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追求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2018-07-05周梦潇
周梦潇
摘 要: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是如今每一位一线数学教师的追求。有效的数学课堂不仅能使教师教得轻松,也能给学生减负,它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重视分析和研究数学课堂中遇到的低效和无效的问题,从认真备课、优化教学设计、精心设计习题、改革评价方式入手,把课题教学的有效性落在实处。
关键词:有效课堂;备课;情景教学;练习;评价
一、认真钻研教材,提高备课有效性
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要提高一堂课的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目标,知道本节课学生应该掌握哪些内容,要掌握到什么程度。如果目标定得过高或过低都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从而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吃透教材,深入研究教材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才能掌握教材的主旨和本质,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为高效课堂打下基础。
小学数学课前,教师除了备教材重视怎样“教”,更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怎样“学”,了解他们的学习基础和状态,在上课前教师必须心中有数:本节课哪些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容易掌握;哪些是需要教师适度提点才能明白;还有哪些知识点是必须由教师重点讲解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对于这些教师都应做好充分的课前预设,还要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备课时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二、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有效性
1. 精心设计情境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教师应努力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失去兴趣学习将变得枯燥无味,而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学能够在不经意间引入数学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因此,通过设计情境教学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是很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
例如,在“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情境:有两只小猴在树林里玩耍,猴妈妈带回来一个蛋糕。要把这一个蛋糕分给这两只小猴,怎样分才公平呢?我们来分一分。要平均分成几份?每只小猴分得几份,就是1块蛋糕的几分之几?的分数线表示平均分,2是分母表示平均分成了2份,1是分子表示其中的1份。这时笔者进行小结:“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其中的几份,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分数。”接着提问:“猴妈妈今天不仅带回了一个蛋糕,还带回了一盘桃子。桃子的个数暂时保密。但是不管有多少个桃子,要想分得公平,你认为猴妈妈应该怎样分桃?”这时学生对这个问题已经非常感兴趣,已有的知识经验促使他们去探索去认知,通过小组交流、动手操作分一分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并感知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是1个物体时,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再让学生体会其中的1份是2个、3个物体时,也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整个教学过程贯穿在猴妈妈分桃的情境中,由浅入深,教学重难点突破到位,有效推动了学生的思维逐步走向深入。
情境教学的本质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联系学生的实际,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历为基石,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学习和探索。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2.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主角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学习。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一般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很少给学生提供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所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难发挥,这种现象恰恰违背了教育的初衷,降低了课堂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尊重并鼓励学生将真实的看法和观点表达出来,让每个学生在观察、操作、验证、交流等活动中,都经历不同的探索过程,有不同的体验和发现。以生为本的学习方式,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构建有效课堂,这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学生的欢迎。
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猜想、验证、交流、归纳等一系列的自主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問题。整节课笔者本着“以学生为本,真实有效”的原则,力图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师角色,变为一个积极的旁观者、一个谦虚的倾听者、一个真诚的赏识者、一个平等的合作者。这样,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使之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来构建一个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
三、精心设计习题,提高练习有效性
新课改以后的苏教版教材,不仅例题紧扣知识要点,课后的试一试、练一练、想一想、做一做也充分体现了编者的教学理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以这些习题为主来展开练习巩固新知、查漏补缺,并对教材进一步地挖掘和拓展,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有效的数学课堂离不开有效的课堂练习,很多时候课堂看似很热闹,气氛很活跃,环节衔接很顺利,学生好像都掌握了,但结果却出乎意料:课后作业的质量很差,问题百出。很大的原因在于课堂练习不到位,学生没有通过一系列有效的习题来巩固新知,教师也没有通过学生的练习得到反馈,就不能及时地查漏补缺、调整教学环节,因此无法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第一,根据学生对本节课重难点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习题,这些习题可以是教师自己设计的,要符合本班学生学习的特点,对于不同的班级可以有适度的调整。
第二,课堂练习中基础的题目,可多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算,并尽量选择容易出错比较粗心的学生。这样可以及时让学生没掌握的内容和容易出错的内容暴露出来,再通过大家共同讨论、教师讲评来纠正错误的解题过程,展示正确的解题思路。这样做不仅能再次激发学生的热情,而且能使课堂上生成的“错误”变成学生成功的垫脚石。
第三,对于易混淆的知识点要加强对比练习。不难发现在很多新授课堂,学生容易把新旧知识点混淆,对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找出知识点之间的不同,学会区分,并在练习时引起重视,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在设计习题时,可加强对比练习。
第四,注重一题多解和适度的变式练习。有效的数学课堂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应该重视一题多解的练习,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产生不同的解题思路,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变式练习的本质是将同质的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呈现,通过变式练习,有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寻找到问题的本质特征,来提高解题能力。
四、改革评价方式,提高评价有效性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课堂中,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有效评价也是一门艺术,教师的评价要适度恰当,对于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要选择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的评价语言。鼓励性的评价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评价不应局限于教师的评价,也鼓励进行生生评价和自我评价。把评价的权利下放给学生,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信勇敢的品质。并且,多种形式的评价过程也是一种有效的反思,思考别人有哪些是值得自己学习的,自己又有哪些是需要改进的,这样的有效评价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扎实有效的数学课堂作为一种目标激励着教师,需要教师不断实践和探索这种教学模式,也是数学教师的共同追求。有效的课堂追求的是真实、朴实、扎实,把数学课堂营造成一个师生合作、共同研究的环境,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探索,真正实现新课标所倡导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