[4]王浩明,张翼.集团企业资金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杨慧雨.对国内大型集团推进资金集中管理的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2005.8.

(作者单位:江西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集中管理资金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的难点及对策研究
浅谈民营集团型企业资金管理
域管理模式在企业的应用研究
当前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中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