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校园隐性课程的开发

2018-07-05杨永忠

新课程·小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隐性课程美育校园文化

杨永忠

摘 要:隐性课程指的是处于隐蔽状态、不载诸教学计划,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固定的课堂,但潜伏于学校各个方面,无处不在的环境课程。开发隐性课程,应以德、智、体、美互相渗透为重点,致力于营造高品位、有特色、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包括师表行为、学校传统、校风建设、师生关系、教育环境、信息媒体等内容。

关键词:隐性课程;美育;校园文化

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即学科课、活动课)而言的。顾名思义,隐性课程(亦是环境课程)处于隐蔽状态、不载诸教学计划,没有现成的教材,也没有固定的课堂,但它潜伏于学校各个方面,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隐性课程包括师表行为、学校传统、校风建设、师生关系、教育环境、信息媒体等内容。开发隐性课程,应以德、智、体、美互相渗透为重点,致力于营造高品位、有特色、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就其具体途径来说,大致有以下幾个方面。

一、注重师表行为,树立学习楷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两段话雄辩地证明:学校校长、教职工的“为人师表”行为是第一隐性课程。这种课程不排在课表上,也没有固定的教材,但蕴含在教师的全部行为之中,内容非常丰富。诸如教职工的精神风貌、师德修养、行为模式、教学风格、工作作风、文化素质、言行举止、仪表情态、衣着服饰等,无一不是对学生实施的好教材。学校有一名体育老师担任了班主任,这个班级在体育班主任的管理下,呈现出不一样的班风和精神面貌。学生聪明活泼、上课回答问题积极,纪律性强,各种大小集会总能做到安静有序、坐姿端正。运动会上,个人成绩不太突出的班,在团体项目上却得奖多枚,最后赢得年级第一名。他们班所表现出的活泼、守纪、团结精神,正是体育班主任精神气质的生动再现。可见,教师的表率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正如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二、弘扬学校传统,继承优良品质

学校优良传统是在正确的办学思想指引下博采众长、激浊扬清,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逐渐形成的。具有本校特色的传统一经形成,便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学校优良传统的核心部分,如政治上的热爱祖国,关心国事;思想上的开拓创新,乐于奉献;品德上的艰苦朴素,自强不息;学习上的注重能力,钻研创造;专业上的相互切磋,自由讨论等,都是教育学生的最好材料。

开发此类隐性课程的途径很多,我们可以在新年开学之际,组织师生参观校史陈列室,或将学校的优良传统综合概括,写成有血有肉的文字,举行学校优良传统系列讲座,每年举行特色文化表演等。当然,更多更经常的是用学校优良传统浸润感染学生,使之耳濡目染,于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三、建设校园文化,培养精神素质

校园文化从属于社会文化,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学校传统的校园文化和外来文化既相互碰撞、冲突,又互相融合,其发展一时出现扑朔迷离、良莠难辨的情况。要使广大学生在多层次的文化环境中辨明泾渭,培养高层次的精神素质,在开发隐性课程时必须立美育人,突出爱国爱校教育。如在操场上设有检阅台,台前挺拔的旗杆上升起国旗,左右各有校徽、校旗;实验楼或学校主要通道口设有中外名人雕塑像,竖起名人名言牌,铭刻中外思想家以及本校杰出校友的名言等。在校园规划上要注重整体布局,减少交叉,环境要由绿化、净化发展到美化、香化,一年四季,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同时,以德美渗透为基本途径,追求校园环境的审美意境,赋予校园文化以美的形式和美的内容。如某个以“竹文化”为特色的学校,师生从踏进校园的那一步起,就无不受到竹文化的感染和浸润,从校园环境布置到校园文化建设都与“竹”有关:教学楼外墙、教室内部装饰着竹枝竹条,校园的角落栽种竹林,竹简书写的有关“竹”的名句随处可见。学校以“竹”为主题,开展美文诵读比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唱竹之歌,跳竹之舞,把“竹”文化撒播在校园各个角落,把“竹”的精神种植在学生心中。

四、树立优良校风,规范行为准则

校风是学校文明建设成果的综合反映,包括教风、学风、考风以及领导的工作作风等。学生作为生活在学校群体中的个体,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受到校风的制约和同化。因此,校风是一门非常重要的隐性课程。与其他隐性课程相比,校风似乎更具有实在的物质内容,比如说校训,是学校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的高度概括,校训立于学校醒目的位置,深深铭刻在每个学生心中。校风既是全校师生的行动口号,又是全体师生的倡导性价值观念。教风、学风、考风也各有其具体内容,看得见、摸得着。至于校歌、校徽、校服等,更实在,更具体,如能让学生深刻理解,时时以此约束自己,那就能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力量,起到不可比拟的教育作用。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育气氛

教育成功的基础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在学校里,教师高度热爱学生,做到思想上关心,生活上体贴,学习上帮助,感情上沟通,那么教师授之以文、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就有了基础,学生就能由“亲其师”进化为“信其道”,教育教学就一定能取得明显的成绩。反之,如果师生缺乏共同语言,感情不融洽,甚至在某些方面存在对立情绪,那就很难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除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老师用言语、行动表现出对学生的关爱和呵护外,还可以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的军训、野外拓展活动、趣味体育比赛来培养。在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更能激发出老师的号召力和学生的勇气、斗志。通常,经过此类活动的锻炼,师生关系比平时表现出更好、更亲密的一面。

六、净化教育环境,建立综合育人网络

教育活动不局限于学校进行,因而隐性课也不一定限制于校内,应把范围延伸到家庭、社区,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阵地、社区教育为延伸的综合隐性课网络。学校要与家长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如建立家委会、定期召开家长会、设家长开放日,让家长参与和协助学校的工作等,使家长在思想上真正与学校取得共识,增强育人的责任感,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工作。学校也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加强与社区居委会、派出所、医院、交警队、消防队的联系,聘请他们担任学校法治教育副校长、校外辅导员,定期开展防灾、交通安全、自我保健方面的讲座,共同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形成强大合力。

还可以走出去请进来,把学生带出校门,参观工厂,走访社区,慰问孤寡老人,打扫公园,维护交通秩序等。同时,把社会教育队伍请进学校,给学生讲革命传统,讲党史国难,开法治讲座,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经受锻炼,得到提高。

七、利用校内信息媒体,坚守教育成果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的畅通让我们变成地球村的居民,网络给我们带来方便与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烂泥沉渣,网络暴力、黄色网站、网络游戏让青少年一不小心就深陷其中。我认为,除了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大力宣揚绿色上网外,还要积极发挥校园内的媒体传播作用,抵制网络里的恶俗,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校内信息媒体包括学校广播站、电视台、校报、黑板报、校刊、班刊等。这种隐性课程,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校方的安排进行传播,直击校园热点事件、宣扬校园文明新风,从学生熟悉的、新鲜的事件中提取有价值的成分进行宣传,这对学生来说更有亲切感,更有说服力,也更具号召力。它的导向性、鼓动性、知识性、娱乐性,从不同侧面弥补了虚无网络世界的不足,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学校广播站、电视台播出的内容,除了要宣扬好事、时事以外,也要注重贴近学生的喜好,在“投其所好”的同时加以引导,这样的效果会更好。比如某校的广播站播放的内容之一是“歌曲欣赏”,辅导员每天安排播放不同的歌曲,有学生喜欢的“韩美流行曲”,也有“乡村歌曲”“民歌”“地方戏”,久而久之,学生慢慢接受了除流行歌曲以外的各种风格的歌曲、戏剧,这不仅避免了“追星”出现,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学校主导下的信息媒体起到了清浊、引流的作用,这也是隐性课程的巨大力量。

八、开展美育活动,培养美的情操

开发隐性课程的另一条途径,是构建学生美的世界,促进学生个性按照美的规律生动活泼地发展。一是实现德育活动审美化。如大合唱、艺术展、摄影展览、演讲比赛等活动,突出“美的祖国、美的校园、美的年华、美的风采”主题。书法、摄影、剪纸、美术作品展览以及艺术节会徽设计展评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也可以“寻找美、发现美”为宗旨进行。二是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习主席在讲话中多次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在民族复兴的进程中,能否把民族之魂和文化之根留住是最重要的大事。学校应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放在重要的位置,多形式、多角度地展现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体验、感受其内涵和魅力,逐步接受它、喜爱它、传承它。开展的美育活动包括举办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办古诗词诵读会,演四大名著片段,传统服饰、礼仪展示等,全方位提高美育活动的档次,发挥环境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的作用。

利用隐性课程实施教育贵在“润物细无声”,只要我们加以重视,认真落实,长此以往,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2]冯海伦,李宏龙.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心理学方式[J].教育探索,2006(12).

[3]何玉海.课程改革中隐性课程的作用不容忽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隐性课程美育校园文化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校企合作开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优势与机制研究
论小学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美育教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