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师”的沟通艺术
2018-07-05岳炜
岳炜
〔关键词〕水浒传;人物分析;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18-0077-02
《水浒传》里的军师吴用,人称“智多星”。作为梁山好汉创业团队的核心人物之一,这位吴老师满腹经纶,足智多谋。这不仅体现在他对梁山事业发展方向的把握上,还体现在他的人际沟通能力上。在“吴学究说三阮撞筹”一节中,吴老师步步为营,说服阮氏三兄弟加入创业团队的故事,充分彰显了他超人的沟通魅力。真不愧是做老师的!
吴老师说服三阮入伙,大致上用了顺其性格、问题刺激、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步骤。我们翻开原著,仔细品味这段情节,相信对我们在与孩子沟通方面有不少启发。
一
吴用来到三阮所在的石碣村,第一个找的是立地太岁阮小二。见到阮小二,吴老师没有直接表明来意,而是说,自己要帮人买鱼。看似随意的一个小谎言,实际上是吴老师煞费苦心埋下的伏笔——由打鱼这件事,随时可以引出他此行的真正计划。但阮小二并没有直接回应鱼的事情,而是邀请吴用喝酒。吴老师顺势答应:“小生的来意,也正欲要和二郎吃三杯。”
这一下子,就拉近了关系,为后边深入开展思想工作争取了条件。两人乘船来到酒店,遇见活阎罗阮小七。三人又到镇上找到正在赌钱的阮小五。
这段情节中,对话不少,吴老师一直没说正事儿,始终顺着三兄弟说话,句句带笑,句句客套,让三阮感到很是亲切。
金圣叹读到这里,忍不住感叹道:吴用说三阮,只用一个顺他性格,顺他口语之法,一篇皆然,盖深得控御豪杰之术者也。一句“顺他性格”“顺他口语”,就是吴用开展思想工作前的绝妙技巧。
作为老师或家长,在跟孩子谈话时,也应该注意这个“顺”字。尤其是孩子尚沉浸在负面情绪之中时,切忌以成人身份直接说教,而是应该俯下身子,做一个安静的聆听者,让孩子感觉到你是和他站在一起的,做他的贴心人。这就是“情绪认同”。有了这种认同感,孩子才可能对你敞开心扉,和你建立良好的信赖关系。而完成了这一步,高效的沟通才算正式启动。
二
人齐了,大家边喝酒边谈事儿。阮小五问,教授到此有何贵干。吴用还没说话,阮小七抢先替他回答了,说吴教授如今在一个大财主家做家教,今天来呢,是按照主人家的要求,来买十来条十四五斤重的金色鲤鱼。阮小七接着说出了兄弟三人的窘况:
“若是每常,要三五十尾也有,莫说十数个,再要多些,我兄弟们也包办得;如今便要重十斤的也难得!”
吴用闻言,说那不行,就要十四五斤的,不白要,按市场价给钱。这时,阮小七说:
“教授,却没讨处。便是五哥许五六斤的也不能够;须要等得几日才得。你的船里有一桶小活鱼,就把来吃些。”
这就是吴用要抛出的问题:打鱼为生的人,为何弄不到大鱼?其实不管是谁,面对这事儿都要提出疑问的。可阮小七避重就轻,立刻转移话题,去船上把小鱼搬进来下了锅。吴用沉住气,没着急刨根问底。晚上到阮小二家里,继续喝酒。
吴用开始“问题刺激”了。
“你这里偌大一个去处,却怎地没了这等大鱼?”
阮小二回答道:“实不瞒教授说,这般大鱼只除梁山泊里便有。我这石碣湖中狭小,存不得这等大鱼。”
吴用趁势问:“这里和梁山泊一望不远,相通一脉之水,如何不去打些?”
这时,阮氏兄弟才道出实情。原来,前不久,梁山泊被王伦一伙强人给占了。现在没人敢去打鱼。为此,他们也很郁闷,但是没有办法。
至此,吴用“问题刺激”的效果就出来了:和阮氏兄弟一起,找到了非正常现象背后的症结所在。
这也是啟动下一步沟通工作的关键所在。就像老师、家长在给孩子做思想教育工作时,若能站到孩子的角度,和他一起找到问题所在,然后再去激发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教育工作一定事半功倍。
三
关键点找到了,吴用开始启动“晓之以情”模式。
接着上面三阮对王伦一伙儿占据水泊的描述,吴用趁势说了一句:“恁地时,那厮门倒快活?”这一句话,效果很明显。且看阮小五怎么说:“他们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紬锦;成瓮吃酒,大块吃肉:如何不快活?我们弟兄三个空有一身本事,怎地学得他们!”
看,对于梁山好汉,他们是多么羡慕嫉妒恨啊!吴用听了这话是什么反应?当然是很“嗨皮”,书中说他“暗暗地欢喜”:“正好用计了。”但他没说话,只是静静地观察兄弟三人的反应。心直口快的阮小七表态了: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我们只管打鱼营生,学得他们过一日也好!”
眼看激情燃起来了,吴老师却欲擒故纵:“这等人学他做甚么!他做的勾当不是笞杖五七十的罪犯,空自把一身虎威都撇了?倘或被官司拿住了,也是自做的罪。”
这是欲擒故纵,也是对三阮决心的试探。果然,三兄弟道出了掏心窝子的话:“如今该管官司没甚分晓,一片糊涂!千万犯了弥天大罪的倒都没事!我兄弟们不能快活,若是但有肯带挈我们的,也去了罢。”“我也常常这般思量:我弟兄三个的本事又不是不如别人。谁是识我们的!”
吴用见对方情绪彻底被燃烧起来了,趁机问:“假如便有识你们的,你们便如何肯去。”阮小七马上回应:“若是有识我们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能够见用得一日,便死了开眉展眼!”
吴用又是一阵暗喜,心想这事儿基本成了,就差最后一步!
欲擒故纵,试探决心,老师、家长在引导孩子做事的时候,完全也可以用这些方法。找到问题关键点后,巧妙地帮助孩子坚定信念,点燃激情,才能让他真正找到自主解决问题的内驱力,进而全力以赴地去实现自己定下的目标,兑现自己许下的承诺。
四
接下来,吴用就要捅破窗户纸,给阮氏三兄弟指明人生方向了。这时,刚好三兄弟说到梁山第一领导王伦的为人。这个人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小七说,想去梁山应聘,又怕他们不录用:“他们若似老兄这等慷慨,爱我弟兄们便好。”
阮小五说:“那王伦若得似教授这般情分时,我们也去了多时,不到今日。我弟兄三个便替他死也甘心!”
吴用见时机真正成熟,果断地接过话头,切入正题:
“量小生何足道哉,如今山东河北多少英雄豪杰的好汉。”
“只此闻郓城县东溪村晁保正,你们曾认得他么?”
“这等一个仗义疏财的好男子,如何不与他相见?”
然后,在一番介绍后,三阮立刻收拾行囊,跟吴用赶赴东溪村聚义。
这一环节,我们称它“导之以行”。
前期思想工作完成以后,及时引导孩子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也是教育工作取得高效的必要一环。
五
这番谈话后,吴用顺利地把阮氏三兄弟带进了晁盖的创业团队,成就了“七星聚义”“智取生辰纲”等一段段江湖传奇。
从顺其性格、问题刺激,到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这一节,完全可以拿到今天来用,作为老师、家长对孩子开展思想工作的优秀范本。
吴老师的沟通艺术,值得去反复揣摩,借鉴经验。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潍坊,261000)
编辑/于 洪 终校/卫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