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严凤英对黄梅戏的艺术贡献

2018-07-06

黄梅戏艺术 2018年4期
关键词:安庆黄梅戏表演艺术

○ 迟 晨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黄梅戏迎来了百年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这与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的辛勤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她的沙甜嗓音、超凡的艺术领悟力以及虚心向前辈艺人学习的精神,使她扮演的舞台形象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严凤英不仅在音乐方面参与改编、创新了黄梅戏的唱腔结构,更为重要的是,她不拘陈法、博采众长,努力吸取京剧、昆剧、越剧、评剧的表演艺术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质朴细腻、以情动人的艺术风格,把黄梅戏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她先后主演了六十多部大小剧目,塑造了陶金花、七仙女、冯素贞、织女、江姐等一系列人物形象。而正因为这些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使得黄梅戏这个流行于安庆及周边地区的地方小戏迅速崛起,成为广受群众欢迎和喜爱的剧种。

一、严凤英生平

严凤英在这个世界上只活了三十八岁,作为一个艺术家,她的艺术生命早在“文革”开始的1966年就被扼杀了。在她短暂的人生旅途中,饱经沧桑,可圈可叹可赞,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也给人们留下了无穷的沉思。她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既没有读过多少书,也没有进过什么科班,更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只是为生活所迫,偶然地踏上了艺术征途,十几岁在安庆就小有名气,二十几岁即从安徽走向全国,成为深受广大观众爱戴的优秀表演艺术家。她的成名之早、享誉之广、成就之高、影响之大,在戏曲界是少有的。

生存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严凤英生在安庆,童年生活在桐城农村。安庆是黄梅戏的发源地,特别是在农村集镇,黄梅戏极为风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耳濡目染的渗透力是不可估量的,在幼小的严凤英心灵里就埋下了黄梅戏的种子。少儿时代的严凤英为了生存,就是在黄梅戏台前幕后摸爬滚打度过的。严凤英12岁拜桐城人严云高学唱黄梅戏,不久便在业余班社里登台唱戏,但为族人、家庭所不容,后离家出走正式搭班,改艺名为凤英,唱红桐城、怀宁两县。1946年,严风英进安庆市,先在“草屋”(群乐剧场)演出,以《小辞店》、《游春》两出戏轰动安庆,每晚赶3个剧场才能满足观众的要求。严凤英也因有此盛名而招致灾祸。为避祸,严凤英离开安庆去南京,暂时脱离黄梅戏。 安庆地区解放了,民间艺术得到重视,民间艺人得到尊重。严凤英作为文艺界的代表应邀参加了各种会议和活动,心情舒畅,精神焕发,从此迈步进入了一个新环境。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感召下,她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艺术世界里,安庆市的胜利剧场有一批黄梅戏老艺人,她一边学戏一边演出,进一步展示了她的才华。1951年,才重返安庆舞台,在“群乐剧场”(后改名为“胜利剧场”)演出。1952年,严凤英应邀到上海演出,她在传统小戏《打猪草》、《蓝桥会》和现代戏《柳树井》中所塑造的角色,情感真挚,性格鲜明,唱腔优美动人,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她也因此被上海观众誉为造诣很深的艺术家。1953年,安徽省委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决定组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她又理所当然地被吸收到设在合肥的安徽省黄梅戏剧团。这是个省一级的国家剧团,集中了当时黄梅戏的顶尖人物 —— 一批最有名望的老艺人、一批最受欢迎的名演员、一批最有实力的文武场、一批最有潜力的好苗子,同时,还为他们配备了编剧、导演、作曲、舞美和行政管理等优秀人才。从农村到安庆再到合肥,依托这样的大环境,特别是省黄梅戏剧团这个生态环境,领导的呵护、观众的爱戴、集体的合力,这一切都使得严凤英如鱼得水,一鸣惊人。

许多黄梅戏老艺人都说严凤英是一个演唱黄梅戏的好苗子。一方愿意教,总是倾箱倒箧;一方愿意学,总是多多益善。解放前后的黄梅戏著名老艺人严云高、丁永泉、程积善等等,都喜欢这个好苗子,从各方面给予教导提携,她则是投桃报李,对他(她)们一律尊称为“师父”,执弟子礼,极为尊敬。“名师出高徒”,环境加天赋,严凤英很快脱颖而出。

二、严凤英的艺术创造

她是一个有心人,非常善于学习,从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她把观摩、交流、开会等社会活动都当作学习的好机会,观察人、研究人、琢磨人的心理和形态,而且能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用在戏里”。向师傅学、向徒弟学、向圈内人学、向圈外人学,特别注重观众的反映和意见,始终保持自己的风格,保持黄梅戏的“原汁原味”。这就是严凤英的天赋、悟性、灵气和艺术魅力!

严凤英是一位富有学习与创造精神的艺术家。从她登台演出到新中国成立初年,黄梅戏的生存环境艰难,表演艺术水平也处在粗糙的状态之中。新中国成立以后,严凤英和一批新文艺工作者为提高黄梅戏的艺术水平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她既虚心向前辈艺人学习,借鉴传统,更注重向兄弟剧种学习,曾拜北昆名家白云生为师学习京昆的程式动作,并融会贯通,用之于自己的表演中,为塑造人物性格服务。在音乐唱腔上,她支持音乐改革,经常提出建议并带头试唱,同时又在充分把握角色思想感情后赋予自己的创造。严凤英所作的努力,使黄梅戏的表演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其艺术表现能力和张力大大地增强。

严凤英的表演艺术,对黄梅戏剧种的特色和风格,还起到了极大的强化作用。这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其一,黄梅戏源于农村,带着朴实自然的气息,严凤英的演唱使之更加优美动听,形成了黄梅戏不同于京剧的沉厚、越剧的清丽、豫剧豪迈的音乐风格;其二、由于严凤英表演艺术精湛,唱腔优美动听,逐渐形成了观众的审美心理定式,更加喜爱女性形象和女声唱腔。严凤英的表演,既为自己创立了典范之作,又为黄梅戏剧作家、音乐家架起了一座通往观众的桥梁。

严凤英除了在唱腔艺术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外,在舞台上乃至银幕表演上,同样达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界。她所塑造的陶金花、七仙女、冯素珍、江姐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令人难忘。她在表演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可用“细腻”、“传神”四个字来概括。戏曲演员表演的根本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而要塑造好人物形象,必须对所演人物的性格、感情深入发掘,并转化为舞台动作。发掘得越深,表演得越细腻,越趋近“传神”的境界。

三、严凤英在黄梅戏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严凤英的表演,既为自己创立了典范之作,又为黄梅戏剧作家、音乐家架起了一座通往观众的桥梁。

黄梅戏是我国目前流行范围较广、发展速度较快、受欢迎度较高的戏曲剧种之一。在戏曲事业发展萧条、不景气的社会大环境下,黄梅戏这一年轻剧种之所以受到不同地域、不同年龄层次观众的热爱,除了前辈表演艺术家、剧作家、曲作家、词作家孜孜不倦、辛勤耕耘因素外,杰出表演艺术家的强化、推动作用凸显了出来。一个优秀的演员在创作上的成就是推动戏剧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

猜你喜欢

安庆黄梅戏表演艺术
新编黄梅戏《鸭儿嫂》舞美设计
鱼殇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黄梅戏《中国梦》
黄梅戏《祝福》
禁用kP3的谱必要条件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大型黄梅戏《寸草心》
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