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戏曲舞台化妆造型艺术
2018-07-06○甘玲
○ 甘 玲
甘 玲 近照
化妆不仅仅是戏曲演员需要,还有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是如此。现代的人们追求时尚,自身工作生活的化妆是生活的一部分。戏曲人物形象也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妆容必然走进戏曲中,给戏曲创作注入新鲜活力。
我是1988年考入安徽黄梅戏学校表演系的。1991年7月毕业分配到怀宁县黄梅戏剧团任演员。在这个人才济济的艺术团体里,我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多做事,少埋怨,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勤勤恳恳地工作。自2000年开始,我们剧团去江苏、江西、山东、河南、河北、湖北、福建等地巡回演出,由于(原县剧团)工作人员紧缺,我在担任主要角色的同时,主动要求担任化妆造型工作直到2007年。在这期间,我从未向领导提过任何要求,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完全是自己心甘情愿的。
由于我努力工作,2005年12月被评为国家三级演员。自此,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更加努力和勤奋。随着团里新生力量的壮大和化妆部门人员的缺失,再加上这么多年来我对化妆造型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热爱,为此怀宁县黄梅戏艺术中心正式安排我担任化妆造型的工作。在这期间,我先后完成了传统大戏《天仙配》、《女驸马》、《费姐》、《春江月》、《小辞店》、《哑女告状》、《姐妹情仇》、《碧玉簪》、《择婚配》、《难咽的苦果》以及小戏《聘丈夫》、《乡村小院》、《闹花灯》、《打豆腐》、《打纸牌》、《瞧相》、《打猪草》、《春香闹学》、《戏牡丹》、《张三求子》、《邀学》、《讨学俸》、《卖膏药》、《卖杂货》、《游春》、《小清官》、《红军井》等人物化妆造型工作。
从《天仙配》到《女驸马》,从《春江月》到《小辞店》,从《姐妹情仇》到《碧玉簪》,从《小清官》到《红军井》,这些不同的剧本不同的故事,化妆在戏曲行业里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装饰了。戏曲中的人物造型影响着剧情的魅力,随之化妆走入了生活,成为流行时尚的前沿。戏曲的重彩化妆和生活淡雅化妆互相结合,这是社会生活艺术化发展的必然。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舞台化妆艺术也是一样,它既高于生活又源于生活。生活中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今天如此古代亦如此。
今天我且不谈日常人们在生活中的化妆,主要谈谈舞台化妆这门艺术。生活中的化妆无论是浓妆还是淡抹皆由自己的需要来决定,而舞台上的演员化妆那就要根据人物角色的需要来做决定了。戏曲演员化妆作为“戏剧构成”的一个重要元素,是戏曲的一种语言,是一种艺术信息。具有特殊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它要求刻画演员外貌来表现任务的阶段、民族、时代、性格、年龄、历史人物、地域特色等不同环境下的不同特征,起到渲染情绪和烘托气氛的作用。
谈到舞台演员的化妆艺术,那就要先谈一谈舞台上的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从传统习惯而言,人物角色可分为“生、旦、净、丑”,作为行当的四种基本类型,每个行当又有若干个分支,各有其基本固定的扮演人物和表演特色,其中“旦”是女角的统称,“生、净”两行是男角色,“丑”行中除有的是兼扮丑旦和老旦外,大都是男角色。
一般来说,“生、旦”的化妆是略施脂粉以达到美化的效果,这种化妆称为“俊扮”,也叫“素面”或“洁面”,其特点是“千人一面”。“生、旦”的人物个性主要是靠表演及服装等方面表现。而旦角的贴片子,是对妇女额发的一种图案化妆处理,可以起到勾清面部轮廓和美化脸型的作用。
脸谱化妆,是用于“净”、“丑”行当的各种人物,以夸张强烈的色彩和变化无穷的线条来改变演员的本来面目,与“素面”的“生”、“旦”化妆形成对比。尽管它是由程式化的各种谱式组成,但却是一种性格妆,直接表现人物个性,脸谱化妆的特征是“千变万化”的。
2009年,为振兴黄梅戏艺术,打造地方本土文化,在怀宁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怀宁县黄梅戏剧团推出了精心创作的新编大型黄梅戏《独秀山下的女人》。当时团里请来了国家一级化妆、造型设计师蓝玲,在蓝老师的指点和帮助下,我出色的完成了对《独秀山下的女人》的人物化妆造型。剧中主人公秀妹是清末明初的一个善良、端庄、美丽的年轻民妇形象,我在造型设计上采用了各色头巾、发簪做装饰,使发型简洁大方。青春亮丽的村姑们头戴星星点点的小花,后梳大辫子,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很是吸引观众眼球。巧嘴的媒婆则是大斜刘海,夸张的造型,活脱脱一个滑稽、巧舌如簧、走村串户的媒婆形象。造型完工,得到了专家老师、领导、同事以及广大观众的认可和赞同。这大大激起了我的创作欲望,坚定了干化妆造型这一行。2009年《独秀山下的女人》参加了第五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获得“金黄梅奖”。2010年《独秀山下的女人》参加了第九届安徽省艺术节汇演,荣获 “优秀剧目奖”、“表演奖”等七项大奖。
大家知道,戏曲装扮人物的美学原则是:一切从人物出发,造型符合人物性格、年龄、身份以及所处的环境场合,要遵循约定俗成的程式规范。黄梅戏《独秀山下的女人》主人公秀妹的人物造型正是遵循这一原则的,无论是发型,还是妆面色彩,不仅符合人物身份,也合人一种美感。女人在化妆师的巧手下,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个外型姣美、纯情,内在且含蓄的少妇形象。
2011年《独秀山下的女人》远赴重庆参加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获得“优秀剧目奖”和“优秀表演奖”,演员的精彩表演和我的化妆造型都获得专家的一致好评。
2012年,《独秀山下的女人》再次参加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剧目展演,我再次圆满地完成了整剧的化妆造型工作。经过长期的磨练和实践,这时的我已经完全胜任了日常工作的演出以及抢妆、改妆的人物化妆造型工作。
我的奖项虽然不断增多,但仍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丰富自己,力争自己的化妆造型艺术再上一个新台阶。
2015年我又完成了大型古装黄梅戏历史剧《李离伏剑》的造型工作,参加了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展演,荣获“剧目奖”。《李离伏剑》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在造型设计上,我运用了片子古装的手法,使角色更加地贴切、到位。赋予了角色历史的厚重感。
2018年我团新创红色题材抗日现代戏《皖河谣》参加第八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剧中人物的化妆造型设计由我独立完成,该剧的一号女主演田青是一个留洋归来的高材生,后投身革命,成为皖西南新四军抗日纵队某部尖刀班的指导员。剧中田青因接受组织安排的任务,需乔装改扮深入敌占区抢救人才。全剧共六场戏,加上序幕、尾声,场场都需改换不同造型。凭着多年实践的经验,每场戏间隔换装时间都只有二、三分钟,但是我做到了有条不紊,忙中不乱地完成了抢装、改装的工作。2014年至2018年安徽省文化惠民工程送戏进万村,每年120场以及黄梅戏进校园每年80场的演出,都是我独立担任化妆造型工作。
多年来,我在化妆造型上的成绩得到了领导、同事及广大观众的赞许和认可,更加信心倍增了。今后将更加努力,为黄梅戏演员在舞台上的亮丽形象增添一点绵薄之力,争取化妆造型工作更上一层楼!
舞台化妆艺术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它源于生活并给生活带来了光彩,它服务于舞台艺术并给舞台艺术增添了魅力。黄梅戏曾经获得过辉煌成就,得到了梨园界和广大观众的美好赞许,而这些“成就”的取得是离不开化妆艺术功劳的。黄梅戏的今天仍为文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黄梅戏的未来也仍然会大发展并会迎来新的繁荣。因此,舞台化妆艺术仍需不断提高,从业者仍需为事业的发展而不断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