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梓情·赤子心
2018-07-06沉洲
沉洲
一座图书馆
上世纪八十年代,大陆改革开放之初,漳州籍台胞林枢在厦门成立合资企业,开启了台商与厦门市房地产公司合资兴建商品房的先例。八年经营下来,事业长足拓展,身体却每况愈下,他患过脑溢血,还因癌疾动过手术。1991年,年届古稀的他,有了一种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希望用最快的时间了结一门心思。是年底,他对一位在师范学院当教授的中学老同学透露了心愿:想出资200万元人民币,在漳州市设立一个教育基金会,奖掖家乡的学子们,帮助漳州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四化”建设人才。
设立教育基金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很多程序要走,有很多条例要起草,有很多规章要建立。也许是林先生的一片诚挚之心感动了上苍,巧得很,他这位同学的妻子便是漳州市政协领导,还偏偏分管文教。老同学多少知道一点漳州市图书馆大楼规划筹建的情况,听说选址、勘察和设计等工作都已完成了,万事俱备,只因资金短缺而暂时未能破土动工。他建议林先生改变计划,把这笔钱投入到建设图书馆大楼的项目上去,一定立竿见影。显然,就林先生当时的情况而言,这个项目更合他的心意。图书馆和培育人才不矛盾,还能造福更多更广的受益者,与自己的初衷毫不违背。林先生马上承诺下来,并通过老同学向漳州市政府转达自己的意愿。
1991年11月间,漳州市分管文教的副市长赴厦门探望林先生。林先生详细了解了漳州市图书馆大楼的筹建情况,知道选址在漳州芗城区北段的大同路,基建用地5.7亩,总建筑面积四千多平方米,预算资金三百多万元。林先生毫无犹豫,当即向漳州市政府递交“捐款意向书”,并选定一个吉利的捐款数字,380万。希望独资兴建漳州市图书馆大楼。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我们的生活中,人民币380万元是个什么概念?当年,笔者在省直机关一家文化机构工作,中级职称四年,工资改革后的月收入约为两百多到三百元,换算下来,380万元,大概是笔者工作一千年的酬劳。那个年代,如此数额的单笔捐款,在漳州市乃至全省都是少见的。
副市长被林先生热心家乡文化事业的义举感动,当场代表市政府表示钦佩和感谢,然后询问林先生有什么要求?林先生不假思索道:说要求倒是有三条,一是建馆速度要快,二是工程质量要好,三是把图书馆大楼建成公益场所,不向群众收费。
其实,这些都算不上要求,林先生不提,市政府也必须这样去实施。
当副市长再问及还有什么附带条件时,林先生略为考虑后,说道:希望能在两个星期内举行奠基仪式,总之越快越好!
双方谈洽甚欢,当天便签妥了协议书。
四天后,漳州市政府举行相关单位负责人的专题会议,会议纪要中有这样的字眼:与会同志对林枢先生的爱国爱乡热忱十分钦佩与赞赏,表示决不辜负林先生造福桑梓的深情厚意,要同心协力,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在确保工程质量前提下,突出一个“快”字,让林先生尽快看到自己的愿望成为现实,为更多更好地吸引“三胞”支援家乡建设树立榜样。
同时,为了表彰林先生爱国爱乡的精神,决定将图书馆大楼命名为“林枢楼”,以示纪念。
次年1月19日,《中国文化报》以“特事特办 急事急办”为引题,以“漳州市政府为文化建设大开绿灯”为主题,以“该市林氏图书馆大楼基建工程从签订协议到奠基只用两个星期”为副题,专题报道了文化界的这件大事,文中写到:去年年底,林老先生把首批基建款人民币100万元,汇入漳州市建设银行。基建款到位后,基建准备工作进度更加快,如扬鞭催马。工地拆迁户三天搬迁完毕,土地进行平整,水文地质队和部分施工机械进场,水、电、路实现“三通”。第五天上午十点半,林老先生在其亲人的陪伴下,与市长韩玉琳、革命老前辈童小鹏等一起挥揪铲土,兴高采烈地为大楼揭碑安放下青色奠基石。
漳州市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公益捐赠款项,就这样以让人眼花缭乱的速度,破土绽放了。
二十七年后的一天,我慕名前去拜访。漳州市图书馆的五层大楼浅色马赛克瓷砖饰面,大门前面挺立着一排高大的凤凰树,树冠翠绿婀娜,倘若夏天来临,还会平添一树红花,俨然落霞一般灿烂。伫立凤凰树下仰望,当年,漳州籍人大副委员长彭冲题写的“林枢楼”,铜字黄灿,依然若新。题字落款的时间是“壬申秋月”,那可是1992年。足可见,对这件造福桑梓的好事情,从上到下,每一个人都是心怀敬畏去实施,刻不容缓,不见一丝怠慢。
听老馆长介绍,图书馆1995年秋开馆启用迄今,全年开放时间都在350天以上,年均外借书刊约十万册次,年均接待读者约十万人次。二十五年的时光里,这该垒叠成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
倘若九泉有知,林先生一定会备感欣慰。
一处家园
林枢,漳州市龙文区朝阳镇科坑村人(原龙海县步文镇)。他自幼聪颖好学,小时候经常受到长辈的教诲,为人一世,要忠厚诚实,要替社会做好事,要做有意义的事。
1937年,本地小学毕业后,林枢转读省立龙溪中学。是年秋,抗日战争爆发,日寇飞機、军舰侵犯厦门,漳州告急,林枢随“龙中”内迁漳平永福。1939年秋,因班上教学出了问题,学生提意见,校方处理失当,勒令全班停课反省。以林枢为首的七位学生带领大家抵制,校长串通地方政府压制学生,以致酿成学潮。而后,地方政府以学生被共产党利用为借口,派出保安大队,欲抓捕所谓的“滋事者”。林枢等人闻讯,星夜出逃,才免遭迫害。后来辗转南靖山城,就读内迁山区的厦门大同中学。1940年春天,林枢发现国难当头,继续读书无望,便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三年后,他从黄埔军校第三分校第十七期工兵科毕业,其后驰骋于抗日前线,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
全国解放前夕,林枢东渡台湾,在台北市任工务局局长,负责修建公路、军营等事务。1951年弃政从商,因为克勤克俭,诚实守则,事业逐渐兴旺发达。资产和积蓄足供他晚年享用。但他身在台湾,心系故土,特别到了晚年,他一直纠结着怎样为家乡效点劳、出点力、做点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当他闻讯厦门设立经济特区,不顾台湾当局尚未开放台胞返大陆探亲的现状,在1983年偷偷潜回厦门,与厦门市房地产公司合资成立了一家公司。几年下来,林枢大力投资,先后创办了厦门龙溪建业有限公司、漳州建业有限公司、龙海县果蔬食品有限公司、龙海县龙头果蔬食品有限公司,漳州“龙门大厦”等。他的一系列举动,带动了一批港台同胞回家乡投资,繁荣了漳州的社会经济事业。
这样乐不思蜀一干就是七八年,这期间,儿女们劝他回去美国颐养天年,他说:做人不能忘记家乡的养育之恩,落叶总是要归根的。
朋友们不解他的慷慨大方,他说:在家乡做事,不能单图利润。我要带个好头,为家乡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让更多台胞回来办厂兴业,加快家乡经济的繁荣步伐。
他的话,表达了一腔浓浓的桑梓情结。那些年的清明节,他几乎每年都不辞颠簸,跋涉于厦漳之间,回到村里祭扫祖墓,同時不忘报效家乡,对投资公益事业毫不吝啬,总是慷慨解囊,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
1987年秋,林枢夫妇携长子回乡拜祖省亲,目睹龙头林氏宗祠陈旧破败,捐资六万五千元重修“敬愉堂”;年底,又出资五万元,重修村里主祀保生大帝庙宇的“龙慧堂”;其后,再次出资两万元,修葺龙头林氏四房祖厝。在一次回乡省亲时,他语气郑重地对族里的乡亲说道:国家有五年计划,我也有自己的五个计划。修庙宇,修宗祠,修祖厝,这些都已经完成,接下来还要为村里修一条路、建一所学校。
他希望以个人之力带动大家,造福桑梓,功泽后代。
除了为家乡的公益事业分忧解难,林先生对促进祖国统一、振兴中华的大事更是出手不凡。1991年底,他拿出200万元人民币,建造厦门“黄埔之家”大楼,为海峡两岸以及海外的黄埔军校同学,提供联谊活动场所,还拨款10万元作为联谊活动经费。其后,又在福州温泉路买下一间房子,拟为筹建福州的“黄浦之家”做准备。一旦两地的“黄埔之家”兴建起来,必将有利于广泛开展海峡两岸黄埔校友之间的联谊交流活动,为促进祖国统一推波助澜。
从故乡到祖国,林先生那一腔浓浓的桑梓情、那一颗拳拳的赤子心,热诚奉献,让人感念万千。
一群儿女
俗话说得好,有其父必有其子。乐善好施的林先生九泉之下可以备感欣慰了,子女们继承了他的衣钵,继续报效祖国和家乡建设,在他布局好的框架里,继续一项项填充细化,完成他未竟的夙愿。
2001年4月,林枢先生铜像安置仪式在漳州市图书馆“林枢楼”举行,林枢夫人林谢宝珠、长子林大湑等子女亲属出席了仪式。其后举行的座谈会上,林枢的小女儿直言不讳道:当年在美国,听说平素粗衣淡饭、烟酒不沾的父亲,要花费几百万元去盖一幢楼,都感觉他老糊涂了。现在,我们看到是一座图书馆大楼,能让大家学习知识,能服务大众,很为父亲无私的奉献感到自豪。
林大湑了解到市财政每年拨给图书馆十万元的购书款,当即拍板每年也要捐款十万元购书,并出资三十万元一次性购买了续修《四库全书》和成套书柜、桌椅,从此,“林枢楼”多了一间以其母名字冠名的书屋。
如今,漳州市图书馆盖好了新馆,林大湑已经向市政府递交报告,由他出资重新装修,每年捐赠三十万元办公经费。希望“林枢楼”作为漳州市图书馆的分馆,继续保留图书馆功能,服务大众,将父亲美好心愿的薪火相传下去。
对于父亲挚爱的家乡和他未完成的夙愿,林大湑同样耿耿于怀。1992年11月,林先生撒手西去,在厦门火化后,骨灰运回故乡入土为安。当时,车到郭坑大桥便再无车道,必须下车徒步走回科坑村。在那条坑洼的土路上,紧抱骨灰盒的林大湑,从他叔叔口里听到了父亲的五个计划。安葬仪式后,林大湑义不容辞地继承了父亲留下的这个事业,捐款70万元资助修建好这条水泥大道。次年,又慷慨出资45万元,在九龙江边建造林枢公园,为家乡的父老乡亲提供了一处休闲场所。
后来,他还再次捐款30万元给科坑村的教育基金,把父亲对家乡的爱心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科坑村公园尽头的一隅,安卧着台胞林先生的墓园,墓园面前便是九龙江,宽阔的江面川流不息,两岸景色如画。墓园后面,大树葱茏苍翠,往东眺望便是漳州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漳州台商投资区,该区累计利用台资位列国家级台商投资区的第一位。如此地理环境和位置,对于满心祈盼家乡繁荣、祖国昌盛的墓主人而言,真是绝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