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8-07-05陈剑波
陈剑波
摘 要:随着现阶段小学教育问题讨论的越来越多,大部分人都认同问题情境教学法。因为问题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够更好地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解决对策
情境教学作为新课程教学的重要方式,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但是从目前来看,小学数学情境教学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小学数学枯燥乏味的问题无法解决。
一、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存在的不足
1.情境教学过于形式化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被动地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法。这样就容易使问题情境教学法开展得不伦不类,即空有其表,缺乏实质内涵。主要表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活泼、生动的效果,但是对于教学内容却没有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尽管课程灵活多样,但是却没有切实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很多学生学过之后转瞬即忘,无法形成深刻的印象。还有的教师过于追求欢乐的课堂气氛,对于教学目的、教学重点等实质却没有重视,这样买椟还珠的做法很容易造成教学效率降低。
2.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不仅能够有效地丰富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内容,而且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很多教师由于太过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以至于很大一部分时间都让小朋友观看课件或者网络资源。这样的做法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缺少情境教学应有的师生互动。而且,原本的动手画图、计算等方式被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而取代,也会严重地削弱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效果,久而久之会形成被动学习方式,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主动思考能力,制约了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小學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解决措施
1.从生活实际切入,营造浅显易懂的情境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心理发育不算成熟,所以对于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的理解能力较差。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积极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必须从小学生所熟悉的场景入手,营造生活常见的情境,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积极鼓励小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情况和经历来解决问题。比如在小学数学介绍图形的过程中,可以选择生活中的家电、工具、玩具、水果等来让小学生认识抽象的图形。比如提到西瓜,会想到圆圆的形状,提到电视机会想到方方正正的形状。这样不仅能够将抽象的图形转化为具象的物体,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而且还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2.针对重难点问题设置教学情境
在设置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所取舍,如果大部分小学生能够理解的问题却花费大量的时间营造教学情境,就会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无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必须要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教学法来进行教学,首先让小学生测量书桌、课本、黑板的长度和宽度,然后提问这些物品的面积是多少。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面积的概念,并且通过自身的测量结果来进行计算,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明确情境教学的重点难点,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内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节约学生的时间,从而获得更多的练习机会。又如,在练习加减法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讲解。例如,在游戏开始之前给每一个学生发放五个水果,然后让大家相互交换或者赠送。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手中的水果数量会发生变化,水果的种类也会发生变化。根据学生水果变化的多少来说明数学计算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能够积极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好地利用问题情境教学法来获得数学知识。
3.充分合理地运用现代网络技术
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的使用,能够有效地减轻教师的负担,让教师在课堂上更加轻松。为了避免大量使用多媒体技术占据大量的宝贵时间,教师必须要充分合理地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比如对于重点的教学内容通过课件展示的方式,既能够方便学生理解,又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或者通过引入“微课”“电子白板”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让学生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充分提高学习的效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将数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了情境教学过于形式化、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面的不足,并且进一步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包括从生活实际切入,营造浅显易懂的情境;针对重难点问题设置教学情境以及充分合理地运用现代网络技术等措施。这样能够有效地为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参考,而且还能够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蔡佳佳.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的问题及对策:以PEP新教材为例[J].考试周刊,2017(22):137-138.
[2]吴静.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以“图形与几何”领域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7(2):58-62.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