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坊式皮革业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2018-07-06何鸿雁
张 艺,何鸿雁,陈 润
(西南医科大学:1基础医学院机能实验室;2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教研室,四川泸州 646000)
家庭作坊从古至今,经久不衰。家庭作坊式生产企业,以家庭为单位,工作场所就是自家住宅,员工不多,一般为一家三口,或是家庭内部成员和少数打工人员,生产、加工、经营、贮存甚至生活都在同一建筑内进行,家庭作坊普遍存在着“三合一”现象,家庭式作坊生产工艺落后,以手工操作为主[1]。由于市场的需求,目前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皮鞋定制、皮鞋和皮革翻新等家庭式的皮革业。在皮革制作和皮革翻新过程工作使用的处理水、胶水等,均为含苯化学物[2],对人体存在潜在的危害,但是由于家庭作坊式皮革业规模小,未被纳入职业卫生监督和职业危害防治范围内,目前职业卫生相关部门对家庭作坊式皮革业的职业卫生状况关注甚少。故本研究以泸州地区家庭作坊式皮革业为研究对象,对其职业卫生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家庭作坊式皮革业劳动者职业卫生状况,为防制家庭作坊式皮革业苯及其同系物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泸州市家庭作坊式皮革业。
1.2 方法
由于家庭作坊式皮革业规模小、人员少,未在有关部门注册,不易寻找,所以采用偶遇抽样方法,询问路人及公交车司机,寻找研究对象。
偶遇抽样是指研究者根据现实情况,使用最便利的方式来选取样本,可以抽取偶然遇到的人、或选择那些距离最近的、最容易找到的人作为调查对象。
1.3 资料的收集方法
1.3.1 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劳动者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人口学特征)、职业卫生现状(企业基本情况、防护用品使用情况及体检情况、苯现场检测情况、职业卫生服务情况)。
作业点通风评价:①作业点通风情况差:作业点固定在建筑物内一角,且作坊无专门的局部通风排毒措施;②通风情况一般:作业点位于建筑物内,设有局部通风装置,工作时使用;③作业点通风情况良好:劳动者将工作移到露天环境进行或作坊内设有局部通风排毒措施,作业点通风条件较好;④通风情况极好:作业点本身通风条件好且作坊内有局部通风排毒措施。
1.3.2 现场苯的测定
对于采用二阶形函数的反向组合型Gauss-Newton算法(IC-GN2),为了对增量形函数求逆,需要补充公式(3)给出的6项,并将形函数写成如公式(4)的形式。
使用仪器SKY2000-C6H6,采用仪器直读检测方法,现场检测苯浓度。判断标准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3](GBZ2.1-2007)中苯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6 mg/m3,短 时 间 接 触 容 许 浓 度(PC-STEC)10 mg/m3,超标标准为STEC。
1.4 质量控制
调查问卷是根据本课题研究目的,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在征求有关意见和筛选后,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经多次讨论设计完成初稿,进行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一步修改完成。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减少信息偏倚。数据整理录入、对需要计算的结果均采用两次或多次核对。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共找寻到61户家庭作坊式皮革业,获得61份群体问卷及87份个体问卷。在61户家庭作坊式皮革业中:从业人员为最少1人,最多6人,平均为(1.43± 0.95)人/户;有38户(62.30%)仅有1人工作;工友来源:家人77人(88.51%),亲戚1人(1.15%),雇佣9人(10.34%)(见表1)。
2.2 职业卫生现状
2.2.1 作坊基本情况
在61户家庭作坊皮革业中:作坊面积最小2.00m2,最大40.00 m2,平均为(16.39 ± 10.53)m2;作坊面积小于10 m2的占了36.07%,作坊面积为10~20 m2的占了34.42%;作业点通风情况差的有4户(6.56%),通风一般的有26户(42.62%),通风情况好的有31户(50.82%);有37户(60.66%)采取了局部通风排毒措施,其中36户(59.02%)的通风排毒装置为风扇,采用的其他局部通风排气装置有抽气机(6.56%)、排风扇(8.20%);作坊采光良好工作不受影响的有24户(39.34%),有13户(21.3%)采光差需灯光辅助;85.25%作坊休息场所与工作场所隔离,9户(14.75%)未隔离(见表2)。
2.2.2 作坊工作开展情况
表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表2 作坊基本情况
2.2.3 防护用品使用情况
2.2.3.1 个人佩戴防护用品的情况
在工作时有18人(20.70%)劳动者从未使用过防护用品,有69人(79.30%)佩戴了防护用品,其中一直佩戴的有11人(12.64%)、经常佩戴的有29人(33.33%)、偶尔佩戴的有29人(33.33%)。
2.2.3.2 个人佩戴防护用品的种类及佩戴率比较
家庭作坊式劳动者佩戴的个人防护用品主要包括:纱布口罩、防尘口罩、防毒口罩、乳胶手套和专业手套。其中纱布口罩佩戴率最高(54.02%)、其次分别为防尘口罩(24.14%)和乳胶手套(11.50%)、防毒口罩(6.90%)和帆布手套(5.75%)最低(P<0.001)(见表3)。
表3 防护用品佩戴率比较
2.2.3.3 作坊使用防护用品的情况
使用1种防护用品的作坊有30户(49.18%),其中23户(37.76%)仅使用纱布口罩;使用2种防护用品有10户(16.93);使用2种以上防护用品仅有6户(9.84%);而未使用任何防护用品的有15户(24.59%)(见表4)。
表4 作坊使用防护用品的情况
2.2.4 现场苯浓度检测情况
作坊现场苯的平均浓度为(1.15±2.39)mg/m3,最低苯浓度为0.00 mg/m3,最高苯浓度为14.36 mg/m3。读值超过国家安全标准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6 mg/m3有4户,超标率为5.58%(4/61),超过国家安全标准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C)10 mg/m3的有1户,超标率为1.64%(1/61)。
2.2.5 职业卫生服务情况
家庭作坊式皮革业仅7户有雇佣关系,均未签订劳动合同。60户(98.36%)未对其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仅1户(1.64%)进行了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培训内容为职业病防治措施。家庭作坊式皮革业劳动者有81人(93.10%)没有定期进行体检,仅6人(6.90%)进行定期体检,其中3人(3.45%)进行普通体检,3人(3.45%)进行职业体检;5人(5.75%)知晓体检结果,1人(1.15%)不知晓;5人(5.75%)由自己承担体检费用,1人(1.15%)由老板承担费用。有2户(3.28%)作坊有相关单位对其进行有害物质检测。仅5户(8.20%)作坊有相关单位对对其进行监督。仅有1户(1.64%)作坊有相关单位进行职业卫生健康知识培训教育(见表5)。
表5 职业卫生服务现状
3 讨论
本调查发现,家庭作坊式皮革业劳动者大多为一家人组成,劳动者比较固定,雇佣其他人较少,仅7户有雇佣关系。作坊面积普遍不大,作坊面积小于20 m2的占了70.49%,生产场所拥挤,以手工操作为主,生产工艺落后,各工艺过程在同一建筑物内进行生产,非接触苯岗与接触苯混在一起,使一些原本不必在工作中接触苯职业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在工作中长期接触苯。虽然85.25%休息场所与工作场所隔离,但仅仅是晚上不在作坊休息,平时吃饭、午休仍然在作坊里,家庭式作坊生产、储存、生活为一体的“三合一”现象[1]仍比较普遍。
经过多年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已显著提高,健康意识也有了较大进步,有的劳动者知道工作中存在危害因素,将接触漆、胶水的工艺程序放在露天环境下进行。但是,大多劳动者还是仍按照以前的习惯在室内进行作业,在室内工作时采取的局部通风排毒措施主要为风扇,采用专门的通风排毒装置的抽气机(6.56%)、排风扇(8.20%)的较少,排风装置只能起到防暑降温作用,而排毒作用不是很大。劳动者工作时虽然有79.30%佩戴了防护用品,但为了压缩经费开支,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是不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纱布口罩(54.02%),仅有6.90%和5.75%的劳动者使用防毒口罩和专用手套。因此在缝帮、粘底、喷光、整理四道工序和皮革维修、护理过程中时该行业劳动者仍然可以接触到大量的苯及其同系物[4],该行业劳动者仍然是苯及其同系物中毒高危人群。
由于职业卫生部门人力物力有限,把主要精力放在大型企业上,相对放松了对中小企业的监督[5],特别是家庭作坊式皮革业更是处于监督的真空状态,几乎没有职业卫生相关部门对家庭式作坊进行统一的管理、监督以及基本的职业卫生服务。在本次调查87个劳动者中仅有3人(3.45%)进行职业体检;仅有1户(1.64%)作坊对其员工进行了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仅有2户(3.28%)作坊有相关单位进行有害物质检测;仅5户(8.20%)作坊有相关单位进行监督;仅有1户(1.64%)作坊有相关单位进行职业卫生健康知识培训教育。
苯是肯定的人类致癌物,1987年苯白血病在我国首次被确定为8种职业肿瘤之一[6],苯在生产环境中一般以蒸气形式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苯的危害主要是慢性中毒,初期苯中毒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卫生机构对工人接触低浓度苯的健康状况调查表明:低浓度苯对作业人群的健康也有危害,尤其是对人体遗传物质的损害[7],而且有研究表明接触低浓度苯仍具有造血毒性[8],长期接触有可能发展为慢性苯中毒,严重影响劳动者健康。近年来,由苯引起的职业中毒报道屡见不鲜,此次调查家庭作坊式皮鞋业现场检测苯超标率为1.64%,最高浓度超过国家标准的1.436倍,虽然超标倍数不如一些调查报道的高[9],但是如果劳动者长期处于低浓度苯环境下,仍然可能发生严重后果,相关部门应重视起来,加强监督和管理。
本次调查还发现,家庭作坊式劳动者主要来自于农村,工作时间长,收入低,文化水平低,活动范围有限,获得职业卫生知识的途径有限,对职业卫生知识了解不多,劳动者接受职业病卫生知识培训的机会少,缺乏职业卫生相关知识,缺乏职业中毒防护知识;家庭作坊式皮革业劳动者职业卫生意识薄弱,不能及时发现作坊及个人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10],对作坊的职业卫生现状不能进行及时、有效、正确的认识,致使职业卫生问题的长期存在,劳动者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对此本课题组建议①作坊按照工艺流程合理布局,使有害作业和无害作业分开设置;根据有害物质的产生方式,采取合理有效的通风排毒措施;使用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有机溶剂型胶粘剂,以减少劳动者接触有害物质,使作业环境更健康,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②普及职业卫生常识,提高企业职业防护和劳动者职业防护的自觉性,使企业及劳动者认识到职业健康体检的重要性;加大卫生防护设施的投入,根据有害物质的产生方式,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护措施,业主监督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有关部门定期对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进行监督。③有关部门重视起来,加大监督、检查、检测力度,积极做好职业卫生监督工作,对违法行为依法作出处罚。④加强对胶粘剂生产和经销单位的管理力度,规范有毒物品的外包装,坚决杜绝三无产品或不规范的产品,流入制鞋企业,危害劳动者健康[10],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4 结 论
本次调查发现家庭式作坊式皮革业主要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①家庭作坊式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管理弱;②作坊防护设施简陋、效果差,防护用品使用及体检情况不理想;劳动者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劳动者自我防护意识较差;③业主及职业卫生相关部门职业卫生服务不到位,业主较少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相关的教育;④相关部门较少对家庭作坊式皮革业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监督,也未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知识教育、宣传。建议相关部门采取以下措施,积极预防家庭作坊式皮革业环境中苯对劳动者危害,促进其健康。
1. 林崇俊.家庭作坊何去何从?[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7,6:36-38.
2. 李宗政,张树其,孙少华.高密市制鞋作业工人职业病危害现况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2,28(5):513-515.
3. 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S].3.
4. 肖慧霞,袁静琴.利通区制鞋行业苯及同系物职业危害现状的调查[J].宁夏医学杂志,2005,27(4):278.
5. 彭存银,刘风光,刘秀梅.2007年胶州市33家制鞋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调查[J].中国疾病控制杂志,2009,13(6):732-734.
6. 尹松年,李桂兰.我国苯中毒研究半个世纪的回顾与展望[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9,17(4):194-195.
7. 裴炳安.苯的危害及检测[J].炼油技术与工程,2012,42(11):62-64.
8. 夏昭林,孙品,张忠彬,等.苯的职业健康危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5,23(4):241-243.
9. 邸宝才,王佐沂,凌豪.个体制鞋业职业性苯中毒调查研究.山东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2003.
10. 倪汉其.桐乡市制鞋企业职业卫生现状分析[J].医学信息旬刊,2010,23(06):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