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研究

2018-07-06王志伟

财会学习 2018年13期
关键词: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问题

王志伟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与其他组织形式有所差异,做好社会公共事业监管的同时,还要主动履行参与国家建设的义务。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涉及到单位自身预算、国家财务预算。传统粗放性的管理方式,并不符合新计划经济体制形势发展的需要,对此必须围绕自身预算管理实际问题,找出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确保预算管理工作高效展开。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优化预算管理是复杂且繁琐的过程,夯实内部改革基础,必须对预算编制不合理、执行力度不足、缺乏预算评价制度等计划经济时期产生的问题及时处理,不断加强专业预算队伍建设,全方位实现预算管理,继而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良性发展。

一、行政事业单位强化预算管理的意义

首先可促使单位内控水平提升。预算管理涉及广泛,包括实际上编制、执行预算等,对事业单位资金利用起管控作用。优质的预算管理,直接杜绝了违法行为的出现,实现了事业单位经济信息的透明化、真实性,从而不断发挥公共服务特点。其次提升了事业单位资金利用率。其资金来源为财政拨款。预算管理通过资金项目匹配管理,确保了资源合理利用,实现了财政资金高效利用率。最后强化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优质的预算管理,是我国区域基础事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更是反映实际经济动向的重要途径,从而间接强化政府宏观调控作用、能力,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不合理

预算编制是运算体系运行的基础,直接关系后续预算体系执行。但实际上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编制并不重视,导致预算编制形式化、质量低,与实际工作不符。首先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编制预算时间紧、任务重,高质量的预算编制不能保证。其次是缺乏专业的预算团队,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人才缺乏、专业水平不高,直接降低了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最后鉴于行政事业单位忽视现代化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导致预算管理人员招聘门槛低,工作者综合素质达不到事业单位发展需要。同时缺乏再教育培训,导致预算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更新不到位,以传统的管理方式俨然不符合单位财政管理需要,间接降低预算管理整体质量。此外,岗位责任制未优化,预算管理人员往往身兼多职,繁琐的管理任务,直接降低预算管理水平,导致预算管理信息失真。

(二)预算执行力不足

预算执行关乎预算整体运行结果,但实际上预算作用发挥困难重重,首先预算执行形式化,预算执行与预期目标的差异,导致预算执行经常变更,加剧了预算改动、制定随意化。其次由于预算编制级次高,为确定财政支出情况,导致预算执行中人为操作因素比重大。加之财政列支空余,致使贪腐腐败等行为滋生。

(三)预算评价不严谨

预算评价、绩效评价也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的行政事业单位并不注重预算评价环节,导致预算编制、执行情况难以评估,工作进度总结与改进缺乏科学依据。预算评价体系不完善,与制度建立作用发挥受阻有关,没有综合预算编制、执行、评价成立专业的预算管理体系,导致预算编制、执行环节缺乏外围监督与激励,导致预算管理工作难以有效进行。

(四)预算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新《预算法》的颁布,对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了明确规定,规范了预算项目。但事业单位缺乏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导致管理人员违规变动资金项目内容,私自挪用预算资金等情况频繁出现。同时缺乏对预算外资金管理意识,导致预算编制形式化,预算管理水平难以提升。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过于注重经济利益,过度分配预算资金,忽视预算资金合理利用,导致预算编制、执行与实际脱轨,项目进展受阻,民众公共服务失效。

三、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预算编制科学化

为提高预算整体管理水平,必须提高预算编制质量,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加强该工作的重视。首先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提高预算编制地位。对预算编制制定时间规划,切实将预算编制落到实处。前期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工作,获取有效信息后展开科学预算。鉴于时间约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预算编制工作。其次大力培养、招聘专业预算编制团队,可以围绕预算指标约束人才门槛,明确预算工作人员的经验、学历的选拔标准。同时根据岗位性质招聘专属人才,工作中老员工带动新员工,通过奖惩制度激励员工科学预算编制,确保预算编制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展開。

最后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严格编制预算管理人员的学历、专业技术水平、思想品质等,确保招聘人员能满足工作岗位需要。积极展开预算管理人员再教育、培训、座谈会等活动,或是请专家介入指导,更新预算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工作方向、现行相关政策等。通过工作经验分享等,让员工起到优势互补效果,实现工作的与时俱进。同时借助模范、典型、奖励等方式,积极带动预算管理人员工作热情,推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规范展开。强化技术考核,不断评定预算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员工养成自主学习、极具创新意识,不断丰富其专业知识、技能与能力。

(二)强化预算执行力

安全按照科学编制的预算,对财政资金支出进行控制,切实提升预算管理水平。预算执行工作,是将文字化、口头化的预算转变为工作实践的过程,预算执行力度直接关系预算实践效果,对此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必须强化预算执行力。提升预算执行力,必须注重以下几方面,首先确保预算行之有效。符合实际发展情况的预算,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当预算与实际存在较大偏差,直接降低财政资金使用价值,同时增加财政支出管理难度,对行政事业单位产生较大财政危机,对此必须将财务管理中预算提升至单位发展战略层次。其次明确预算执行责任制,实现权责利一体的财务管理。要求每个员工都应当明确自己的责任、权利,切实将预算落到实处。明确各项预算执行规章制度,避免责任推卸等情况出现,能够在事后及时展开问责工作,提升预算执行效力。

(三)优化预算评价制度

预算评价是预算管理必不可少的,直接关系预算整个体系运行情况。行政事业单位通过预算评价,可对预算体系查缺补漏,为后续预算管理规划、决策提供价值依据。构建预算评价制度的同时,更要注重对预算评价结果的高效利用,将其归类至绩效考核范畴。首先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可明确各个人员对责任的承担情况,以及对义务的履行情况。通过合理评价帮助员工数据财务管理意识,提升员工向心力、凝聚力,切实提升预算管理意识与地位。其次将评价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对工作人员薪资进行衡量,不断提升工作人员预算管理积极性、规范性。同时有利于员工预算管理观念、工作模式的转换。

(四)完善预算管理相关制度

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注重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通过岗位责任制、奖惩机制,提高预算管理人员操作规范性、系统性。预算管理人员不仅要做好管辖内的工作,更要做好责任追究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规范使用权利,对没有上级部门审批私自改动项目金额、挪用预算资金等问题严厉打击。同时,强化预算资金使用外围监督工作,详细分析预算执行效果,积极调整不符合预期收益目标的项目,实现预算资金高效利用,确保民众公共服务及时、优质。注重预算监督管理制度的完善,上级监督部门实施监督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仔细审核预算材料,真实评价预算及资料水平,杜绝虚报、多报等问题出现。

四、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不仅要注重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预算编制、执行、评价体系的优化,更要注重制度的全覆盖情况,实现对财政支出的规范化、全面化管理。积极防治预算管理中出现的不稳定与不确定因素,将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预算管理作用最大程度发挥,对财务漏洞有效防范,为行政事业单位高效履行执法监督和社会管理职能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孙蕊,徐旺明,涂炽,等.如何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落到实处[J].财务与会计,2017(10):74-77.

[2]王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定额标准化体系研究——以海关系统为例[J].财务与会计,2016(22):59-61.

(作者单位:七台河市人民政府煤炭调运征收办公室)

猜你喜欢

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问题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