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技术对会计行业的影响探析

2018-07-06卢俏媚

财会学习 2018年17期
关键词:适用性区块链会计

卢俏媚

摘要:近期,区块链概念持续升温,其技术应用也备受关注。在会计领域,信息社会对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区块链的出现带来了会计信息化变革的可能。文章分析会计行业的现状和问题,讨论区块链技术的适用性及影响,同时提出应用中可能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区块链;会计;适用性;影响;挑战

一、引言

区块链作为支撑比特币交易和结算的底层技术,诞生于2008年中本聪的一篇奠基性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随着比特币备受追捧,区块链也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2015年,经济学人封面文章《值得信任的机器——比特币背后的技术将如何改变世界》发表;2016年,美国《华盛顿邮报》刊文指出,区块链或许是自互联网出现以来最重大的发明;国务院《“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要加强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基础研发和前沿布局。

在区块链应用技术的探索上,由花旗银行、德国商业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世界顶级银行组成的“R3区块链联盟”投入巨资建立实验室;纳斯达克建立了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私人股权交易平台Linq;IBM、英特尔、微软等知名企业也在做出尝试。区块链表现出了多样化的应用前景。

在会计领域,2016年“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讨论组建分布式账本联盟,推进场景应用实验及技術平台开发。其他会计师事务所也开始着力研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信息化服务平台,旨在全面会计和审计、实时合规性监控、自动化税务合规申报等方面形成专业服务体系。

本文探讨区块链技术在会计领域的适用性、影响,及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二、区块链的本质和特征

(一)区块链的本质

区块链最初应用于比特币交易,是一种基于密码学原理而不基于信用的电子支付系统,使得双方不需要第三方中介的参与即可直接进行支付;以时间戳服务器来生成依照时间前后排列的电子交易证明,解决了双重支付问题;系统确保安全,只要诚实的节点所控制的计算能力总和大于合作攻击者的。

区块链的本质,是一个安全、可信的分布式计算机网络节点,是服务于分布式账簿的互联网点对点底层技术。

(二)区块链的特征

基于分布式记账、时间戳、非对称加密、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等技术设计,区块链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

1.去中心化

“中心”机构(或中介)是多数交易的关键节点,而区块链是基于共享理念,以智能合约预设程序自动实现交易,无须中心硬件或机构进行管理、仲裁或提供信任,各网络节点是对等的信息记录、储存、共享载体,也即任何节点的增加或减少都不会影响区块链的正常运行。区块链的分布式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心”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安全风险。

2.去信任

在交易中,互不信任的人们需要通过权威机构背书实现合作,区块链技术则是“可以制造信任的机器”,摒弃了能够控制所有数据的顶层实体,不再靠积累的方式取得参与者的信用信息,而是通过全网节点记账,加盖“时间戳”后在网络内实时广播,由所有节点共同验证形成“共识”,使得轨迹链条的行程无法更改,实现“无须信任”的信用验证。

3.信息安全透明

区块链是一种公开记账技术,各节点都掌握着全局信息,可以验证账本的完整程度和真实可靠性。掌握相应的公钥和私钥即可在权限内查看数据库,数据开放透明。与此同时,参与者个人信息则是隐匿的,保障了交易双方私密信息不被他人窃取。当区块链上参与者数量足够庞大时,因至少需要掌握超过全网51%的运算能力才有可能修改信息,成本将会非常高,而且即使部分节点的信息被恶意篡改了,其他节点会在短时间内发现这些未形成“共识”的信息并进行维护和更新,原则上确保了所有交易信息是不可篡改、真实有效的。

三、区块链在会计领域的适用性

在新技术的驱动下,会计信息化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目前的会计体系仍然以“集中式账本”为基础,区块链技术的出现有可能让其发生颠覆性变革,进而解决现有体系下的一些难题。

(一)会计发展面临的问题

1.会计信息质量问题

由于信息不对称、系统可靠性低、信息化审计发展滞后等,会计信息失真、财务舞弊、会计造假等仍是会计信息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常见手段包括创造虚假交易或篡改交易信息来虚增收入、对计提折旧及减值准备等事项造假来虚增资产、隐藏或者不披露事项等。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特征是公正性,会计信息失真和造假实质上是利益上的不公正分配,有损会计公信力。因此,如何固化原始交易信息,确保其真实可靠,从源头上杜绝舞弊、造假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2.业务效率相对不足

在传统的会计工作流程中,信息化自动化程度偏低、数据共享机制差,涉及大量人工处理,操作风险整体较高。比如在费用报销业务中,销货方系统存有消费明细,银行系统存有支付记录,税务系统存有票据信息,单位内部的人事系统存有消费者身份信息、岗位工作权限,等等,但这些数据库往往是一个个孤岛,即使在企业内部,由于各部门责任的异质性,信息不完全公开,无法发挥相互验证的作用。此外,会计人员只能通过报销人取得材料,人工审核的情况下不可能逐一查验真伪,存在造假空间。另外,会计人员的许多操作与会计核算系统脱离,账务处理时间通常严重滞后于经济事项实际发生时间。

3.业务成本过高

一是资金运作成本高,由于存在银行等支付中介,资金调配的手续费高昂。二是信息获取成本高,随着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现代经济活动的复杂性不断增强,信息获取和协调沟通成本也进一步增加。三是信任成本高,无统一有效的信任机制,导致多个环节的人员在相同的源信息上重复同样的审查工作。

4.会计监督有待完善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虽然国家不断加强会计监督力度,但财务造假现象仍难以杜绝,美化财务报表甚至提供虚假报表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一直拓展的会计范围、日渐繁杂的业务处理以及社会公众、债权人和投资者等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时效、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要求不断完善会计监督。

(二)区块链应用对会计的影响

1.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一是增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在分布式记账体系中,每一个参与的节点都会保留完整的按时间顺序的会计记录,同一链条上的前后区块通过密钥互相印证,所有的记录完成后都要全网广播,使得信息造假、纂改幾乎不可能实现,也不存在人为调整会计期间的可能。

二是增强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复式借贷记账法实现了账户的横向联系和试算平衡,是双向记账理念下的纠错机制。在区块链技术下,横向上系统节点会自动识别它的准确性,只有经过所有节点共同完成审查的数据才会被记录,纵向上可对历史连续追溯和向未来无限延伸,使得在会计价值计量中得以获取相关的所有信息,把主观判断的影响降至最低,同时便于审计机构和监管部门对信息进行长期追踪、查询。

三是增强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区块链通过激励机制吸引全民参与记账,再通过消除重复信息和无关联信息,降低了因为时间错配或记账错误而漏记交易的风险。

2.提高业务效率

会计业务综合平台通过与企业核算系统、信息系统对接,可以自动完成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节省了人工审核的多个环节,避免了信息重复验证的低效率,同时极大降低了操作风险。审计人员可以实时监控公司账本,高效获取完整的审计证据链,实现全覆盖的远程审计甚至自动审计,提高审计效率。此外,税务合规申报、会计信息披露都可实现自动化处理。

3.降低业务成本

从交易成本来看,区块链支持点对点的数字资产登记和转移,在瞬间即可自动完成结算,不需要人工的验证操作,极大降低了资金运作成本和时间成本。从信息交互来看,所有会计数据详细记录和储存在“区块”上,各相关区块之间彼此相通,形成一个巨大的链条,只要拥有相应密钥,相关人员可不受时空限制全面获取所需信息,同时降低了协调沟通成本与信任成本。

4.推进管理会计的发展

首先,在区块链技术下,未来组织的财务准则遵从度将大大提高,使财务会计在账务处理方面的工作强度大大降低,转而加强管理会计工作,支持企业经营分析及战略决策。其次,基础财务信息的及时、准确、清晰,有助于提升管理会计的分析质量,实现实时管理。再次,区块链技术能有效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有效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三)可能面临的挑战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项新的互联网技术,其实际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引入会计领域后,仍可能面临诸多挑战。

1.内部控制

传统的内部控制关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会计人员严格依照账务流程,按经济业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的顺序进行处理,若恶意修改很容易在凭证的存根上留下痕迹,且通过规定签章审核权限,明确了会计信息内部控制的主体。但实现分布式记账后,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需关注网络站点与站点间联系,并且系统是匿名验证的,增加了一定的管理主体风险和系统管控工作难度。

2.技术瓶颈

一是能耗问题。伴随着数据量爆发,硬件成本和电力资源消耗将成为区块链运行的主要成本。二是数据的存储空间问题。系统中每一有效节点的存储空间容量都需要满足整个区块链信息记录及存储更新的需求,否则可能逐渐变成只有少数几个大公司能够运行的系统,违背去中心化的设计初衷。三是抗压能力问题。整个网络的性能受系统中处理速度和网络环境最差的节点的容纳能力和交互能力影响,一旦将区块链技术推广至大规模交易环境下,很可能无法满足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行需求。四是升级修复问题。在区块链中,由于节点数量庞大,参与者身份匿名,无法采用中心化系统的集中升级方式。

3.应用环境

一是改变了会计业务规则。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大大缩减会计业务处理时限,且几乎同时完成后续其他业务的处理,会计人员无法修正和调整数据,这也意味需要具备较高的会计业务数据资源管理能力。二是必须标准化规范化各个数据采集点,重新梳理会计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降低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从源头上保证进入区块链的数据真实可靠。三是必须注意在用户数量较小的初期,区块链受到攻击且信息被篡改的风险尤其大,因为掌握区块链上51%以上的计算能力相对不难。

四、结语

区块链技术依托于去中心化、去信任等优秀特质,将会把会计信息化发展推向新的高度。国家应充分发挥创新政策的引导作用、积极参与国际区块链标准制定、加速相关法制进程,同时构建一个稳定、安全、容量足的网络基础,支持区块链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财会、信息技术等相关行业、机构应积极参与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开发,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专业人员也应提高认知,解决分布式记账可能带来的问题,充分发挥区块链在会计领域的技术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大伟.区块链能拯救P2P网络借贷吗?[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6,(9):41-44.

[2]彭良军.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3):91-92.

[3]付磊,马元驹.论会计信息质量的公正性特征[J].会计研究,2005(9):14-18.

[4]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项目组.区块链的优劣势和发展趋势[J].中国金融,2016(17):39-40.

[5]冯珊珊.区块链:信任背书大数据时代的可能性[J].首席财务官,2016(6):14—17.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核算中心)

猜你喜欢

适用性区块链会计
CLDAS土壤湿度产品适用性评估
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结构化数据适用性研究
某门头桁架YJK和Midas整体分析及简化设计法的适用性探讨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辨析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用“区块链”助推中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