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预习题,提升学生的预习质量
2018-07-05刘贤慧
刘贤慧
摘 要:预习是学生高效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精心打造预习题,由此来提升学生的预习质量。本文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探讨了预习题设计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习题;设计思路
为了引导学生将预习环节落在实处,我们都要设计一些预习题,由此来对学生的预习进行引导,学生也将因此而形成一种科学的预习习惯,并掌握最为基本的预习方法,而且高质量的预习题还能推动学生进行质疑和提问。下面,笔者就以本校三年级数学备课组围绕“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节设计预习题的探讨过程为例,对预习题的设计思路展开分析。
一、预习目标不可等同于教学目标
在正式展开讨论之前,每一个教师都从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出发设计预习题,其中有两种较为典型的方案。
【方案A】
1. 请阅读教材本节内容,对其中有关分数知识的内容进行整理。
2. 你对分数有着怎样的理解?请结合你的理解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举一个例子,并说明它表示几分之一;(2)完成书本的例题,比较和的大小关系,请说明你的理由。
3. 通过预习,你还存在哪些困惑?
设计意图:预习题的第一项和第三项都是常规化的问题,我们要让学生通过预习活动,明确自己知道些什么,并且也能认识到还有什么不理解的;第二项则是核心问题,是学生预习之后产生的一个提高性的问题,我们应该指导学生不局限于字面的含义来进行理解,比如问题(2),学生如果采用画图法来比较大小,就会发现这样的操作非常麻烦,学生也将更加重视分数意义的学习。
【方案B】
1. 请阅读教材本节内容。
动手操作将8个苹果(或者用其他学具代替)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人能分得几个?6个苹果怎么平均分?1个苹果怎么平均分?怎样用数字来表示?
2. 试着读、写,并说出各个部分的名称。
3.请用同样规格的长方形纸片,分别用涂色的方式来表示、,并尝试比较其大小。
4. 请尝试完成教材练习中的第一题和第五题。
5. 通过预习,你还存在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预习题中的第一项和最后一项与方案A是相同的,其他几项则是通过具体的要求,引导学生对数学教材中的学习内容进行体验和探索。第五项中所安排的两个问题都是将涂色部分表示成分数,这是对例题的模仿练习,这也是我们希望让学生通过预习所能达到的水平。
备课组的同事通过比较研究其中的设计思路:它们共性的内容都在强调“你在预习中知道了什么”和“你还存在怎样的困惑”,这些都属于预习的基本问题,所不同的是,A方案注重预习之后具有提升意义的理解与运用;B方案则强调将学生即将在课堂上进行学习的重点转化为具体问题,让他们在课前进行自主探索和体验,这样也就将“教材”转化为“学材”。
经过比较,大家形成共识:对于那些独立能力不强的学生,方案B中的预习题设计更符合现在学生的实际水平。我们都知道预习只是课堂学习的一项基本环节,我们不能要求学生通过预习就对所有的知识形成面面俱到的认识,也不能让学生对知识形成较为透彻的理解。因此,预习目标不应该等于教学目标,我们对预习的定位只是希望让学生经历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过程,并创造机会让学生产生理解和困惑,由此强化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动机。至于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融会贯通,比如方案A中所设计的第二项内容,显然不是我们在预习时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预习目标应该指向教学目标
备课组的同事围绕方案B展开重点探讨,首先关注点都集中于题量上,即六项预习任务在量上是否显得多了一些,毕竟预习挤占时间过多,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很多学生也可能会敷衍了事,从而影响预习质量。经过商讨之后,大家觉得应该将第五项去除,我们要让学生集中精力来应对例题中所呈现出的内容,为他们在课堂上的交流和展示奠定基础。
随后又有同事将目光瞄准第四项,指出既然教材上用的是圆片,为什么在预习作业中用长方形的纸片呢?设计的教师解释,这是考虑到学生在家中裁剪圆形太过麻烦,长方形的纸张一撕即可。大家又一步研究教材,发现教材中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几分之一,还要让学生对几分之一进行比较。如果是长方形,则学生进行折叠和涂色的方式就不是唯一的,这样学生就无法直观地进行观察和比较。因此,用圆片进行折叠或涂色则没有此类问题,由此可见,教材在设计时选择圆形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在很多人的眼中,小学数学的内容相对浅显,那么要认识几分之一,需要学生反复进行涂色练习和比较吗?看看书不就行了吗?何必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其实对比不同版本的教材,同时也结合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我们认为不能用拔高的目光来看待学生的认知规律。事实上,学生知道结论,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对数学知识形成理解,我们需要学生结合操作经验对“几分之一”的产生过程形成认识,并且在动手操作中提炼出数学知识,实现知识的建构。
最后,有教师结合自己的经验指出:教材中没有明确的“分数的写法”,学生也没有切实的方法进行探索,因此不能作为预习作业。写分数时都是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是分子,如果盲目地让学生进行预习,则学生可能会按照习惯由上而下地进行书写,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则很难纠正,应该将第三项预习题拿掉或是给出明确的提示。
数学预习题的设计一方面要切实考虑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另外我們也要充分考查相关行为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切不可让预习题的设计和安排干扰了正常的数学教学。换言之,我们的预习目标应该成为教学目标的预设和铺垫。
三、预习题的解决不能完全替代课堂教学
现在不少教师在交流中抱怨,很多学生早已知道教材的内容,这使得课堂对学生毫无新鲜感可言,如果再让学生进行预习,则课堂教学不就显得重复而乏味吗?面对这种情形,教师该怎么办?显然,如果只是简单重复教材上的认知水平是不合适的,为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就要思考如何更好地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由此来推动教学效率的提升。
就本节教学而言,备课组的同事最终决定在课堂上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拓展。其一是分数的产生过程,即引导学生认识分数的历史发展进程,比如有关“一半”的符号表示,如、1∶2等,它们的名称都叫作“二分之一”。随后提出问题:这些表示有没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在此基础上展开思考:如果用一根纸条代表“1”,那么同样长的纸条上的阴影部分表示多少呢?(图1)
这一问题将启发学生自主提取分数的建构过程:先明确这根纸条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然后再研究其中的一份是怎样进行表示的?
第二项拓展是针对分数的大小进行比较。教材上都是以画图来引导学生进行直观而形象的分析,学生在预习时将很轻易地掌握这一方法,而我们则需要在教学中打破这一思维的局限性。教师可以尝试着将分母增大,然后通过交流展示出:、、乃至,让学生意识到仅靠画图已不足以解决问题,学生也将开始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呢?他们的思维必然会因此而得到拓展。
结合上述思考,我们发现预习题不仅仅是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更要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因此最终在本节内容的预习题设计中,备课组的同事达成共识,以方案B为模板展开微调,优化之后的方案如下:
1. 请阅读教材本节内容(适当进行笔记)。
动手操作将8个苹果(或者用其他学具代替)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人能分得几个?6个苹果怎么平均分?1个苹果怎么平均分?怎样用数字来表示?
2. 试着读、写,并说出各个部分的名称。(提示:应该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3. 举一个和教材不一样的例子,说明它是。
4. 请用同样规格的长方形纸片,分别用涂色的方式来表示、,并尝试比较其大小。想想:除了画图涂色,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5. 通过预习,你还存在哪些问题?
总之,我们在设计预习题时要充分贯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预习题既要指导学生展开有效预习,又要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子。教师要注意预习题的打造,在一定意义上,它比课后作业还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