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财务分析工作,提高公立医院经营管理水平

2018-07-06陈鹏

财会学习 2018年17期
关键词:财务报告经营管理公立医院

陈鹏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近年来在持续不断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公立医院都在坚持不懈的探索着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方法。财务管理对于任何一个企事业单位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公立医院的管理者与决策者,只有高度重视财务报告与分析工作,才能准确的掌握整个医院的经营情况。因此,本文论述了当下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现状并对提高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财务报告;公立医院;经营管理;必要性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医院成立于1969年,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二级甲等醫院、国家爱婴医院。她位于风景优美的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城,著名歌曲《小白杨》即诞生于离此不远的第九师161团小白杨哨所。目前,医院的编制床位300张,实际开放床位500余张,病床使用率近90%。医院固定资产净值1.2亿元,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80余人。2017年度门急诊接诊达24.2万人次,出院病人高达1.69万多人。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与优质的服务使得第九师医院深受当地人民信赖。虽然第九师医院享有盛誉,但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财务管理水平仍然存在提升的空间。由此,本文浅谈重视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为提高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出建议。

一、当下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现状

(一)经营体制尚不完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在传统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下,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缺乏整体性,主要体现在:财务与经济管理脱节,财务会计工作漏洞较多;部门设置繁多,造成重复管理,效率低下;财务报告可信度差,导致高层领导决策受影响较严重。面对种种需要改进的地方,当下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医院相关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财经知识,处理经济业务的水平不高

党的十九大以来,医疗体制改革的内容不断创新,推行“两票”制、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实行按病种收费、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行规范的成本核算。公立医院的发展关系到每一个国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国家对医院医疗技术和管理能力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医院的很多管理人员是经过“5+3”的管理模式培训的,他们虽然对医学知识烂熟于心,但是对于经济管理和财经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却知之甚少,也由此不能很好的对财务报告进行分析,这也是导致医院在经济管理中存在诸多的不科学不合理现象的原因之一。

(三)医疗费用实施统一定价的策略,这使业务收支配比性低

当前国家推动公立医院建立由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补偿的新机制,公立医院作为国家投资的事业单位。国家通过对医疗服务按相同等级医院统一定价的政策来调控医疗市场,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但是国家的这种定价收费使得公立医院在服务过程中的支出得不到完全补偿,使得收入与支出不平衡。因此,只有加强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完善其核算机制,才能保证公立医院能够提供更加优良的医学技术和优质的服务。

二、强化公立医院经营与管理的原则

(一)权责对等原则

在医院的管理过程当中,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应该贯彻职责与职权对等原则,做到各个组织和层级之间都有独立的功能。权责对等的本质就是明确自身在医院的工作任务,同时明确在不能高效完成任务时应该承担的责任。

(二)高效精简原则

在医疗设备迅猛发展的今天,现代的医院管理要求医院的各个层级部门必须高效率的完成任务,而组织结构的安排恰好是决定组织是否高效的重要因素。医院的管理工作必须在处理好横向与纵向两大管理体系的同时,处理好院内工作与院外工作两种工作系统。

(三)坚持兼顾患者、职工、医院、国家利益原则

加大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力度,必须兼顾多方利益,正确处理好医院与患者的关系,既要保证医院的利益,又要考虑医院的长远发展,既要做好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把采购成本降到最低,使得资金的利用效率最大化。

三、提高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一)重视财务报告与分析工作,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在医院中应该设立当日的住院人数,日门诊量的公告栏,便于领导和行政人员了解医院实际运营情况。财务科要根据各期的会计报表和以前年度相关指标与同行业相同时期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在对比中,清晰地把控当下医院的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找到自身存在的潜力和缺点,同时明确提升的方向。一份清晰的财务报表将会为领导的决策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因此,重视财务报告与分析工作,有利于医院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

(二)树立医院经营理念,提升自身能力

在计划经济的条件和医院福利事业的条件下,医院的性质被局限于维持基本的功能和运转,不需要也不具备资本运营。而当下的医疗市场经济已经建立起来,财政拨款越来越少,医院经营需要自负盈亏,除此之外医院的经营者肩负着国有资产保值的任务。正是这变化的医疗体制,使得医院的经营者必须重视医院的整体经营管理,只有站在传统的医疗服务经营的条条框框之上,才能在新时代下更好的经营公立医院。

(三)严格控制医院支出,降低医疗成本,实行医院成本控制

医院的成本控制是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市场竞争时急需解决的问题。医院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是控制成本、减少浪费。开展成本控制的难点就是树立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理念。因此,医院必须进行系统的成本控制措施使得医院的各项支出都与每个职工的利益挂钩,这样无论医院的医护人员还是行政人员都能够自觉的减少浪费,从而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对于医疗设备、电费等消耗性材料都要做到节约使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收益。

四、重视提高公立医院经营管理水平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医院资产的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

加大公立医院的经济核算力度,对于财政投入进行一致的管理,有利于实现价值管理和现实管理相结合。这样一来,不仅使公立医院的管理水平有所提升,医院中的各个工作人员都能够积极有效的参与到遏制浪费中来,使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也有效的避免了医疗市场的恶性竞争。

(二)有利于建立医院内部完善的经营机制

医院内部的经营机制决定着一个医院的正常运转。强化经济管理核算,加大对财产物资的管理力度,及时有效的反馈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情况。对医院的资金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为医院的上级领导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提高医院的整体经济管理水平。

(三)有利于增强全体成员的成本意识,调动员工积极性

加大经济核算管理力度,通过成本结算--收入统计--效益分析,把医疗服务与经济管理有效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方式把医疗服务质量通过经济效益的形式表达出来,使科室医疗效果和经济效益之间建立联系,把权责进行更加精细化的明确,带动起全体医护人员参与节约成本中的积极性,从而做到了用尽量少的投入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五、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工作任务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公立医院只有完善内部管理控制机制,重视财务报告与分析工作,完善内部成本核算,强化预算管理工作,才能适应新的形式和新的要求。财务部门作为医院自我约束和控制的有效管理机制,在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应该主动承担起医院内部管理和控制的监督责任。只有这样,医院才能提高实际的经营管理能力,在面对人民对健康和医疗服务越来越高的要求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相统一。

参考文献:

[1]陈慧.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机遇与挑战[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25):105-107.

[2]雒敏.新形势下公立医院资本经营及优化策略探讨[J].现代医院管理,2015,13(05):15-18.

[3]林云肖,方霞波.公立医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13,32(11):95-96.

(作者單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医院)

猜你喜欢

财务报告经营管理公立医院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审计本质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发布2017袖珍指南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电网企业经营管理法律风险分析及管控建议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需处理好三大关系
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控评价问题与对策
医药:350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