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刀具高速干式切削铜合金的磨损研究
2018-07-06杨海军朱袁琦
杨海军, 董 海, 王 磊, 朱袁琦
(大连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4)
PCD刀具具有硬度高、热膨胀系数低、导热性及耐磨性好等优良特性,可在高速切削中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1],在航空航天、汽车、复合材料等切削加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干式切削技术是目前新兴的一种绿色制造技术,可完全不使用切削液而进行切削加工,从根本上消除了传统切削污染环境、危害工人健康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将PCD刀具的高速切削技术和干式切削技术有机融合,结合各自优点,发展出一种新的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高效切削技术,将会是未来切削加工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2]。
目前,已有一些国内外学者对PCD刀具的绿色切削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 SALES等[3]研究了PCD刀具在液氮、液氮和微量润滑油混合以及切削油3种条件下, 精加工Ti6Al4V合金的磨损形貌和磨损机理。PATTNAIK等[4]进行了PCD刀具、硬质合金刀具以及TiN和Al2O3涂层硬质合金刀具干式切削铝合金的磨损研究,结果表明PCD刀具能够获得更好的表面质量及较小的刀具磨损量。SU等[5]进行了微沟槽PCD刀具和普通PCD刀具干式切削Ti6Al4V的切削性能对比分析,得出具有微沟槽结构的PCD刀具能有效降低切削力和刀屑摩擦力。然而, 目前针对PCD刀具干式切削应用于高速加工领域的研究还较少。因此,深入研究PCD刀具在高速干式切削下的磨损机理,对于探讨PCD刀具在绿色切削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使用PCD刀具进行了锡青铜合金材料高速干式切削试验。借助扫描电镜 (SEM)和X射线能谱 (EDS) 等手段观察PCD刀具的磨损形态及分析磨损区域表面的化学成分,并以此研究刀具的磨损机理,为进一步减小刀具磨损、优化PCD刀具几何参数,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提供参考。
1 试验条件及方案
1.1 试验装置及材料
试验用机床为西铁城GN-3200W型高精度CNC加工中心,主轴转速0~8000 r/min。试验材料是牌号为SAE67N的锡铅青铜合金,规格为φ13 mm×8 mm,具体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锡铅青铜合金SAE67N的化学成分
表2 锡铅青铜合金SAE67N的力学性能
选用英国Element Six公司牌号为CTB010 的PCD刀具进行车削试验。其参数为:前角γ0=6°,后角α0=8°,刃倾角λs=5°,刀尖圆弧半径rε=0.2 mm,主偏角κr=45°,副偏角κr′=95°。
1.2 试验方案
用所选的PCD刀具进行锡青铜合金工件的高速干式切削加工,刀具数量100把,每把刀具加工的工件数量为3000件,切削参数如表3所示。最后,用体视显微镜和JSM-6360型扫描电镜对刀具磨损形貌进行观察,X射线能谱仪对刀具磨损区域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表3 切削参数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通过体视显微镜对加工后的100把刀具放大50倍进行观察,统计刀具的磨损形式,其结果如图1所示。图1的数据表明:刀具的主要磨损形式为后刀面磨损及前刀面磨损,且后刀面磨损最大,同时还伴随着脆性破损。
图1 刀具磨损形式比例图
2.1 前刀面磨损
图2所示为试验前PCD刀具的前刀面SEM图,图3为加工后PCD刀具前刀面磨损形貌SEM图。
图2 试验前PCD刀具前刀面SEM图
由图3a、图3b可以看出:加工后的刀具前刀面磨损形态基本相似,都没有出现典型的月牙洼磨损,而是出现不同程度的片状剥落现象,但剥落深度总体较小;剥落区域则从切削刃沿切屑流出的方向扩展,深度逐渐增加;且随着切屑与前刀面分离,剥落深度又逐渐减小。另外,从图3中还可观察到:刀具已经出现了轻微的崩刃现象,且磨损区域还存在着刀屑黏结物(如图3b箭头所示)。
(a)
(b)
2.2 后刀面磨损
后刀面磨损是高速干式切削铜合金材料的主要磨损形式,图4为试验前PCD刀具的后刀面SEM图,图5为加工后后刀面磨损SEM图。
由图5可知:后刀面磨损区域为后刀面靠近主切削刃处,但磨损形态并不同于普通车削会磨出一个棱面的形式[6],而是呈现出轻微的破损形态。这主要是因为在高速干式切削条件下,缺乏冷却和润滑作用,后刀面与工件已加工表面相互接触和摩擦,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排出,导致后刀面的温度升高从而加剧了刀具的磨损。另外,如图5中箭头所示,在磨损的区域也出现了刀具与工件的黏结现象。
图4 试验前PCD刀具后刀面SEM图
v=245 m/min;ap=0.04 mm;f=0.04 mm/r
2.3 脆性破损
在PCD高速干式切削铜合金的过程中,刀具除了正常磨损外,还伴随有脆性破损。主要是因为在高速干式切削过程中,PCD刀具受到较大的切削应力和热应力的冲击,当超过刀具的应力强度时则出现脆性破损。图6为PCD刀具的破损形貌SEM图。
(1)崩刃:在切削刃局部产生较大的缺口。主要是干式切削下,产生的较大的切削应力超过刀刃的强度造成的,如图6a所示。
(2)碎断:切削刃整体断裂,刀具破损较为严重。在切削过程中,受到机械和热冲击时,由于刀刃强度不足极易产生碎断,如图6b所示。
(3)剥落:干式切削条件下,机械应力和热应力冲击刀具产生裂纹后, 粘在刀具上的切屑(如图6c箭头所示)在切入和切出时,容易使刀具产生剥落现象,如图6c所示。
(a)崩刃:v=245 m/min;ap=0.04 mm;f=0.04 mm/r
(b)碎断:v=245 m/min;ap=0.04 mm;f=0.04 mm/r
(c)剥落:v=245 m/min;ap=0.04 mm;f=0.04 mm/r
PCD刀具产生这些脆性破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工件材料本身的物理、力学性能分布不规则和不均匀,导致在干式切削时难免存在断续切削和切削振动,会对刀具造成强烈的机械和热冲击;冲击载荷产生的应力超过了刀具的强度,再加上PCD刀具的硬度高、脆性大、焊接不均匀等, 很容易引起刀具破损, 特别是在切削早期阶段,破损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是由于干式切削条件下,缺乏冷却和润滑作用,加剧了PCD刀具的磨损。随着刀具的不断磨损和微崩刃,同时伴随着扩散、氧化等化学变化,不断削弱刀具的强度,使得刀具在持续地切削过程中最终出现了脆性破损。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和分析,对于所选用的PCD刀具,需从材料以及切削参数方面进行改良和优化设计。如采用更好性能的金刚石复合片、更小的刀具偏角和前角等,以增加刀尖强度和刀具的散热面积,从而降低刀具的磨损程度,提高刀具的寿命,保证加工效率。
2.4 磨损机理分析
刀具高速切削金属材料时,切削温度可高达800 ℃以上[7],而在干式条件下,温度会更高。在此温度下,热和化学反应等多种因素就会共同作用从而导致刀具的磨损。图7为刀具前刀面磨损SEM图。为比较不同位置的磨损差异,在前刀面上选取如图7所示的3个测试点进行能谱分析。能谱半定量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图7 前刀面磨损形貌图
表4 能谱半定量分析结果
(1)氧化磨损
对表4的半定量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在刀具磨损区域内,1、2点相对于3点O元素含量较高,C、Co含量均有所降低,由此表明刀具磨损区域发生了高温下的氧化磨损。在干式切削条件下,切削温度较高,金刚石中的C就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磨损。同时,在切削温度上升过程中,PCD刀具中的黏结剂Co也会与氧发生反应生成Co3O4和CoO。由于氧化物硬度较低,极易被切屑带走,从而造成刀具黏结强度降低,破坏了刀具的质量,造成刀具的磨损。且位于刀尖区域的1点的O元素含量相对于2点的较高,C、Co含量相对较低,这是由于刀尖圆弧部分是与工件最早接触的区域,切削时温度最高,刀具的氧化反应发生得更为剧烈。
(2)扩散磨损
对表4中的数据分析还可发现:前刀面缺口处2点与1点、3点比,工件材料中存在较多的Cu元素,这些Cu元素刀具本身没有,都是铜合金扩散而来,这就证实了在切削刃处发生了扩散磨损。由于扩散磨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切削温度和刀具材料的化学成分,且切削温度越高,扩散程度越严重。因此,PCD在高速干式切削铜合金时,极易发生扩散磨损。这主要是因为高温条件下,切削刀具表面和被加工材料新鲜表面接触时,分子活动较为剧烈,造成了元素之间的相互扩散、替换,从而降低了刀具的强度和硬度,改变了刀具的切削性能,造成刀具的磨损。
3 结论
(1)PCD刀具在高速干式切削锡青铜合金材料过程中,切削温度较高,刀具磨损形式主要表现为前刀面的片状剥落和后刀面的轻微破损;同时还伴随着机械应力和热应力冲击下的更为严重的脆性破损,脆性破损主要表现为崩刃、切削刃整体碎断以及前后刀面的大面积剥落。
(2)刀具磨损的主要原因是切削高温引起的氧化磨损和扩散磨损。氧化磨损主要由金刚石刀具中的C和Co在高温下发生氧化反应而形成;扩散磨损主要由工件材料和刀具材料元素间的相互扩散所造成。
[1] 王玉山, 程程. 高效切削刀片材料发展现状 [J]. 机械工程师, 2006(6): 185-186.
WANG Yushan, CHENG Cheng. Development status of high efficiency cutting blade material [J]. Mechanical Engineer, 2006(6): 185-186.
[2] 储开宇. 绿色高速干式切削技术 [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27): 64-64.
CHU Kaiyu. Green high speed dry cutting technology [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2010(27): 64-64.
[3] SALES W F, SCHOOP J, JAWAHIR I S. 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PCD tools during superfinishing turning of the Ti6Al4V alloy using cryogenic, hybrid and flood as lubri-coolant environments [J]. Tribology International, 2017, 14: 109-120.
[4] PATTNAIK S K, BHOI N K, PADHI S, et al. Dry machining of aluminum for proper selection of cutting tool performance and tool wear [J]. Int. J. Adv. Manuf. Technol., 2017: 1-11.
[5] SU Y, LI Z, LI L, et al. Cutting performance of micro-textured polycrystalline diamond tool in dry cutting [J].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2017, 27: 1-7.
[6] 尚自河, 左秀芝. PCD刀具磨损形式分析 [J]. 工具技术, 2005, 39(2): 16-19.
SHANG Zihe, ZUO Xiuzhi. Analysis of wearing form of PCD tool [J]. Tool Engineering, 2005, 39(2): 16-19.
[7] 邵芳, 刘战强, 万熠, 等. 基于热力学的PCD刀具加工ZL109铝合金的扩散磨损 [J]. 天津大学学报, 2010(4): 315-321.
SHAO Fang, LIU Zhanqiang, WAN Yi, et al. Diffusion wear for PCD tools cutting aluminum alloy ZL109 based on thermodynamics [J].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2010(4): 31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