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诗意、激情的完美融合
2018-07-06陈思慧
陈思慧
喜爱梁衡,是从读到他的《大无大有周恩来》这篇散文开始的。当时我正被周秉德写的《我的伯父周恩来》这本书感动得热泪盈眶,刚好读到梁衡的这篇散文更是潸然泪下。从此无可救药地迷恋上他的所有人物散文。后来开始关注梁衡这个散文家,才知道原来他还是新闻理论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他的正业曾是新闻写作、公文写作,业余才是散文写作。他写的散文前期主要是山水散文,后期主要是人物散文。《千秋人物》这本书收入50篇人物散文,写的大多是名垂宇宙,家喻户晓的伟人,还有文惊当世,传之百代的文人,每一篇都气度不凡、精彩绝伦。这些散文深深地吸引着我影响着我,当我人生得意时,便去他的散文中找到理性和冷静;当我暂时失意时,又在他的散文中找到勇气和智慧。
梁衡的人物散文蕴含着大气磅礴的思想。他把千秋人物当做普通人来写,一人一事均能引发自身命运乃至国家、历史命运的思考。他评价人物相当客观、立体、生动、深沉。比如把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张闻天、邓小平等政治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历史发展状况、担当的政治角色等角度,客观全面、实事求是地评价,亮点纷呈;比如写范仲淹、辛弃疾、李清照、柳永、诸葛亮等历史人物,以史实为依据,重点挖掘人物心灵,探究历史沉浮,思考文化变迁,既感人肺腑又催人奋进;比如写马克思、居里夫人、普京等外国名人,充分体现“语不惊人死不休,篇无新意不出手”的标新立异和赏心悦目。
梁衡写的人物,往往是民族的灵魂、历史的脊梁和时代的骄子,他们的身上有着政治的理想和时代的气质。如《周恩来让座》中,写周恩来的作风是,尽量为他人着想,绝不摆什么架子。而《邓小平的坚持》中,邓小平的坚持是意志力的表现,但意志力的背后是思想的穿透力。对韩愈这位命运坎坷的唐代文学家,梁衡最敬佩的是“当其获罪海隅、家破人亡之时,尚能心系百姓”;对宋代名将范仲淹,梁衡最为折服的是他那“先忧后乐”的名言,“能创造一种精神,能提炼一种符合民心、符合历史规律的思想”,读后有耳目一新之感。同时,他写的人物大都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诸葛亮、韩愈、范仲淹、柳永、辛弃疾、李清照、林则徐、瞿秋白、彭德怀、张闻天……他们有时身处命运的逆流却能在逆境中奋起,他们的人生经历让人在感叹唏嘘之外,更体会一种悲壮之美。正如梁衡说的“复杂的背景,跌宕的生活,严酷的环境,悲剧式的结局更能考验和拷问一个人的人格。”
我想,梁衡之所以选择这些人物书写,之所以能够写出他们可歌可泣的灵魂气质和悲壮之美,肯定也是与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分不开。季羡林就曾这样评价过梁衡,说他是一位肯动脑,很刻苦,又满怀忧国之情的人。“难得他总能将这一种政治抱负,化作美好的文学意境。在并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除梁衡以外,尚无第二人。”
读梁衡的人物散文,还能享受到优雅浪漫的诗意,这当然得益于他遣词造句的用心和节奏韵律的自如,从而带来心理镜头的韵味。他曾在《我的阅读经历》中提到古诗词对他的写作影响很大。当碰到某个感觉、某种心情无法用具像的手法和散体的句式来准确表达时,就要向诗借他山之石,以造成一种意境、节奏和韵律的美感。
所以,在他散文的字里行间总是流露出浓浓的古诗词的美感。《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写邓小平“文革”中被贬到江西强制劳动。“他每天循环往复地走在这条远离京城的小路上,来时二十分钟,去时还是二十分钟,秋风乍起,衰草连天,田园将芜。”这里用古诗里的句子,借秋景来营造一个意境,抒写他忧郁的心情。如《梁思成落户大同》一文的结尾:“我手撫这似古而新的城墙垛口,远眺古城内外,在心中哦吟着这样的句子:大同之城,世界大同。哲人之爱,无复西东。古城巍巍,朔风阵阵。先生安矣!在天之魂。”这种惊心动魄、荡气回肠、余音绕梁、久久不息的效果,没有借助诗词又如何能够表达到位呢?
梁衡的散文语言还特别讲究节奏韵律。《读柳永》文末,梁衡直接抒怀“呜呼,人生在世,天地共性。人各其志,人各其才,无大无小,贵贱不分。只要其心不死,才得其用,就能名垂后世,就不算虚度生命。”这段短句节奏明快、字字珠玑,振聋发聩,醍醐灌顶。而《青州说寿》结尾写到,“在山上刻字的人终究留不住,留下的是这默默无言的山;把门楼修得很高的人还是存不住,长存的是那些曾用生命去肩动历史车轮的人。”这里使用舒缓的长句,将全篇的立意再次升华。《红毛线,蓝毛线》中“红毛线,蓝毛线,二尺小桌,石头会场,小石磨、旧伙房,谁能想到在两个政权最后大决战的时刻,共产党就是祭起这些法宝,横扫江北,问鼎北平的。”这里则把长句和短句完美结合,节奏韵律显得轻松自如又贴切意境。梁衡对于人和事的观察都非常细致,对细节的勾勒又特别具体,从而带来了心理镜头的韵味,营造了优雅浪漫的诗意。
梁衡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为文第一要激动》。他谈到为文为什么要激动,就是为了产生一种爆发力,才能震撼人心,感动读者。我在阅读梁衡散文时,确实每时每刻都在体会着这种爆发力。《把栏杆拍遍》,梁衡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他说辛弃疾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期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积三百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读着梁衡的这些文字,内心激动不已。正所谓“心不动,难为文”,这种“目既往还,心亦吐纳”的爆发力也推动着梁衡在写作的过程中,既有丰富自由的想象力,又有反观当下的现实力。
《假如毛泽东去骑马》,梁衡想象1965年至1969年,毛泽东深入民间四年,当他骑马走黄河流域时,勾起对战争岁月的回忆和对老区人民的感念;当他走长江一线更多的是政治反思,是关于在这里曾发生过的许多极“左”的思考。历史不能重复,但是可以思考,在思考中寻找教训,捕捉规律,再创造新的历史。读完这篇文章,不由得佩服梁衡的想象力。《心中的桃花源》在梁衡的笔下,陶渊明不是政治家,却勾勒出一个理想社会,让人们不断地去追求;他不是专门的游记作家,却描绘了一幅最美的山水图,让人们不断地去寻找;他不是专门的哲学家,却给出了人生智慧,设计了一种最好的心态,让人们去解脱。而《普京独行在空旷的大街上》更有意思,是梁衡在网上看到普京对内低调对日强硬的几条新闻,随即写成的一篇短文。文中,他想象着微风吹起普京西服的下摆,他扬起光头,甩开一幅摔跤手的臂膀,目光向前。他一身胆气,淡定自然。这不只是因为他柔道出身,有一身好武艺,还因别有一种政治上的自信。随后他又联想起毛泽东在延安的街头,周恩来说戏,希拉里与儿童对话,默克尔买菜等等,梁衡说“他们都有一个坦诚的我,不是总拿自己当个官”。梁衡通过分析新闻或史实的资料,结合当下所有历史环境因素和人物的性格心理状态,竟然写出一篇篇像“纪录片”似的巧夺天工的散文。他的散文还能让人们对照现在发生的事情,新的矛盾、新的课题,想起过去的伟人,发现许多事情在他们那里早已解决,或者深受启发,得到一把打开现实之锁的金钥匙,让人读着不禁拍案叫绝,又似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洗礼。
梁衡践行形、事、情、理、典“文章五诀”,倡导书写大事、大情、大理。我以为,梁衡的散文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他的散文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但这种教育不是说教,不是唱高调,而是能启发人的哲学思考,这正是梁衡所说的“散文的哲理之美”。我想,这也是梁衡散文31篇、71次入选各类大、中、小学课本的原因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